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清首富》第三十章一個信封,一個數字
  然而對“和珅”這個名字,蔡士文沒有說,從頭到尾,他只是說了一個貴人為國憂心為民傷懷的故事,講了吉山老爺因為這位貴人的情懷而無比感動,絕沒有提及半個字眼與和珅和大人扯上關系。

  但是在場所有人的心裡,卻都一下子就明白了造成眼前這個局面的那個“上頭”是誰了。

  沒有聖旨又如何,沒有聖喻又如何?沒有內務府行文又如何?蔡總商的意思就是吉山老爺的意思,吉山老爺的意思就是和珅和大人的意思,和大人的意思,在大清,在乾隆朝,在今時今日,那就是主子萬歲爺的意思——類似的話在嘎溜口裡說出來大家都心裡暗笑,但給蔡士文不露痕跡地點了出來後,在場所有人卻都無不惶惶。

  如果只是吉山老爺的話,在廣東官場上還有多方牽製的情況下,或許還要有種種顧忌,但一個背後站著和珅的吉山,這種顧忌就要小很多很多。

  今日眾人若還敢頑抗,萬一真惹惱了和中堂,這一位“上頭”要找個由頭隨便弄死這間屋子裡的幾個保商,跟捏死幾隻螞蟻也沒什麽區別。

  眾人聽到這裡,已知道今日少不了要捐獻一筆大錢了,是賑災也罷,是犒軍也罷,什麽名目都不重要了,能讓和珅和大人來信的事,這筆錢小不了。

  保商們心裡頭滴著血,臉上卻都不敢有什麽異樣。

  康泰行易商主第一個站了出來,說道:“這位貴人悲天憫人的胸懷,委實令人感動。吉山老爺為國為民的一片赤誠之心也令小的敬佩不已。今日聽了蔡總商的轉述,我等深為我大清有這般股肱之臣而滿心歡喜。金銀財貨事小,國家生民事大。永定河水澇牽涉京師根本,不可不重視,我等雖然是蠻難小賈,卻也願意一盡綿薄之力。”

  他的貨已經出完,今年收成不錯,眼下正在做最後的盤點,但會有多少盈利已是心裡有數,想必和珅要的錢再多,自己也能夠應付過去。

  中通行潘商主也馬上應和道:“正是,正是。我等雖然鄙賤,在廣州也算小有家財,大事當前豈能惜身?我潘某如今隻一句話:只要是蔡總商站在前面的事情,我等必定追隨。”

  蔡總商道:“這樣說來,諸位是同意解囊賑災了?”

  易、潘兩位商主馬上道:“當然,當然。”

  梁、馬兩位商主看看盧關桓一語不發,對視了一眼,既然盧關桓不出頭,憑他們如何能與蔡總商抗拒?便也道:“願聽蔡總商吩咐。”

  蔡士文又問葉大林吳承鑒:“葉兄和吳世侄呢?”

  葉大林道:“大家怎麽做,葉大林就怎麽做。”

  吳承鑒笑道:“我未來嶽父怎麽做,我吳承鑒就怎麽做。”

  蔡士文道:“好,好。”

  又問盧關桓:“盧兄?”

  盧關桓長歎一聲,他雖然重新攀上了新任的兩廣總督,但這種“攀上”還處在若有若無之間,只是一個虛勢,如果對方只是吉山,這個虛勢也夠了,但對面換成和珅的話,朱大方伯會為了撐他而與和中堂對抗到哪種程度呢?現在盧關桓可沒有一點把握——他至今連大方伯的面都還沒見到呢。

  歎息之後,他也只能低頭:“盧某願聽蔡總商吩咐。”

  蔡士文一張黑臉,總算有了一點笑意:“識時務者為俊傑,盧兄之謂也。”

  盧關桓也道:“蔡總商不去考科舉當進士,也是可惜。”

  蔡士文不理會盧關桓的譏諷,敗軍之將的幾聲犬吠有什麽好在意的?循例問了一聲謝原禮,謝原禮自然也說支持,最後,他才問:“柳大掌櫃,同和行這邊?”

  柳大掌櫃一直是一語不發,這時才惜字如金地開口道:“臨行東主交代過,今日之議,無論結果如何,同和行都追隨眾議而行。”

  蔡士文連連點頭:“潘商主深明大義,甚好,甚好。”

  他打了聲招呼,角落裡的書記員便走了過來,手裡拿著一個信封,抬手交給了柳大掌櫃,信封沒有封口,柳大掌櫃打開,拉出一張紙條來,上面是一個數字,字條的邊上是一個簽押,隱約看出是一個和字。

  這個和字讓人觸目驚心,然而如果這張字條流了出去,卻又誰也不能拿它來證明什麽,這真是“諸法由心”的大學問啊。

  柳大掌櫃看到這個數字,目露詫異之色,卻沒有說什麽,便將字條推回去,信封虛封,交給了邊上的盧關桓。

  盧關桓依樣葫蘆抽出字條一看,一雙眼睛就瞪得如同寺廟裡怒目的金剛,胸膛不斷起伏,似乎是要氣炸了肺,卻終究沒說什麽,就遞給了他下手的葉大林。

  葉大林抽出字條,看到數字,嘴角也忍不住抽搐起來,看了蔡總商一眼說:“蔡兄,這是要白銀,還是銅錢?”

  蔡士文淡淡一笑,一張黑臉笑起來卻看不出半點笑意:“葉兄說笑了。”

  葉大林看了一眼邊上的簽押,終究不敢說話,胡亂將字條塞了回去,甩給了旁邊的康泰行易商主。

  易商主將字條拆開一看,嚇得面無人色,他下手的茂盛行楊商主忍不住湊過頭來,一看之下就哦的發出一聲驚呼,牙齒上下打顫。

  他二人都早就猜到這次的捐獻不會少,然而這個數目,還是完全超出了他們的意料之外。

  對面順達行的馬商主已經坐不住了,搓著手急不可耐,書記員走了過來,從易商主手中接過信封字條,他也不敢看,眼觀鼻鼻觀心地就交給了馬商主,馬商主只看了一眼,堂堂一行之主,竟當場就哭出聲來:“這,這,這……這是要我們削肉剔骨啊!”

  與他隔著一張椅子的潘商主道:“別抓著了,快拿來!”

  梁商主這時看眾人都是這般反應,也有些失分寸了,就一把搶了過來,潘商主等不及也湊過來看,一看之下,梁商主當場當場癱在了椅子上,潘商主聲音帶著哭腔:“蔡總商,蔡總商……您看……這能不能商量商量?”

  蔡士文的臉黑著:“快交給吳代理。”

  潘商主不敢違抗他,就從梁商主手中將信封字條抽出,交給了吳承鑒。

  這時信封字條都已經被捏皺了,吳承鑒攤開來看了一眼,心道:“這個虧空,比貽瑾預估的還大些。怪不得和珅要急。”

  他把字條塞進信封,禮貌地交給上手的謝原禮。

  謝原禮一邊取出字條,一邊道:“世侄倒是鎮定如恆啊,難得,難得。”

  吳承鑒道:“這很多嗎?”

  嘎溜忍不住大笑,就像看見了一個傻子。其他人雖然也感歎吳國英怎麽生了這樣一個敗家兒子,但這時卻誰也笑不出來。

  謝原禮也嘿嘿了兩聲,說:“真是不當家不知油鹽貴。世侄的名頭,嘿嘿,名不虛傳。”

  謝原禮做做樣子地看了字條一眼,就封好交給了蔡士文。

  蔡士文道:“初議已經決定賑災,這信封之內,便是賑災所需的數目了,想必各位都想到了。”

  潘商主哭道:“不行,不行!出不起!蔡總商啊,我們出不起啊!”

  蔡士文喝道:“住口!成什麽體統!”

  潘商主中通行的生意,很多都依附著萬寶行,所以不敢不住嘴,也不敢再哭。

  謝原禮似冷笑非冷笑地說:“這裡都是自己人,進到這個屋子的,裝什麽窮。”

  盧關桓道:“謝兄倒是不窮,不如謝兄把這場賑災包下來如何?我等感激不盡。”

  謝原禮道:“這是廣東保商為國為民做點事的好機會,若是謝某一個人把這好事獨佔了,那就沒意義了。”

  盧關桓乾哈了幾聲,不再言語。

  這一次,蔡士文先從同和行開始問:“柳大掌櫃,對這個數字,可有意見?”

  柳大掌櫃神色鎮定,語速緩和:“沒意見。”

  蔡士文又問謝原禮,謝原禮道:“只要有補於國,有益於民,自當竭盡所能。”

  盧關桓冷笑道:“蔡總商能考上進士的話,謝商總至少也是個舉人。”

  蔡士文不理會打岔的言語,又問:“盧兄,你可是有異議?”

  盧關桓反而不說話了,蔡士文道:“盧兄若不回答,蔡某就當盧兄答應了。吳世侄,宜和行這邊呢?”

  他問這句話時候,與謝原禮兩人都看了過來,與問別人時神態微有不同。

  別人沒注意到,吳承鑒卻都收入眼底,笑了笑說:“不如蔡總商先問問我未來嶽父?”

  蔡士文道:“那葉兄的意思?”

  葉大林哼了一聲,重重說道:“我沒意見!”

  “那麽……”蔡士文還沒問完,吳承鑒就道:“既然未來嶽父都沒意見了,小婿自然跟從。”

  蔡士文笑道:“貴翁婿倒是合拍。”他又對余下潘易梁楊馬掃了一圈,說:“想必諸位也不會有意見了。”

  潘易梁楊馬面面相覷,他們怎麽可能沒意見?然而前面六家都已經沒意見了,他們若是抗拒,下場只會更糟,於是也都沉默了。

  蔡士文道:“若如此,那麽我們接著討論下,這筆賑災之資該如何分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