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華歷三百三十六年,臘月二十六。
距離新禧年還剩四天。
盡管此時的北方已經嚴寒難耐,但不少百姓都紛紛出門開始走親訪友,等待著新禧年的到來。
大西林戰事不斷,而北方近幾年卻一直都處於安穩祥和的狀態。
北方首府平江,此刻看起來更像是一座冰雪之城,整個城市都被銀白色的冰雪覆蓋上一層,美輪美奐。
在城中位西一條長達數千米的長街中央,坐落著一家府邸。
牌匾上僅僅刻寫著‘狄府’二字,不顯富貴,也不會給人一種稀松平常的感覺。
平江的百姓都知道,此處是前北軍三帥之一的狄炳生狄老帥的府邸。
說起狄炳生這個人,今年六十七歲,軍旅生涯五十載。
能力戰功實則都稱不上多突兀,能在軍旅後期升任元帥之位,很大程度和他的資歷有關。
但北方人談論起狄炳生這個人,卻是無一不肅然起敬。
五十年如一日,兢兢業業的鎮守北方,拿得出手的大功勳鮮有。但在狄炳生的軍旅生涯裡面,卻是從未犯過大錯誤。
這是一個老成持重的老將!
他的一生,都給了北方。
銀雪覆了千層山,不現風雪不見回。人間何處青山在,人間何處無戰煙。
這樣一首詩,既是北方文人為狄炳生寫了。
作為北軍的三代老人,狄炳生是鮮有能見到北方從亂戰到太平的一位。
大概,若不是三年前突兀傳出北王寧君死訊,狄炳生如今都還在帥位上呆著。
只是北王死訊傳出後,狄帥心灰意冷,連番請辭,最終董朝許可,讓曹破接替了狄炳生的帥。
而按照掌印/掌令大元帥董朝的意思,此後的時間狄炳生都留在平江頤養天年。
算是一種監視和控制的手段。
從手腕上說,董朝這麽做也算是無可厚非。狄炳生的資格太老,門下門生無數,若是狄炳生鐵了心給董朝添亂,會給董朝執掌北方製造出太多的麻煩來!
本來狄炳生的府邸,完全夠資格以狄帥府自稱。而狄炳生並沒有,就是簡單的一個‘狄’和一個‘府’字結合,也能大致窺見出狄炳生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此時大年二十六的狄府不像是別的人家,大門敞開等著親朋好友上門,好好在風雪中美滋滋的喝一頓酒。
而是大門緊閉,就像是想要和這個世界劃分開一樣。
但沒人知道的是,今日的狄府來了一位極其尊貴的客人。
一位狄炳生自己根本不敢想,有生之年還能再見之人。
寧君!
府中。
大堂中擺放著四個炭爐用以驅寒,年過六旬的狄炳生滿頭的蒼蒼白發,蒼褶的面頰如死樹皮一般難看。
一雙眼睛,已經深陷到快陷不進去了。
只是,這一刻卻是給人一種精神頭十足的感覺。
有點像是回光返照。
寧君看在眼裡,內心生出一種心悸的疼。
為北方征戰了五十年的老人,在老後竟然落的如此疾病纏身,即便是死也得不到痛快的結局。
“醫生給我看過身體,說我應該過不了今年,也就是說還有幾天的性命。不過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你寧君,也算是再無遺憾。亦或者,我能活到新禧年也未知了。”
狄炳生虛弱的道。
他快不行了。
戎馬一生,落得一生傷痛。在位的時候還好,有一股精氣神撐著,身體就垮不了。
但退下來之後,已經找不到自己還有什麽事情需要去做,身體便以極快的速度垮了。
能活到今日,已經是不易。
但也沒什麽好說的,人生一世本就如此,來的來,去的去。
特別是軍人,到了晚年肯定得為透支的身體買單。
該走的人,留不住。
只是,狄炳生的這番話,卻是話裡有話。
寧君回來了。
那麽,董朝該如何處之?封王還能順利?
狄炳生本心灰意冷的心,卻又生出了一股希翼,想看一眼北方的未來再走。
北方不是他狄炳生的,但他狄炳生卻完完全全的屬於大華北方這一百萬公裡的河山!
這三年,寧君極其小心,從未和外界聯系。
以至於,他都不知道狄炳生的身體到了這地步,病入膏肓。
宛若當年的寧九。
時間流逝,新老交替,世道如此,江山也如此。
雖意料之中,但也意料之外。
論資排輩,狄炳生是寧君爺爺輩的人物,在寧君的軍旅生涯裡面,狄炳生對他的幫助亦是良多。
無師徒之名,有師徒之實。
看到狄炳生活成了一枯槁老人,即便寧君見慣了生生死死的事,此刻也難免的心中難過。
“你為何就不能愛惜點自己的身體?”寧君失望的道。
按照他的計劃,他還想著帶著狄炳生去大西林再馳聘一場,為狄炳生的五十年軍涯,畫上一個完美句號,
可很顯然,狄炳生沒這機會了。
“能善始善終,已經是邀天之幸。最可惜的是,寧君,我看不到你再威震天下的一天!”
狄炳生臉上始終掛著一抹看淡生死的從容,或許死亡對於他來說,早就沒多麽的可怕。
“這不重要。”寧君搖搖頭。
狄炳生卻不這麽認為,“這很重要。寧君,當年青岔口你陷於陰謀,傳出了死訊。當時陳彥烽也在青岔口處,我就猜到了陳彥烽有鬼。而單單靠陳彥烽一個人,不敢背叛你!有董朝的影子。”
“後來很快,天子堂便發出敕令,任命董朝為掌令大元帥。那時候我又猜到了上京方面,不知道是君上,還是趙康年可能希望你死。”
“我想為你報仇,但除了讓手下將士白送性命,讓北方陷入一場內亂之外,沒任何好處。”
“而且,找不到你的屍體,我覺得……你可能沒死。”
“再後來,董朝明裡暗裡的派人聯系我,希望我主動退位。道理我當然懂,我身上貼著你寧君的標簽,我在帥位上,董朝不放心。為了家人手下將士的安危,我也答應了。”
“董朝還不放心,要求我來平江定居,我也沒反對。”
“寧君,你說我是不是活的很窩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