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梟和管亥對峙,雙方都在翠山等待,都在籌備計劃時,孫乾快馬加鞭回到劇縣。而他剛剛趕回劇縣,城內已經有了諸多的謠言,都在謠傳劉梟有取代孔融的心思。
孫乾暗道不妙。
這是管亥的離間之策。
在翠山方面,劉梟正以謠言瓦解黃巾賊的士氣。沒想到,黃巾賊也不傻,竟然想到在後方搗亂,謠傳劉梟造反,意圖離間劉梟和孔融。
孫乾思索一番後,認為劇縣可能有黃巾賊的奸細。只是一時半會兒,也查不出結果。孫乾知道情況緊急,不敢耽擱,連忙往國相府行去。他進入府內,在書房中見到了孔融。
孫乾道:“在下孫乾,見過孔相。”
孔融眼眸轉動,淡淡道:“公祐急匆匆的自前線返回,可是翠山方面發生了什麽大事?”
孫乾取出竹簡,遞到孔融手中,緩緩說道:“孔相,這是主公在翠山的一系列決斷。因時間緊迫,不能先請示孔相,所以主公做了決斷。主公派遣在下,將決定送回來給孔相審閱。如果孔相覺得不妥,在下便返回翠山,請主公停止進行。”
竹簡的內容,是劉梟對黃巾賊實施的釜底抽薪之策。
孔融看完後道:“子玉用這般的辦法,是要瓦解黃巾賊,不是什麽大事。如果能剿滅管亥,拿出些田給百姓耕種,也是值得的。子玉的安排,本相認為可行。”
孫乾拱手道:“孔相能理解主公的做法,真乃主公之幸。主公在前線和管亥廝殺,最擔心的就是後方出亂子,擔心孔相有疑慮。”
孔融道:“本相相信子玉。”
孫乾說道:“孔相,在下剛返回劇縣,就聽到城內的百姓議論,說主公有謀奪北海國之心。關於這件事,孔相怎麽看?”
孔融眼神深邃,眸光中有思索神色,輕笑道:“這是無稽之談。”
孫乾察言觀色,發現孔融話雖是這麽說,但言不由衷,心中也有想法。不過眼下的情況,孔融需要劉梟幫助,他相信劉梟的概率佔據上風。孫乾思慮著,他必須讓孔融相信劉梟,主動說道:“孔相,關於主公謀奪北海國之事,在下有些想法。”
孔融道:“公祐請說!”
孫乾闡述道:“第一,主公是齊國世子,將來會繼承齊王的爵位。身主公為王室宗親,依王室的家譜,主公還算得上是當今天子的兄長。”
“這樣一個有身份有地位的宗親,如果真的謀奪北海國,那就是自絕於天下。屆時,朝廷和宗室容不下主公。天下的百姓,也會認為主公是逆賊,和黃巾賊無異。”
孫乾道:“為了區區北海國,付出這麽大的代價,不值得。”
“的確不值!”
孔融想都不想,直接說道。
他仔細的琢磨一番,也的確是孫乾說的道理。劉梟身為皇室宗親,他必要謀奪北海國,因為付出的代價太大。
孫乾繼續道:“第二,老師在廣縣招攬天下的名士,又在準備修築書院,在廣縣傳道授業,著書立說。除了老師外,天下富商之一的糜家也舉家搬到廣縣,雖然廣縣地小,卻極有潛力。”
“主公的基業,都在廣縣。”
“未來的廣縣,在青州乃至於天下,都必定極為璀璨。相比於北海國,廣縣雖然小,可絲毫不比北海國弱。更何況,孔相剛到北海國任上,面臨的還是一個爛攤子。”
“即使孔相勵精圖治,想把北海國治理好,恐怕還得耗費數年的時間。”
孫乾說道:“主公謀奪這樣的北海國,卻放棄繁華的廣縣,豈不是買櫝還珠,不值得啊。”
孔融嘴角輕輕抽搐。
孫乾的言辭中,他有些看不上北海國。以至於,孔融的心中酸溜溜的。事實也是如此,北海國眼下,完全是一團糟。當初孔融在朝廷做官,和董卓起了衝突。所以,董卓專門把孔融扔到黃巾賊肆虐最頻繁的北海國來。
北海國被黃巾賊劫掠了許多次,四處都被打爛了。想整頓北海國,得耗費大力氣,而劉梟的廣縣則不同,有著極大的潛力。
孔融道:“公祐所言,極有道理。”
孫乾聽著孔融軟和的語氣,知道孔融的芥蒂漸漸消除,又繼續道:“第三,家師鄭玄是天下名士,為儒家宗師,他一向是講究忠君報國。”
“主公是老師的弟子,自當秉承老師的志向,為朝廷立功,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如果說,主公要謀奪北海國,老師第一個就不會答應。”
孫乾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主公是老師的弟子,便等同於老師的兒子。老師性情耿直,不會縱容主公亂來。”
孔融歎息道:“公祐一番話,如晨鍾暮鼓,令本相茅塞頓開。若非公祐的一番話,本相恐怕便會貽誤大事。”頓了頓,孔融說道:“劇縣的謠言,本相已經查出了來源,是劇縣一商人傳出來的。估摸著,此人和管亥有關系,所以才會放出謠言。本相當即動手,將其拿下。”
“不!”
孫乾搖頭道:“孔相,何不將計就計呢?”
“如何將計就計?”孔融無奈到。
孫乾當即闡述了接下來的安排,他也是臨時想到的計策。雖然有些不成熟,但他說了一通後,孔融再提出意見,雙方修繕了一番,把計劃完善了。
敲定劇縣的事情,孫乾沒有在劇縣耽擱,又馬不停蹄的離開國相府,往翠山方向行去。
孫乾回到翠山,已經過了兩天。回到營中,孫乾在營帳中見到劉梟,稟報道:“主公,關於您提出的給予良田和免除賦稅,孔相已經答應。除此外,還遇到一件突發事件。”
劉梟道:“何事?”
孫乾向劉梟解釋了劇縣傳出謠言的事情,他也說了建議孔融將計就計的想法,道:“卑職自作主張,不妥之處,請主公降罪。”
劉梟哈哈大笑,很是歡喜。
孫乾道:“主公何故發笑?”
劉梟解釋道:“我之所以笑,是因為太巧了。不僅劇縣有管亥實施的離間之策,我們軍營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而我采取的計策,也是將計就計。兩策相同,正好一起實施。雙管齊下,管亥必定中計。”
當即,劉梟說了翠山發生的事情。孫乾聽完後,感慨道:“如此之巧合,此乃蒼天庇佑主公。此番和管亥交戰,必定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