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興卻沒有發現楊業語氣中的不滿,聽了楊業的話後,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大帥,今日陛下在宮中招待北方來的貴賓,特招群臣入宮作陪。”
“北方來的貴賓?”
楊業再次愣了一下,旋即問道:
“遼國來人了?”
郭興再次點頭,說道:
“是的大帥,遼國冊封特使韓大使,今日午後,已從北門入城。”
楊業恍然地點了點頭,原來是遼國的冊封特使入城了,難怪陛下竟然有心思宴饗享受了,原來是大靠山到了。
只是,遼國雖然是北方第一大國,放眼天下,似乎也只有大宋能夠與之抗衡!
前朝石晉之時,遼國鐵騎,更曾經飲馬開封,牧馬中原!
遼國太宗,更是在開封府裡,登基稱帝,改契丹國號為大遼!
可即便如此,那又怎樣?
跟隨遼太宗南下的數十萬遼國鐵騎,最後還不是被漢軍趕出了中原。
甚至於就連遼太宗本人,還沒返回上京,就在北返的路上,病逝欒城,死在了南京道!
可見,契丹蠻夷,即便兵鋒再盛,那也只能逞一時之威風,即便在中原邊境登基為帝,也根本沒法坐穩中原江山。
德薄才淺之輩,甚至反而會引來天譴,慘遭反噬!
遼太宗耶律德光,得國之時,不過二十余歲,享國十余年,助石晉滅唐建晉,得幽雲十六州,拓地千裡,帶領契丹,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會同九年,傾國南征,破汴京,滅石晉,飲馬中原之時,也不過才四十余歲,正值壯年!
可誰曾想,剛在汴京皇宮之中登基為帝,改契丹國號為大遼,年號為大同,還不到半年,竟然就在北返的途中,病逝於欒城了呢?
在民間,可不止一人,說契丹蠻夷,得國不正,耶律德光,德薄才淺,難做中原之主,強行在汴京稱帝,故而引來天譴,壯年而歿!
而耶律德光之後,契丹遼國,雖然還是天下第一大國,但卻再沒有飲馬黃河,牧馬中原的壯舉了!
即便期間,契丹大軍也曾幾次南下中原,意圖再霸中原,可最終卻還是被中原王朝的大軍,給趕了回去。
先是大漢高祖,然後是大周太祖、世宗,兩朝三主,皆有抗遼之舉,而且全都以獲勝告終!
周世宗之時,世宗更是禦駕親征,一月之內,連克三關,收復北地三州十七縣,大有一舉光複幽雲十六州之勢!
若非後來世宗突然病重,漢國和幽雲十六州的故地,現在怕不是已經成了大周的國土了!
當然,若非世宗突然病重,並且隨之病故,周國幼主繼位,主少國疑,主弱臣強,趙匡胤也沒法在陳橋驛黃袍加身,代周建宋,建立大宋了!
而大宋立國之後,趙匡胤東征西討,南征北伐,平荊湖,定巴蜀,臣吳越,儼然有一統天下之勢!
如今,大宋更是傾國而出,趙匡胤禦駕親征,親率數十萬大軍,討伐漢國,大有一舉蕩平漢國之勢!
漢國地狹國弱,兵不過數萬,如何是數十萬久經戰場的宋軍精銳的對手?
宋軍傾巢出動,真正的目標,又豈是小小的漢國?
恐怕漢國背後的契丹遼國,才是大宋官家真正的目標吧?
如今,遼軍南下,怕也是正中大宋官家之意呢!
見楊業有些神遊物外,郭興不由得又低聲叫道:
“大帥。”
“大帥!”
提高了一絲聲音,連叫了兩聲後,楊業才猛地回過神來,瞧著郭興說道:
“怎麽了,郭將軍?”
“大帥,陛下傳召大帥,還請大帥盡快入城。”
楊業微微點了點頭,旋即說道:
“行,我安頓了軍中事務後,便與將軍,一同入城。”
說著,楊業又大聲叫道:
“來人!”
“大帥!”
一個親衛,閃身而出,抱拳躬身說道。
“速速去請馮將軍過來一趟!”
“是。”
親衛急忙應了一聲,退出了楊業的大帳。
過了約莫一盞茶的功夫,親衛便又帶著楊業的副手馮進珂走進了大帳。
“末將馮進珂,拜見大帥。”
“馮將軍快快請起。”
楊業急忙上前,攙扶起馮進珂說道。
等馮進珂起身後,楊業這才又對馮進珂說道:
“馮將軍,這位是郭興郭將軍,是來傳達陛下旨意的。”
“陛下旨意,宣召本帥入宮,軍砦之事,就要拜托馮將軍了。”
“請大帥放心,末將定不負大帥所托!”
聽了楊業的話,馮進珂急忙又抱拳躬身說道。
楊業微微點了點頭,停頓了一下,然後又說道:
“本帥入宮之後,將軍切記一點,只需牢守軍砦,閉門不出,切不可與宋軍野戰!”
“宋軍勢眾,我軍勢弱,宜以據守為要,憑借軍砦,汾河天塹,拒止宋軍,切不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切記切記!”
聽了楊業的話,馮進珂急忙又抱拳說道:
“末將謹遵大帥教誨。”
楊業微微點了點頭,然後又說道:
“今日入城,本帥明日一早便會返回,將軍只需固守一晚即可。”
“切記,絕不可出戰!”
“是,大帥,末將記下了。”
這都是第幾次‘不可出戰’了?大帥什麽時候,竟然變得這麽囉嗦了?
馮進珂有些不耐煩地應道。
再三吩咐馮進珂不許出戰後,楊業這才帶著一隊親衛,跟郭興一起出了軍砦,縱馬過河,進了太原城。
楊業前腳剛踏進太原城,汾水橋東軍砦外,宋軍卻已經再次集結,準備再次猛攻汾水橋軍砦了!
之前,擔當主攻的,是驍雄軍和雄武軍,兩軍的總兵力,也不過才八九千人,騎兵更是只有驍雄軍三千人!
都監王繼勳受傷墜馬,驍雄軍群龍無首,潰敗而逃,最後還是雄武軍的五千步兵頂了上去,將追殺驍雄軍的漢軍精騎給擋了回去。
而現在,勸降無果後,再次集結出戰的宋軍,卻換成了李繼勳、黨進率領的河東軍!
河東軍本就是天下少有的百戰精兵,比之趙匡胤身邊的禦營親軍,亦不遑多讓!
李繼勳更是河東名將,副手黨進,更有萬夫不當之勇!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此二人率領的河東禁軍,又豈是驍雄軍可以比擬的?
同樣是不到一萬人的宋軍,在王繼勳手上,和在李繼勳、黨進的手上,能夠發揮出的戰鬥力,也絕對是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