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清首富》第六十九章拜壽
  穿隆賜爺遠遠望見劉大掌櫃一行人,急忙走出了幾步,躬身迎了進去。

  這一次壽宴,吳承鑒給足了穿隆賜爺錢,所以籌備得十分充分,一進大門,院落裡就擺滿了酒席。吳承鑒說了個大概意思,穿隆賜爺就安排得妥帖,客人一來,就有童仆將人引到預訂的位置上。就是不請自來的客人,也在院落裡預留了酒席位置。

  當初吳家敗跡未顯時,穿隆賜爺覺得這麽大個排場完全沒問題,等到後來吳家敗跡顯露,宜和行的勢頭急轉直下時,穿隆賜爺便覺得這麽大的排場鋪開,到時候若是沒人上門賀壽,場面反而尷尬,就建議削減一些席位。

  不料吳承鑒不但不讓削,還讓他安排多一些席位,果然今天許多債主和供貨商戶竟是拖家帶口地上門“賀壽”,若不是早有準備,按照原來的安排只怕還有所不足,因此對吳承鑒的眼光更加信服——他心裡因此便想著:“三少連這等小事都預見到了,不可能看不透整個大局”

  他這兩日進左院和吳承鑒商量壽宴細節時,還每每見吳承鑒與夏晴調笑,便覺得三少有這等閑情,定是有把握將眼前局勢翻盤。

  劉大掌櫃被穿隆賜爺迎到中堂之內坐好,沿途掃了幾眼,見來拜壽的這些人個個目光閃爍,不停地掃向堂內,似乎在等著誰出來,便知道這些人名為,實際上心懷鬼胎。

  便是歐家富也看出來了,心道:“這些人不是來祝壽的,是來討債的。”

  這些天來,吳國英老爺子一直睡不沉,但不知為何,昨晚卻睡得很好,入夜後不久便睡著了,一覺睡到天光,竟是精神大好。

  楊姨娘拿了衣服來幫穿,卻皺著眉苦著臉,只差沒哭出來。

  吳國英想想今天是自己的好日子,便忍住不說她。

  他想想也覺得好笑,自己風光了二十幾年,發家之後一直忙碌從未做過一次像樣的壽禮,不想今天吳家面臨滅門之災,這時候自己的壽宴卻辦得如此風光。

  或許這將是吳家的謝場宴,或許經過此劫後吳家將涅槃重生,不管是哪一個結局,吳國英都做好了接受的準備——或許正是因此,他昨晚才睡的那麽沉。

  梳洗罷,開了房門,蔡巧珠已經侍立在外,請安道:“新婦來伺候老爺用早膳。”

  這幾年來,吳國英的日常起居都是楊姨娘伺候打理,但今日蔡巧珠來了,卻也沒人覺得不妥,許多下人心裡都想:“這是兒媳婦來給公公盡最後一點孝心了。”

  蔡巧珠為吳國英添了一碗粥,吳國英問:“承鈞怎麽樣?”

  蔡巧珠想了想,還是說了實話:“昨晚一直咳嗽著,新婦照看了一夜,幸而今晨起來沒再咳了。”

  吳國英看看她眼眶烏黑,便知她多半一夜未睡,道:“辛苦你了。”

  “應該的。”蔡巧珠道了一句,又未公公添些鹹菜。

  福佬們吃的粥和廣府人吃的粥不一樣,福建人的粥總是煮得米粒完整,廣州人的粥是煮得米粒扁爛,若依古語,福建人的粥其實應該叫“糜”才對——這是更古老的一種做法,晉惠帝那個“何不食肉糜”裡的“肉糜”,指的就是福建式的粥。

  吳家來穗安家已經幾十年了,吳承鑒已經習慣了喝廣式粥,而吳國英的早餐,依然改不去食白糜配鹹菜。

  一大碗好糜喝下去,吳國英大感爽快,因問起外頭的形勢,蔡巧珠道:“這幾日無論日夜,門外從來不缺人‘守門’的,今天中門一打開,就有人進門拜壽了。現在宴席已經坐了三四成了。三叔說了,且等宴席坐了有七八成,我們再出去不遲。”

  吳國英呵呵一笑:“早,真是早!”這老早地就上門,他自然猜到是什麽意思。

  老爺子就在後院等著,蔡巧珠先到前面去清點壽禮,上門不空手是中國人的習慣,更何況是拜壽,主人家受了禮,回頭要設法還人情的,所以要清點立單,結果一堆堆的都是臨時采買的便宜貨色,用心準備的禮品十中無一。歐家富等夥計辦的壽禮倒是用心,價值雖不甚高,蔡巧珠卻記在了心裡。

  所有壽禮之中,以潘有節送來的一株珊瑚最為奪目,那珊瑚高達五尺,更難得的是側看形狀恍如吳國英的生肖——恍若老虎形狀——這就可遇不可求了,多半是潘有節偶得此物而留了心,今日特意送來。

  蔡巧珠心道:“十一保商之中,自第二輪保商投籌之後便都急著與我家劃清關系,也只有潘家還能維持這份體面與心意。同和行能成為天下第一果然不是僥幸。”

  除了潘有節之外,盧家送來的壽禮也頗為厚重,雖不如潘家之用心,卻也配得上盧家的身份。

  吳家中門已開的消息傳遍西關,不到中午,吳宅內外就坐得人滿為患。

  蔡總商那邊聽到消息,怕出意外,便加急求請了粵海關,吉山臨時又調了五十旗兵、二百綠營來,雖然沒有阻人進門拜壽,卻也要防人趁機作亂。有這些旗兵、綠營兵盯著,那些債主商戶就算有什麽怨念也不敢肆意妄為了。

  可是人一多也就沒辦法保持安靜,開了一個口發現兵老爺們沒管就漸漸喧鬧了起來,終於這聲音傳到了後院。

  吳國英耐不住了,道:“走吧,走吧。”這場壽宴,他已經預備好了將是多事之會,便由吳承構和吳二兩扶著,來到中堂。這裡清空了桌椅,擺下了四台宴席——能進到這裡的,都是最重要的客人了——其中一台請親族,一台請好友,一台請官長,一台請夥計。

  結果好友、官長兩台幾乎都空了,親族、夥計兩台倒是坐滿了。

  吳國英先見親族,拱手道:“六叔、十五叔。”六叔公與十五叔公帶著眾親族還禮,六叔公的年紀比吳國英大,十五叔公的年紀比吳國英小,但兩人的身體卻都康健得很。

  接著來見夥計,看到劉大掌櫃、戴二掌櫃、歐家富等人,劉大掌櫃道:“老當家,今天我們這些老夥計一起來了,給老當家賀壽,討喝一杯壽酒。”

  歐家富也上前,說道:“老當家,我們這些人湊了錢,為老東家打了個金壽桃,因為太過倉促,還有幾片葉子沒打好,所以金壽桃暫時都放在了我家了,回頭方便的時候,老東家就派人來我家拿。”

  這話說的古怪,楊姨娘忍不住嘟噥,心想哪有上門拜壽壽禮還放家裡的?分明就只是空口白牙,但吳國英卻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素知歐家富為人忠厚,做事穩重又有計較,今天如果真送了珍貴壽禮來,萬一明日吳家抄了家金壽桃也是保不住的,這是暗著告訴吳國英:夥計們為吳家湊了一筆錢,萬一有個好歹,這筆錢或許能做緩急之用,吳國英可以在方便的時候派人去取。

  他拍了拍歐家富的肩膀說:“有心了,有心了!得有你們這樣的好夥計,我吳國英這輩子就沒白活,宜和行就沒白開!”

  歐家富道:“老當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吳家一定大步攬過、遇難成祥。”

  門外頭二十幾個夥計一起:“老東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吳家大步攬過,遇難成祥!”

  後兩句雖然不是拜壽的話,但這是夥計們的真實心意,吳國英便欣然受了。他舉了杯道:“今日我吳家雖遭挫折,但這個中堂之內,有親人,有好友,不顧外頭的風雨,能來陪吳國英喝這杯壽酒,那便是上天沒有虧待我吳國英了。吳家雖然不知道明日將會如何,但今天這一杯壽酒,卻足以慰我老懷。吳國英在此便借這一杯薄酒,多謝各位前來。”

  他是不能喝酒的,才沾了下嘴唇,旁邊吳承構便搶過喝了。

  中堂內外,所有人都舉杯為壽——這是不可廢的禮節。

  吳國英點了點頭說:“酒薄菜淡,還請見諒,請用,請用。”

  自己便坐下,按照風俗,這就算開席了,可今日到這裡來賀壽的,有幾人有心情吃飯?特別是外頭的那些人,更是個個心不在焉,許多討債的人被攔在大門外好幾日了。今天借著拜壽的機會總算望見了吳國英,但看看周圍的人都滿臉心事還裝著喝酒吃菜,中堂裡又都是吳家的自家人,自己如果進去了說了煞風景的話,怕是要被轟出來,一時也都不好進去。但如果就這樣吃一頓飯就走,卻又如何甘心?只是都等著看誰上去打頭陣,他們才好跟著施壓。

  找茬的人一時找不到好時機進來,倒是那些真心拜壽的人,一個個地上前來祝酒,吳國英一個個地回禮,然後由吳承構把盞陪上一杯。

  劉大掌櫃動了幾筷子後環視周圍,心道:“這個陣勢安排得好。親近的人圍攏在老當家身邊,外頭那些人就算不懷好意,等閑也不敢進來。”

  一念未已,就看見一個七八十歲的老頭子,拄著拐杖顫巍巍地走進來,手邊還扶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孩童。

  吳國英一見嚇了一跳,忙站起來說道:“四友叔,你怎麽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