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全科醫師》第249章 神經再生因子
  第249章 神經再生因子
  怎麽說呢?

  這件事,說是說不清楚的。

  最後,劉牧樵只能說,“我的技術不平衡,有的練得好,有的還沒練習過。譬如,清創縫合和徒手止血,還有開腹——不不,開腹你看過,很糟。不過,下一次,可能就不那麽糟了。”

  胡伯龍沒聽太明白,大致上的意思理解,你就是清創縫合和徒手止血厲害,其他的都不很行。

  不是不很行,是很不行!

  “今後,你想在外科上有所發展,那就只有一條路可走,多練。好了,這個患者,關腹,就是你的事了。哦,對了,譚毅,你指導他。”

  胡伯龍走了,手術到了這個步驟,他不會再關心了。

  譚毅做了最後的腹部探查,沒發現新的損傷,就把關腹的任務交給了劉牧樵。

  劉牧樵接下關腹的活計,做得很辛苦,一針一線,很生疏,針距、針的深淺,一路縫下來,慘不忍睹。

  劉牧樵的技能就是這樣,清創縫合,他的縫合很標準,而現在的關腹,雖然也是縫合,但就這麽奇怪,一個典型的生手。

  劉牧樵自己都看得頭皮發麻。

  不用說,病人今後看著自己的傷疤,一針長、一針短,一針密,一針疏,一定會知道,這必定是實習生縫的。

  譚毅真的後悔讓劉牧樵關腹,用去了大半個小時倒是小事,最不能容忍的是,他很擔心引流條沒有到位。

  劉牧樵也不滿意。

  患者現在的情況還算好,血壓到了90/60mmHg,心率106次/分,呼吸22次/分。

  下了手術台,譚毅還在埋怨,下次你別動手了,引起糾紛怎麽得了。

  蔣薇薇不同意譚毅的說法,她爭辯,“誰都有一個過程,這是第一……二次,人家成長總得有個過程,對麽?”

  “你不懂,他根本就沒必要掌握外科技術,見識見識病種,最多看看我們手術是怎麽進行的就行了,沒必要親自動手,他今後要回神經內科的。”譚毅說得很實在。

  蔣薇薇爭辯道:“多一門技術,多一門本領,技不壓身,他既是神經學專家,又是外科專家,你說,那多有意思啊!”

  “你傻啊,外行話!一個人,哪裡可能做幾個學科的專家?”

  “怎麽不可以,全科醫師!”

  “你又說外行話了,全科醫師能和專科醫生比嗎?全科醫師樣樣都懂,但是,他們並不精通。一個醫生,對一兩種病精通就非常了不起了。”

  “可人家劉牧樵不,他不是精通兒科嗎?不是精通針灸推拿科嗎?不是還精通神經內科嗎?再精通一下外科又有什麽不可以?”

  蔣薇薇護著劉牧樵,強詞奪理。

  “他能精通外科?要是他做到了,我做他兒子!”譚毅發誓。

  “做誰的兒子?”剛好到了醫生辦公室,胡伯龍聽見了。

  “主任,你不知道,你說要他關腹,他關什麽腹,你哪天看看病人的傷口,我不都不敢描述了,比其他實習生還差。”譚毅說。

  “不會吧,我看過他清創縫合的傷口,不錯呀!”胡伯龍說。

  杜小平也說:“我也見過他的清創縫合的傷口,很漂亮啊。”

  “哎,你們就不信,我是終身難忘!或者說,刻骨銘心!”

  劉牧樵自己也沒弄明白,我在清創縫合的時候,縫皮沒一點問題呀,但是,縫腹腔,怎麽一點也不行?

  手機響了。

  神經內科有急診。

  他說了聲,就出門去神經內科了。

  見劉牧樵出去了,譚毅說:“老胡,我總覺得劉牧樵有些怪怪的,這手術能力,一時好,一時差,你說他有的練得好,有的練得差,這還是不能解釋呀。我也看過他的清創縫合的縫針,很漂亮,可是,今天手術台上,那,生疏得我想打人。”

  “本來他就奇怪,誰能解釋他?按理,神經內科,還有針灸推拿,兒科,他都不正常。別議論了,他,是一個怪才。他厲害,不能否定,很多方面,他又是菜鳥,也不能否定。不過,今後,胰腺手術,還有大出血手術,你們記著帶他上台,他徒手止血能力,似乎是真的。”

  ……

  此時,劉牧樵又遇到一個腦乾出血的。

  他一到,洗了手,消了毒,戴上手套就上。

  鄒醫生他們的準備工作做得飛快,劉牧樵除了看CT片子時耽擱了10分鍾,穿刺時間僅僅用了1分鍾。

  腦乾壓力迅速減低,患者很快就有了意識。

  又增加了一例成功患者。

  鄒醫生顯得格外的興奮。

  到目前為止,做了11例腦乾穿刺,還沒有一例死亡,這不得不說,有很大的運氣成分。

  劉牧樵沒有沾沾自喜,他更相信辯證法,福兮禍兮,很難說今後不會在腦乾穿刺上出問題。

  剛準備出監護室,手機響了。

  越洋電話。

  是史密斯的聲音。

  史密斯在電話裡告訴他,他們團隊已經研究出了“神經再生因子”,動物實驗效果非常好。

  劉牧樵心裡一緊。

  對手到了。

  “說說你們的成果吧。”劉牧樵努力使自己平靜。

  “動物實驗,神經再生率達到了43%。”對面的史密斯大聲說。

  這一次,輪到劉牧樵沉默了。

  過了好一會,他才說了一句:“祝賀你們。”

  趙一霖發現劉牧樵臉色不對,趕緊問,“怎麽回事?”

  “史密斯團隊終於成功了,他們發明了一種神經再生因子,神經再生率達到了43%。”

  趙一霖一聽,也半天沒做聲。

  43%的再生率,什麽概念?
  他們第一階段的成果就達到了43%的再生率,那麽,第二階段,第三階段呢?好可怕啊!

  哎,都是年輕惹的禍,當初合夥就好了。

  劉牧樵趕緊搜索腦子裡關於卒中康復的最新知識,他發現,自己用華佗再生丸的知識被收進了知識庫,而史密斯團的再生因子,根本就找不到。

  “現在還有合作的機會嗎?”趙一霖問。

  “不!他做他的,我做我的,有競爭,就有動力,我最近還研究一下華佗再生丸,看看還有沒有改進的方案。”

  鄒醫生說:“對,不合作!我們的成果是肯定的,說不定,人家史密斯謊報軍情!”

  嗯?有這種可能嗎?

  劉牧樵心裡也是一顫,有沒有可能是史密斯為了合作而放出的煙幕彈?
  鄒醫生寫的論文發表快二十天了,翻譯成英文,應該差不多時間了,是不是史密斯看到了這篇論文,著急了?

  如果是的,他就一定還會打電話來。

  表面上,劉牧樵無所謂,但內心,他焦急地等待史密斯的電話。

  果然,沒過多久,史密斯的電話又打過來了,他邀請劉牧樵訪問約翰霍普金斯醫院,並且,希望他盡快安排行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