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漢末定乾坤》第5章 五:納賢
  第5章 五:納賢
  李逸當即對荀攸簡單介紹了自己的計劃,河北亂賊不過是數股黃巾散寇,裹挾無以為計的百姓作亂罷了,不過烏合,縱聲勢頗壯,卻並無幾分戰力,李逸是欲借剿賊之機,於實戰中訓練一支百戰雄師。再則,可用剿賊之功,揚自己聲望。三則,便是趁出兵之際,尋訪招募天下豪傑賢士共謀大計。如此壯大聲威增強實力,待機先求封一郡之地為根基,再行安民扶農之策,廣積糧草訓養軍卒,以圖日後逐鹿天下安定四方。

  荀攸見李逸對自己如此坦誠,並無遮掩虛偽之色,見其如此信任於機,自然是心中甚是高興。聽完李逸的盤算,荀攸雙目一亮,當即喜形於色,當即整冠束袍一禮拜倒,:“將軍心懷大志,且心思長遠,正是攸所求之明主。蒙將軍以心腹之事相告,以國士之禮相逮,攸雖不才,願助將軍共圖大事,雖刀山火海必不負主公之志。”

  李逸大喜過望,忙上前攬住荀攸雙臂將之扶起,大笑道:“某雖一介武夫卒,且身無長物,家無資財。然得蒙先生相助,某之萬幸也,必與先生手足相伴,共圖大業。”

  “主公!”荀攸頗有些激動。

  “先生!且請上坐。”

  當下,二人大笑促膝而座,李逸又道:“目下某雖有謀劃,然資財有限,幸麾下有張遼、高順二將相助,方有今日之屑微兵卒。自古燕趙多悲壯之士,此去河北剿賊,早已探聽明白,河北有良將數員,安平郡有顏良文醜二人,皆可稱萬夫不當之勇;河間又有名喚張頜。字儁乂者,也可稱少有之將才。此三人而今皆一郡都尉之職,料是憑天子詔書,先調用帳中用之,再行收服應非難事。這行軍用計,謀略之業就只有勞先生獨立支撐了。”

  “呵呵,主公勿憂,攸必殫精竭慮以助主公,河北自古多英傑,此去河北,主公必可訪得數位賢才共襄盛舉。”

  “得先生相助,已屬上天眷顧,某之萬幸,只是這軍帳之中,而今僅先生一人之力,調兵遣將行軍布陣乃至糧草撥調等一應事物,還需先生多加操勞了。”

  “呵呵,先春秋時,晉有祁奚舉賢,謂之內不避子外不避仇,攸願效法先賢,為主公舉薦一人至帳下,乃是攸本家叔父荀彧荀文若。論其才,可勝攸百倍;且內政之謀更是出眾。今鄙叔父正自潁川家中閑居,攸願書信一封,試為我主招請叔父前來。”

  “哈哈哈,早聞潁川荀氏多有賢良之士,最為出眾者便是公達與文若。若得文若、公達共輔,則大事可期也。”

  荀攸也甚喜,又輕笑道:“今洛陽京中尚有一人,昔日官拜何進府中主簿,此人心思細膩文筆猶盛,乃是聞名當今天下才學之士。”

  “先生所言莫非廣陵陳琳陳孔章否?早聞其名久矣。若能得其助之,某軍中這記室主簿一職,正為此公而置。”

  “正是此人,何進當日不納陳孔章之言,輕身入宮方遭橫禍,何進死後陳琳流落京城,攸曾與之飲酒,攸聞其言下之意,袁紹欲延請入府中任幕僚,此時應尚未成行,攸願代主公前去請之。”

  “甚好!如此有勞先生。哈哈哈,先生真乃我李孟嘗之臂膀,正愁身側缺賢士共議大事。先生方至不過半日,便已為某謀得大賢之士,哈哈哈,幸甚!”

  “主公且待寬坐,攸這便先行去請陳琳前來。”

  “好,有勞先生奔走。某便備下酒宴,專等先生與陳孔章回轉。”

  當下兩人分開,荀攸自去說動陳琳,李逸使人去軍營喚高順張遼前來共飲。當夜陳琳果然隨荀攸來投,張遼高順二人也至宴中,眾人皆歡喜,共通飲一番。李逸當即便拜荀攸為軍師,陳琳為記室。張遼高順二人也早聞聽荀攸之才,這數日間更是已漸被李逸折服,也頗為高興。

  次日,李逸入宮中拜見太后與天子,奏明軍兵糧草等出征事宜,天子並太后無有不準。太后複使人將李逸喚至後殿,多加詢問叮囑了,直有一個時辰,李逸方才出宮回府。

  兩日後李逸至軍營中點起軍馬,以張遼引一千騎為前部,高順引兩千步卒壓後,自己與荀攸陳琳統馬步軍三千居中,便出洛陽往河北而行。一路曉行夜宿,沿途碰上數夥散亂匪寇,被張遼在前收復擊破。沿途走鎮過村,李逸頒下將令嚴加約束部卒,一路與民秋毫無犯倒也安寧。

  軍馬連日行軍,眼看便到河北冀州境內,便先行使人持了天子詔書及李逸印信,往安平,河間兩處調取顏良文醜,張頜三人來軍前聽用,複使陳琳四處去拜訪當地名士賢良。荀攸專司布置軍馬安排剿賊,有高順張遼二人分頭領兵。鄴城周遭數夥賊寇先後皆遭荀攸設計,又敵不過張遼高順二人英勇更兼各路匪患皆烏合之眾,先被剿滅各處散兵遊勇數千,其余各股亂匪見朝廷官軍勇猛,且詭計多端,隻得望風而逃。李逸又行天子詔書令,令各處分撥田畝安置流民,不過兩月余,冀州境內黃巾軍大部潰散。其賊眾或是分得田地複為良民,或隱匿山林草莽不敢為禍,少部遠遁往兗州豫州而去。李逸繳獲眾賊所搜刮錢糧數萬計,又自賊眾中點選強健八千編入軍中,冀州就此複安。

  李逸借機征調張頜,顏良、文醜、鞠義四人在軍中聽用,皆授其軍司馬,都尉職,又尋募名士沮授,田豐,逢紀,審配四人拜請為幕僚。並上表向朝廷報捷。不日天子遣使來褒獎,封討逆將軍李逸為中郎將,暫攝泰山郡守,賜兩千金,帛五百,又調撥糧草,令即刻引本部軍六千,並冀州新征軍八千余,共計馬步軍一萬五千,往兗州,青州剿黃巾余部及泰山賊臧霸吳巨等。

  此時青州混亂,臧霸吳巨孫觀等各嘯聚亂民流寇十萬余,肆虐青州各郡縣,各處官府不能抵擋,紛紛上書天子,請求朝廷派兵征剿。

  此時洛陽城中,何太后聽從李逸之計,使天子下密詔征調並州刺史,老臣丁原為執金吾,引軍入京以製董卓。董卓用李儒之謀,離間丁原與部將呂布,誘使呂布殺丁原而投董卓,董卓新得並州數萬飛騎,更是氣焰滔天,已全然不顧朝廷禮製,欲行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為君之事。何太后暗中與盧植等商議,欲使李逸調集冀州軍馬回京抵製董卓。哪知被李儒識破,告知董卓,董卓便搶先迫使天子下詔加封李逸為中郎將,準其開府,令征剿泰山賊。一則,欲借泰山賊之事拖住李逸,使之無法引軍回京為董卓行廢立之事增添變數;再則,也欲借此向李逸示好,若李逸僥幸未死於泰山賊刀下,日後也好將李逸收歸麾下。

  此時荀彧奉荀攸書信延請,自潁川至冀州投李逸帳下,並攜鄉中摯友鍾繇同來,李逸大喜過望,便在營中設宴,厚請荀彧張頜等人,並將朝廷賞賜盡數分贈眾人。當即拜荀攸為軍師司馬,荀彧為長史,陳琳為主簿,鍾繇為功曹。以張遼為飛騎校尉,高順為陷陣校尉,張頜為厲鋒校尉,鞠義為先登校尉,顏良為奮威校尉,文醜為建威校尉,沮授為大夫,田豐為郎中令,審配為兵曹,逢紀為治書。

  荀彧等眾人見朝廷如此重用李逸,且與李逸交談中,皆已感李逸雄才大略,又如此禮賢下士,厚待將卒,皆心悅之,便安心歸附,開始用心輔佐李逸。自此李逸納賢後,麾下雖軍馬尚弱,然帳下已是文武齊備,賢士雲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