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開局就死了諸葛亮》第81章 仇敵重逢
  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人”是決勝的關鍵,“糧”是決勝的根本,這兩種資源都會因為戰爭而消耗,如果某一方持續或大量的消耗,最終的結果必然是失敗。

  稍懂歷史的人都知道,自諸葛亮北伐開始,魏國就處於持續的消耗中,這種消耗,遠遠比進攻一方的蜀軍要大得多。

  所以有識之士都明白,諸葛亮和薑維的北伐,其實是“以攻代守”的無奈之舉!

  歷史上,薑維的十一次北伐暫且不提,就以諸葛亮的北伐來說,很多人只知道諸葛亮“寸功未立、寸土未得”,卻不知道幾次北伐對魏國的影響!

  據《宋書列傳》記載:在諸葛亮北伐之前,魏國“世或謂魏氏不用錢久,積累巨萬,故欲行之,利公富國”;
  然而,在228年至233年之間,魏國卻變了一番模樣:“連年谷麥不收、隴右無谷、關中谷帛不足、關中饑”。

  到了公元234年,也就是諸葛亮去逝的這一年,由於連年的征戰,魏國的情況更糟!據《宋書列傳》記載:“關中堅壁不出、關東饑、農夫廢業民有饑色、涼雍不解甲、中國不釋鞍。”

  這些記載,只是北伐對魏國糧草的影響,而魏國兵員的消耗呢?由於當時的大漢未置史官,許多戰役的斬敵數難以統計。當然,就算有統計,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也會對此視而不見。

  就以《漢晉春秋》中,第三方的記載來看,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記載了蜀軍在一次戰鬥中,取得了“甲首三千玄鎧五千”的戰果。

  然而,即使有這樣的記載,也有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意義:

  在這次戰鬥中,司馬懿麾下的魏國“中央軍”主力騎兵被打殘!這也是三國時代,魏國的主力騎兵首次在本土被打敗,而且是被蜀軍的步兵打敗!魏國名張郃,也是戰死於這一次的北伐中。

  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三國時代的“披鎧率”不到五分之一。如果不計俘虜,這一戰,至少斬殺魏軍主力兩萬多人!

  如果是在特殊的時期,若是為了安撫國內的民心,就算報個“斬敵二十萬”的大捷也不為過。

  司馬懿自知敵不過諸葛亮,在諸葛亮的最後一次北伐時,他面對蜀軍五5萬步卒,在擁有十五萬大軍的絕對優勢下,卻始終閉門不出;也就是這一次的北伐中,出現了“死諸葛嚇跑活仲達”的奇談。

  若是綜合各種史料不難發現:坐擁關中之地,物產富庶的魏國,被偏安一隅的大漢越打越窮,地大物博卻入不敷出,而此時的蜀中各地卻未受影響!

  誰還說諸葛亮的北伐是在消耗自己的國力?

  能在中原地區以步兵打騎兵,能以五萬兵馬,壓著十五萬魏軍打,誰還敢否認諸葛亮的治兵才能?

  諸葛亮的病逝,確實是大漢之殤。

  魏國也因此得到了喘息的機會。

  去年,北伐的蜀軍退去後,魏國趕緊在雍、涼二州實施緊急軍屯,搶種大量的冬麥,希望充盈國內的糧餉。

  此時的襄陽方向,魏國以為沒有了蜀軍的威脅,開始了南下伐吳的戰略。讓魏國沒想到的是,襄陽之敗損了三員大將和十幾萬兵馬,並被薑維訛了六百萬斛糧餉,這已是魏國現屯軍糧的三分之一以上!

  此戰中,司馬懿和十幾名魏國大將被俘,這並沒有削弱他們在軍中的威望,也沒有受到問責;由於魏皇曹叡動用國庫將他們贖回,其威望反而有所加強。

  據細作回報,十二萬蜀軍再出大散關,魏國朝野震驚。

  此時的魏將滿寵,正跟陸遜鏖戰於襄陽,司馬懿為報喪子之仇,為保雍、涼二州的軍屯之糧,他屢次請戰,終得魏皇曹叡下詔,令他引兵二十萬去退蜀軍。

  長安。

  蜀軍的各路情報源源不斷地送來:

  “蜀將魏延,引兵三萬,直奔涼州;”

  “薑維在大散關屯兵四萬;陳倉駐軍五千;”

  “蜀軍已破千陽,留駐一萬兵馬;”

  “蜀軍一路北上,已攻破扶風郡的隴縣、華亭,正在往安定郡開進;”

  ……

  “都督,蜀軍此次犯境,由薑維領兵,他的戰法與諸葛亮大不相同!”徐質疑惑地說道。

  “這兩人用兵,全都注重計謀,但又截然不同:諸葛亮用兵是“穩中求勝”,而薑維卻是“奇中求勝”。”司馬懿半閉著眼睛說道:“薑維用兵,無章可循,我得小心謹慎才行。”

  “都督,此次薑維犯境,他並未出祁山,出散關後一路北上,究竟意欲何為?”戴陵問道。

  “出祁山,乃避實就虛之法。”司馬懿不緊不慢地說道:“薑維往安定方向開進,似有誘我決戰之心。他以重兵守住陳倉和散關,這是保證退路之安全。”

  “都督,既然薑維欲與我決戰,我正求之不得!我兵力佔優,又免去與其鬥智之苦,豈不美哉?”費曜試探性地說道。

  “傳令:胡遵,引兵一萬,駐守長安。”

  “諾!”

  “朱靈,引兵三萬,日夜不停,趕到千陽縣以東的隃糜屯扎。”

  “諾!”

  “費曜、王雄,領兵三萬,速至陳倉。”

  “諾!”

  “其余諸將,隨本都督至岐山(不是祁山)縣屯扎!”

  “都督,這是何意?蜀軍正往安定郡而去,我為何對其不管不顧?”徐質不解地問道。

  “哼!”司馬懿不緊不慢地說道:“據哨探來報,這支蜀軍由廖化、張嶷統領,數量大約三萬五千。就以這支蜀軍的最多攜帶糧草計算,他只能支持半月;今,我雍州之麥尚需兩月才熟,安定郡各縣城中皆無屯糧,就算廖化、張嶷攻佔我再多的城池,也只能棄城而出,無法久留。”

  “都督果然妙計!”夏侯霸恍然大悟,欣喜地說道:“都督屯主力於岐山,再令朱靈威脅千陽,又以三萬兵馬攻陳倉,正是斷其退路之法!”

  “不錯!都督截斷這支蜀軍的歸路,蜀軍欲打通歸路,必先解千陽、陳倉之圍!若大散關的蜀軍來救陳倉,我正好擊其援兵!”

  “都督此計甚妙!”郭淮也讚道:“我軍兵力兩倍於薑維,而且還有兩萬騎兵!在這無險可守的關西平原,蜀軍與我陣戰,定叫他有來無回!”

  ……

  十日後。

  司馬懿各路兵馬部署到位,費曜、王雄二將領著兵馬,沒日沒夜地攻打陳倉。

  與此同時,魏延率領著西路的蜀軍,接連攻克涼州境內空虛的武威、金城、西平三郡,各縣的官員和少量的守軍望風而逃,魏容、魏昌各領著一千騎兵在他們身後截殺,涼州各郡縣的魏國官員無不驚駭。

  “都督,我就任由魏延在涼州各郡為所欲為?”

  “魏延此舉,著實令我想不透!”司馬懿微閉著眼睛說道:“不過,魏延只有三萬兵馬,我在張掖城中,有樂綝和曹義的兩萬兵馬駐守,僅憑魏延這點兵馬,絕無可能攻克此城;涼州境內的小麥成熟更晚,魏延無糧之後,他必會退回大散關,我仍以斷蜀軍退路為主。”

  “都督,陳倉城太過堅固,我短期內,恐怕難以攻克此城!”徐質不無擔心地說道。

  “本都督想要的,並非陳倉城!而是借著圍攻陳倉,引誘散關的蜀軍來援。”

  “呃……末將差點忘了……”徐質不好意思地笑道。

  “都督,末將覺得很是奇怪!”郭淮疑惑地說道:“都督,廖化和張嶷似乎並不打算回援千陽!他們仍在安定各縣大肆搶劫,就連新平郡也在發信求救,這有點……不合常理……”

  “廖化和張嶷破我多座城池,他卻得不到任何軍資,也得不到一粒軍糧。”司馬懿不屑地笑道:“我在安定郡各縣,並無兵馬駐守,蜀軍就算攻破所有城池,他也不可能在每個縣安插官員和駐軍。待其無糧退去之後,我只需重新安排一批縣令和官員去上任,再領百來個兵馬過去,這些縣城又成了我國的地盤,有何所慮?”

  “都督,話是如此,不過……薑維此舉,似乎別有目的!”郭淮仍然有所疑慮。

  “郭將軍,你認為薑維有何目的?”司馬懿饒有興趣地問道。

  “都督,末將覺得……薑維看似大肆洗劫安定各縣,實則是在掩人耳目!他的真實目的是迂回……”

  “如何迂回?”司馬懿詭異地笑道。

  “若是這支蜀軍破我安定郡諸縣後,如果再破我空虛的新平郡,然後繼續南下,破永壽後可達乾縣,那我大軍退回長安之路,豈不……”

  “哈哈哈!”司馬懿大笑道:“薑維能有這麽傻?這支蜀軍才三萬多步卒,他就敢阻我回長安之路?”

  “郭將軍,你想多了吧?”徐質也笑道:“蜀軍擅長山地作戰,在這關中平原,他區區三萬步卒,如何阻我道路?就算他有此意,我騎兵正求之不得!哈哈哈!”

  郭淮仔細一想,也確實是這樣。

  不過,郭淮始終想不明白,司馬懿也想不明白!

  薑維此次犯境,確實不同以往。特別是廖化和張嶷的兵馬,他們究竟有何目的?
  司馬懿想不通,但並不代表他不加防范,畢竟這裡距離長安已經不遠。

  “傳令:陳泰、陳佐、陳坦,你三將引兵三萬,前往永壽一線屯扎。若廖化和張嶷南下至此,務必將其拖住,等我騎兵趕到!”

  “諾!”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