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顧七她隻想種田》第351章 變通之法 二
  第351章 變通之法 二

  “不少漁民每日捕獲上來的海味數目比之從前冒險出海還要好上幾成。

  沒了出海的風險,到手的收益又實打實的增加,當地百姓得到了甜頭自然對自家租賃的灘塗地更加上心,甚至有許多原本還在猶豫沒有和縣衙簽訂租賃協議的農戶也開始陸續求上了門。

  不過幾年時間,臨海鎮的海鮮買賣便在羅松縣乃至周圍幾個鎮縣都出了名。

  每日寅時,天還未亮,從臨海鎮西碼頭出發,發往對岸大陸沿岸上各縣鎮的的運貨小販船絡繹不絕。

  這些小販船起初只是運送臨海島上的魚貨海鮮,等後來臨海島上的文旦、枇杷、柑橘也相繼闖蕩出了名頭,便也而開始有販船專門大量運送臨海島上的水果。

  別看這些山果不比新鮮的海產能買的上價錢,但海產有其特性,出水後放不了兩天,即便臨海鎮上的海產魚貨再有盛名,能供應的也就臨近的幾個鎮縣,想要再將貨物賣到更遠的地方去卻是有心無力。

  然,那些山果就不同了。

  尋常山果只要存放得當,放個五六日並不成問題,有了這些時長,臨海鎮的山果也逐漸打開了銷路,原先只在羅松鎮有幾分盛名,後來便是在晉安郡都有了幾分名聲。

  特別是文旦和柑橘,相比較枇杷的皮薄易熟懶不易保存,文旦和柑橘的特性卻是更能長時間存放且還方便運送。

  逐漸的,臨海不僅是晉安郡,甚至在整個閔州府乃至相鄰的臨安府都有了幾分名聲。如此,頭幾年租賃了山地種植果樹的百姓也跟著收入頗豐。”
-
  王和彬話音剛落,賀庸便忍不住點了點頭:“臨海島上的文旦,滋味一絕。”

  賀庸是臨杭人士,臨杭就在臨安府管轄下,自然是見過出自閔州府的文旦,其中以臨海島上的最富盛名。

  劉守正聽出了裡頭的門道,問:“如此說來,那臨海鎮管轄下百姓此後幾年的日子過的十分不錯?”

  “不僅僅是不錯。”

  王和彬掌管賦役和民事,任職前後,查閱翻看了前朝與當朝不少地方的民事庶務,對這些特殊的地方政策尤為記憶深刻。

  “十年契約滿期後,當年參與開墾租用的百姓大多買下了自家的租用地,此外臨海鎮內其余未曾租用出去的荒地也變成了一地難求。

  原來的免費租用無人問津,到後來的一畝荒地、山地就足以賣上二兩銀子的高價,鼎盛時期,一畝沿海的灘塗地甚至買到了五兩銀子,比鄰近的中等田產還要價高。

  除了這些山地、灘塗地外,因臨海鎮的物產豐富、一貨難求也吸引了周圍幾個鎮縣的商戶、農戶、傭工蜂擁而至。

  短短數年臨海鎮內的宅地一漲再漲,特別是臨近臨海島西碼頭區域的商鋪宅院價格堪比羅松縣縣城最繁華的街區還要高上幾成。”

  王和彬說著不由感概:“當年那位蕭大人和臨海鎮的那位佐官,只在臨海鎮內各處圈定了三分之一的荒地用以免費租用,原也只打算給當地百姓多添個活命的營生,幾年後若能給府衙增收點賦稅以算不錯;

  誰也沒想到,這十年的翻天覆地,讓原本地處偏遠與本大陸隔海相望、孤立難援的一座小小離島成了整個羅松縣的門面。”

  自然能說的這些都是明面上的,王和彬更感慨的是,此後的數十年裡,陸續接任羅松縣的知縣光是售賣臨海鎮及其周邊區域剩余的荒地山地,就足以收攏大筆大筆的銀子填補衙門的開銷。

  這裡頭有多少的油水和貓膩自是不必多說。

  且看這數十年裡有多少初入仕途的新官,想盡一切辦法辦法謀求調任到羅松縣任職就知道了。

  三年清知州,十萬雪花銀。

  一個小小羅松縣的知縣雖比不上一個州府一個郡府的府官擁有那麽大的權力,但只要手段妥當,在任期間內謀求個家產萬貫並不是難事。

  而讓王和彬真正羨慕的卻並非羅松縣衙門的油水豐厚,而是羅松縣衙門的財政充裕;在其他所屬管轄的地界上隨便遇上個什麽事情,衙門內的佐官都可以從衙門的庫銀中支取所需銀兩。

  而不是像他如今這般,明明是個官居正六品的同知,且任職在郡府府衙,卻每日裡都在為修固河堤所需多少河工、多少銀兩的事情傷透腦筋,夜不能寐。

  明明正值盛年,頭頂大把大把的頭髮止不住的往下掉,還不如一個區區七品的地方知縣,甚至不如羅松縣衙門那些八品九品的佐官日子過的瀟灑。

  王和彬自認自己一直以來都有心想做個有用的,得百姓擁護的好官。只是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麓山郡的衙門這幾年已經千瘡百孔,就算把整個庫房扒了就挖不出幾兩銀子。

  王和彬掩下心頭悲泣,劉守正面上也不怎麽好看。

  王和彬苦,但至少他還沒往裡頭填自己得銀子,而他劉守正在這麓山郡任職一郡郡守,為了政績和臉面可是前前後後實實在在得往裡頭填了大筆得銀子。

  這便也算了,這兩年裡自己甚至還厚著臉皮動用臨杭劉家得人脈給麓山郡拉來幾十車得救濟糧,之後又放下身段和行腳幫得人虛與委蛇與虎謀皮。

  如此盡心盡力、耗盡心神、臥薪嘗膽,卻任然差點前功盡棄、功虧一簣。

  在麓山郡苦熬了三年,饒是劉守正自覺自己的心志堅定如磐石,在這一刻對比起來也忍不住有些崩塌。

  同樣是地方官,怎麽其中差距竟然相差如此之大。
-
  此時劉守正的嘴巴發苦,心態崩裂,而一旁顧七的心思卻放到了那位被王和彬口多次提及卻連姓名都不曾記載的高祖時期臨海鎮佐官身上。

  相較於那位滿朝皆知的,人生經歷及其豐富的足以給整個大康百姓提供了數十年茶余飯後閑話談資的蕭光平蕭大人,顧七卻覺得那位佐官更有意思。

  至少相較於蕭光平給羅松縣定下的那些籠統的新政,臨海鎮的那位佐官給臨海鎮百姓提供的政策細節更加完整系統,這才使得臨海鎮往後數十年的發展都遠超於羅松縣其他區域。

  這是個真正的人才,還是個低調的人才。

   感謝“小可愛只會喵”的打賞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