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大唐第一逆子》第421章 天下大勢
  第421章 天下大勢
  李愔開口道:“我今天帶來了一個新的文體!”

  眾人疑惑了。

  齊聲問:“什麽文體?”

  初唐盛詩詞曲賦,還有一些散文。

  至於其他文體都在萌芽之中,有些甚至還沒有出現過。

  所以李愔今天所帶來的東西,是完全不同於上面所說的那些文體。

  眾人納悶,那李愔想說的是什麽?
  “小說!”

  李愔話一出,便惹得眾人納悶。

  什麽是小說?

  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小說的奠基歷經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八百多年的積累和沉澱,當歷史進入唐代小說才正式形成。

  一直到宋朝之後,小說才開始真正大放異彩。

  此時為初唐,小說並沒有得到發展。

  此時,眾人開始猜測起來了。

  不斷的猜測著,那小說是什麽東西?
  鑒於之前李愔所提倡的標點符號,那會不會與標點符號相關?

  如果說是,那只能說是輔助,因為小說要讓人看起來放松的,而不是去猜測作者寫這個的意思是什麽。

  在眾人猜測之中,像是博學的孔穎達開口便來。

  “《莊子·外物》中有雲:飾小說以乾縣令,其於大達亦遠矣。此小說或許是為子立先生所說的小說了?”

  “非也!”

  李愔直接否定了。

  接著又說:

  “莊子所雲小說,是指瑣碎的言論,與小說觀念相差甚遠。”

  如此一來,眾人陷入深思之中。

  李世民也開始加入了猜測之中。

  房玄齡則道:“我在東漢桓譚《新論》之中有見過小說二字,他說小說家合殘叢小語,近取譬喻,以作短書,治身理家,有可觀之辭。”

  “魏國公的意思最為接近,但也不全是。”

  於是,眾人便齊聲問:“那何為小說?”

  “以前來說,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寓言故事。如《孟子》、《莊子》、《韓非子》、《戰國策》,等書中都有不少人物性格鮮明的寓言故事,它們已經帶有小說的意味。

  二是史傳。如《左傳》、《戰國策》、《史記》、《三國志》,描寫人物性格,敘述故事情節,或為小說提供了素材,或為小說積累了敘事的經驗。

  三是文人筆記。這一點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尤為明顯,文人筆記大都記載一些軼事、掌故、素材。

  四是民間娛樂消閑。各朝代都有茶館飯店常駐的說話人、說書人,以話本為基礎,每天把故事小小的說一段(小說),以吸引客人每天回來聽書,希望保證生意興隆。

  但現在,我所說的小說,卻是不一樣。它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和環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

  他說得玄乎。

  可是大家完全不解啊。

  這世上,還有這樣的東西存在?
  就算是博學的孔穎達也不知道所謂小說是為何物了。

  侯君集更是說道:“這小說怕是子立弄出來糊弄我們的吧?本沒有的文體,卻被你賦予成新文化,你何德何能?能夠創立新文體?”

  李愔不想和他說道。

  而是接著說:“我正好有一本小說,你們想聽不想?”

  這話一出,大家都表示想聽。

  因為他說了新文體,大家都想知道具體是怎麽一回事。

  既然這樣,李愔可不客氣了。

  他的瀏覽器中文體如此之多,小說更是數不勝數。

  只要他願意,他想得到的小說,僅在一瞬間就能得到。

  “有請子立先生賜教!”

  這時,所有人都表示願意一聽。

  暗處的李世民更是如此啊。

  他道:“這孩子,如果真能整出什麽所謂的小說,那可能對於大唐而言,將是一件大興事也!”

  他不知道,後面的小說對於社會的影響有多大。

  小說可以被改編成話劇、電視劇、電影等等方式進行傳播。

  還能在人們無聊的時候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享受。

  “那好,我今天來為你們讀一本小說!”

  完後,李愔假意拿出了一本書,這是一本上面沒有印著任何文字的書。

  別人不知道,可是他身後的幾個姑娘卻是看得一清二楚。

  這李愔真的有那麽離開,可以脫稿來讀小說嗎?

  她們不知道,李愔會得可多了。

  此時,他準備來讀一讀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作者羅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

  這本書的價值極高,也是李愔喜歡的一本書。

  所以,他準備來讀一讀,讓這些人知道,什麽叫做小說。

  於是,他開了口: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並入於秦。及秦滅之後,楚、漢分爭,又並入於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於桓、靈二帝
  ……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

  他的時候,還要裝意翻著無字的書。

  這種操作讓眾女覺得納悶。

  難道這書上的內容只有李愔可以看得到?
  當李愔讀完第一回的時候,他停了下來。

  只見得所有人都靜靜的坐著。

  他們沉迷於情節之中不能自拔。

  尤其是李世民,他目光變得迫切。

  還有人直接開口問:“子立先生,那董卓接下來怎麽樣了?他死了嗎?”

  “如此惡人定要死千次百次才行!我若是張飛,直接斬了董卓不可!”

  這才第一回,就讓眾人沉迷了。

  這就是李愔想要的一切。

  “子立先生,那麽接下來呢?還請為我們讀下去!”

  孔穎達說道。

  李愔示意不急。

  如果讓他們知道,李愔拿著的是一本空白的書,那結果一定十分有趣。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