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外科教父》第614章 組團
  第614章 組團
  一天的手術結束,楊平在更衣室休息一會。

  作為外科醫生,更衣室就像臨時港灣,稍微安靜地坐一會,可以驅散手術的疲勞,還可以回味手術的得失。

  像胖子這種有愛好的人,拉上幾個趣味相投的兄弟,躲在某個地方,抽上一根軟中華,會感覺自己身心放松,猶如成仙一般的爽感。

  楊平、宋子墨、徐志良穿著洗手衣,脫下帽子口罩,一字排開靠在長椅上休息,羅伯特跟著三個煙槍去秘密基地享用軟“中華”,幾個年輕醫生早就換衣送病人回病房。

  奧古斯特請假一周,高橋是兩周短期進修,掌握脊柱外固定架技術後,已經回到日本。

  協和、301、魔六、南都附一的脊柱外固定架二期臨床實驗已經展開,美國歐洲日本的三期臨床實驗緊鑼密鼓地準備中,不久也會全面展開。

  以目前這種態勢,脊柱外固定架技術只要不在臨床實驗中崩盤,快速走向世界是板上釘釘的事。

  而且,這種技術開辟了脊柱畸形治療的新領域,是全新的技術,具有獨佔性,不存在可替代性,只要全面鋪開,任何地方不存在主觀不願意使用新技術的可能,除非當地醫療技術比較落後,醫生沒有跟上技術的發展步伐。

  銳行公司那邊對脊柱外固定架的生產,從模具、工藝、流水線、工人培訓等等,都已經完成,隨時可以開足馬力,大規模生產。

  新的課題——幹細胞培育肌肉,在系統實驗室楊平已經展開實驗,而且取得一點突破,現實中的實驗室也準備充分,開始啟動。

  “新課題準備得怎麽樣?”

  楊平去德國花了三十多個小時,這段時間,綜合外科實驗室準備是每天都在變化。

  為了讓楊平的課題盡快展開,夏院長和韓主任兩人親自跟進,一個一個問題落實。

  而且這些工作,夏院長和韓主任還不讓楊平過多操勞,說是為了楊平專心搞學術。

  “除了冷凍電鏡借用南都醫大的,其他設備都已經就位。”

  宋子墨匯報最新進度。

  宋子墨不僅在臨床工作上是楊平的助手,在科研上也是得力的助手。

  現在有了徐志良分擔工作,宋子墨肩上的膽子要輕很多。

  “冷凍電鏡不急,只要有得用就行,以後我們要買一台。”

  楊平對實驗室的設備儀器配置,完全按照自己系統實驗室的設備來配置。

  冷凍電鏡是結構生物不可缺少的高端儀器,楊平要進行的新課題涉及到很多結構生物方面的研究,比如誘導蛋白的結構解析,就必須要有一台冷凍電鏡。

  但是冷凍電鏡從購買、安裝、調試到應用,需要一個過程,至少得幾個月,這還是購買不需要等貨的情況下。

  這東西嬌貴得很,要建單獨的一棟房子做機房,而且機房要求非常高。

  這種高端設備目前被美日壟斷,目前國內沒有對應的產品,連仿製產品都沒有,只能從國外花巨額資金進口。

  冷凍電鏡價格昂貴,從千萬元到億元不等,目前國內擁冷凍電鏡的數量是27台,南都省鵬城的南方科技大學,擁有一個冷凍電鏡中心,擬安裝六台冷凍電鏡,目前已經運行的有兩台,如果六台全部安裝好,南方科技大學的冷凍電鏡中心將是世界三大冷凍電鏡中心。

  如果借用南方科技大學的冷凍電鏡,需要預約使用,而且來回跑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可能做一次觀測需要等十幾天。

  好在南都醫大也有一台冷凍電鏡,而且那邊的實驗室全力支持楊平的課題,優先給楊平課題組的人使用,這樣可以節約時間。

  目前暫時先借用南都醫大的冷凍電鏡,後續楊平時打算買一台,但是目前課題剛剛開啟,沒有任何實質進展的情況下,買這種億元設備,會招來不必要的非議。

  冷凍電鏡這個大家夥有了著落,整個課題的設備目前算是湊齊,現實中也可以開始展開課題。

  不過除了設備到位,還要組建一個團隊,除了科室的醫生,還需要幹細胞方面的基礎研究人才。

  楊平跟宋子墨和徐志良說:
  “大家留意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幹細胞方面的人才,引進來擔任我們實驗室主任?或者公開招聘?”

  有專人負責實驗室,這樣大家輕松很多,人才結構也合理一些。

  楊平跟蘇南晨也提過這事,讓林嵐幫物色這方面的人才,但是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人選,比較優秀人才,要麽在海外不想回來,要麽在頂級高校,人家怎麽可能願意去一家醫院的實驗室,平台太小。

  “還記得我們在日本時,那個中文翻譯嗎?唐順!”

  宋子墨一直記得這人。

  “記得,怎麽了?”楊平對這人印象很深,他還是高橋的中文老師。

  宋子墨說:“這人就是從事幹細胞研究的,他在東京大學的導師來自京都大學前沿醫學研究所幹細胞生物系,目前在幹細胞領域,這個日本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名教授,並列排名世界第一。”

  楊平聽說還有這種人才,立刻說:“既然這樣,想辦法與他接觸,能不能引進過來?”

  宋子墨笑道:“我正要跟你談談這事,唐順馬上博士畢業,引進這種人才恐怕不是那麽容易,他的選擇面很廣,不僅東京大學的幹細胞實驗室要留他,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實驗室也向他拋出博士後的橄欖枝,這些都是世界頂級實驗室,我們醫院的實驗室,說實話,平台小的可憐。”

  宋子墨的話說得也對,這種人才怎麽可能屈尊來到一個醫院的小小實驗室呢。

  但是新課題的團隊組建,有必須擁有這些生物學方面的人才,比如對蛋白質的結構進行解析,他們比宋子墨和徐志良肯定專業,不同的專業人才搭配,才能順利完成課題。

  “不一定,最好-——教授——你親自找他聊聊,要是看對眼,機會——還是有的。”

  徐志良一直沒有開口,突然開口說話。

  小五給他介紹女朋友,當時徐志良看到那女孩很漂亮,家庭條件和工作也不錯,以為自己完全沒戲,沒想到兩人一見鍾情。

  所以有些事情,不一定!關鍵能不能對上眼。

  這方面徐志良還是有點發言權。

  聽徐志良這麽說,宋子墨覺得也應該試試:“不過事情也不是絕對的,雖然目前我們的實驗室是院級實驗室,但是能夠調動的資金確是一般實驗室不敢想的,這是我們的優勢,而且設備方面,我們也會慢慢完善。”

  “這個人我們暫時記著,想辦法通過高橋聯系上,我找個機會跟他面對面溝通。”

  楊平決定試試,不行再說。

  反正見面聊聊,也不會造成什麽傷害。

  馬雲當年在西湖邊上的出租屋揮灑汗水時,不也將蔡老板成功忽悠一起組團。

  自己這個實驗室還是有優勢的,科研資金雄厚,雖然現在是一個院級實驗室,以後很快能夠成為國家級實驗室,這些問題有成果後都不是問題。

  而且以後像冷凍電鏡這些頂級設備,楊平也會購買,到那個時候,想用冷凍電鏡掃描就掃描,會讓其實驗室羨慕嫉妒恨。

  三個人聊了一會,宋子墨突然想起還有事。

  “我差點忘記,肖國強今天下午在康復科複查,我約了他等我,我們一起去看看?”

  宋子墨想起已經約好肖國強,今天手術結束去康復科看他,聊著聊個竟然忘記。

  肖國強是消防英雄強子,楊平剛來三博醫院時做的五段再植病例,也算是在三博醫院的他一直還在康復科定期複查,現在是三個月複查一次。

  楊平也很久沒有見過他,打算去看看現在恢復得怎麽樣。

  三人休息得也差不多,換衣服去康復科。

  強子帶著老婆在康復科門診的康復室等宋子墨,想必已經等了很久。

  他老婆是小學老師,現在已經挺著微微凸起的肚子,看來強子快做爸爸了。

  當時強子住院時,這位美女小學老師每天給強子送花,以表達對英雄的仰慕,一來二去,漸漸地,兩人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強子結婚時還將科裡醫生護士請去喝喜酒。

  看到楊平也來了,強子十分高興,趕忙握手,還演示活動自己的再植肢體,頗為滿意。

  “剛下手術,讓你久等了。”宋子墨表示歉意。

  強子挺高興的:“我剛跟康復科醫生聊天呢,反正不趕時間,我知道伱們忙。”

  楊平也不浪費時間,立刻給他查體,肖國強受傷的上肢比起另一側肢體有短縮,肘關節和腕關節功能完全正常,手的功能相對正常要差,但是基本功能恢復很好。

  拇指能完成對掌功能,這個功能對手部功能最重要,是核心功能,手部很多動作需要以拇指對掌為基礎,拇指功能佔整個手的百分之四十,就是以對掌動作來實現的。

  強子各個手指屈伸、內收及外展也恢復較好,這說明前臂的屈肌和伸肌恢復不錯,手部的大魚際肌、小魚際肌、骨間肌和蚓狀肌等手內在肌恢復不錯。

  檢查完手部運動,楊平又給他檢查手指的感覺,尤其指腹的感覺,雖然沒有正常手指靈敏,但是都有恢復。

  通過這些檢查,說明肖國強的三條神經:正中神經、尺神經、橈神經恢復不錯。

  斷肢再植最難恢復的就是神經,如果神經不能恢復,再植肢體就是無功能的肢體,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成為累贅。

  像肖國強這樣能夠恢復現在的水平,已經非常不錯。

  別說多段再植,就是簡單再植,也不能苛求功能完全恢復,能夠合格就不錯,強子顯然已經遠遠高於合格線,上肢的基本功能完全保住。

  “我用這隻手寫字、拿東西、玩手機都可以的。”

  肖國強對自己的這隻手很滿意。

  “嗯,恢復得非常好,怎麽樣,現在工作還順利吧?”

  楊平結束查體。

  “我被調離了一線,在單位後勤工作。”

  強子對調離有些失望,不過他傷這麽重,不可能還讓他去一線拚,身體上不合適,情感上也不合適。

  “手部得皮膚溫度怎麽樣?”

  楊平問宋子墨。

  “與健側沒有明顯區別。”宋子墨檢查過肢體血運。

  有些再植肢體因為供血不足,尤其天氣冷的時候,手部容易生凍瘡,在南方這種情況少見,在北方這種情況比較突出。

  所以再植肢體術後的功能體現在很多方面,不是只要成活就行。

  “複查X片,骨折也愈合塑形良好,我建議他晚點取鋼板鋼針。”宋子墨看過他複查的X片。

  楊平也表示讚同:“多段骨折,取得太早容易引起再骨折,術後兩年再取吧,目前留在裡面的鋼板鋼針都不影響活動。”

  一般上肢骨折鋼板術後一年取,也可以一直不取;下肢骨折鋼板一般術後兩年取,除了高齡患者特殊原因,一般一定要取。

  因為下肢要負重,如果鋼板不取,鋼板會代替人的骨骼傳導一部分應力,導致人體下肢骨骼變得脆弱,容易骨折,而上肢不用負重,所以不存在這種應力遮擋現象。

  肖國強是上肢鋼板,正常時間術後一年取,但是考慮多段骨折,所以延長一年再取,所以標準時間時參考具體取鋼板時間還有依據骨折愈合塑形的情況。

  目前肖國強算是完全康復,以後也不需要再複查。

  看完肖國強,楊平打算下班,又接到張教授的電話,讓他一起去創傷骨科看一個病人。

  這個病人是二十多歲的小夥子,沒有外傷史,不明原因四肢出現壞死,壞死嚴重的肢體可能面臨截肢,住院好幾天還沒查到原因。

  現在臨時組織全院會診,首先要明確診斷,然後才能找出有效治療方案。

  病人入院後,如果三天不能明確診斷,就要引起重視,要展開一定范圍內的討論。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