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316章 幕後交易
  第316章 幕後交易
  跟陳子龍和徐調元溝通一番,楊潮也借機下坡,表示會幫忙守衛金華。

  反正上次佯怒,也是別有目的,但是金華知府的手段,讓楊潮失去了發飆的理由,強說以為對方不讓自己入城才走,那有些牽強了,大明朝的客軍都是不能入城的。

  所以索性就先留下,白頭軍確實也該平,不是因為他們比李自成、張獻忠的軍隊更壞,造成的破壞更大,而是因為浙江是江南腹地,萬一將來楊潮保不住北京,李自成依然攻破了北京城,楊潮還需要以江南為大本營,抵抗外敵呢。

  因為李自成可以攻下北京城,但是卻無法阻擋滿清八旗,別提吳三桂投靠滿清,就是沒有吳三桂,滿清真要動真格的,李自成也是擋不住的,吳三桂在寧遠,滿清去年還不是照樣入關。

  既然江南可能會成為最後的抵抗中心,那麽江南就不能亂,所以楊潮也只能調整一下心態,咬牙做一回不‘義’之人了。

  但是要對白頭軍動武,那就不能延宕太久,養好必須在一個月後回到南京,最遲能拖延到四月,否則就無法在四月二十五日之前到達北京。

  楊潮二月中旬從南京出發,現在已經是二十五日了,如果要打,楊潮希望能在十日內解決戰鬥,然後全軍啟程,趕在三月中旬回到南京,立刻籌集物資,同時武裝現在這兩萬多民壯,在初步訓練,接著就北上救援北京。

  如果延宕二十天以上,就要耽誤大事了,所以無論能不能剿滅白頭軍,十五日後楊潮都要回程。

  能剿滅自然更好,因為至少保證了浙江這一帶的安穩,這裡的老百姓可還不像是西北那些百姓,起碼辛苦些還是能活下去的,西北人造反那才是沒辦法,都要吃人了,還不反?

  可浙江的氣候、經濟都是很好的,蘇湖一帶還是天下最富的地方之一,東陽等浙東山區雖然窮一些,也不至於吃不上飯,反而是白頭軍這麽一鬧,不知道要平添多少流民呢。

  盡快穩定下來,對老百姓也好。

  只是現在連白頭軍在哪裡都不知道,楊潮是客軍,這些情報只能求助於王雄這些地頭蛇,因此既然要留下來,那就得跟他們處理好關系。

  果然,第三天消息就來了,白頭軍果然像大家猜測那樣,逃回了東陽縣境內,不過沒有進入東陽縣城,這個消息很準確,因為消息就是東陽知縣姚孫裴親自送來的。

  這個東陽知縣官聲很不好,貪腐成性,這些年浙江雖然沒有百姓造反,可是浙江東南的閩浙贛交界處的汀州的山民卻在前年造反,當時東虜入寇中原,江南無兵可派,只能自己募軍,這個要姚孫棐借機大肆斂財。

  楊潮這幾天讓手下去打聽了一下百姓眼中的許都情況,結果就有許都是被這個姚孫棐給必反的說法,但是說法很不一致,有人說是姚孫棐借機勒索許都,要許都募捐一萬兩,許都不肯,結果結仇,之後許都給母親送葬,送葬的人有千人,姚孫棐侮蔑許都謀反,上報金華府,金華府守備王雄帶兵抓捕許都,許都迫於無奈這才造反。

  還有人說許都結交江湖義士是為了自衛,姚縣令斥其不法,許都獻上千金仍不能脫罪,而且侮蔑許都隱匿吳昌時的贓銀十萬兩,應該繳納官府。許都恐懼獲罪,帶著熟人進縣衙求情。下令依然怒斥他,還要將他立刻關押。

  這兩種說法前後不一,但是大家都說這是許都義軍自己傳出來的,所以說許都是被逼反的大有人在,畢竟中國的老百姓從來都不怎麽信任官府,對貪官汙吏更加憎惡,這個姚孫棐是一個貪官是錯不了的,那麽肯定就是他逼反了許都和手下的江湖好漢。

  而且楊潮還打聽到,許都的義軍軍紀倒是不錯,搶掠百姓的事情倒是做的不多,當然他們打破了幾個縣城,光是從官庫中得到的物資,就足以支持消耗了,再說了許家也是當地豪族,也能夠供應白頭軍。

  正是是因為豪族武裝,相當於地主的團練,軍紀反倒好過真正的農民軍,而且許家家大業大,在當地名望甚高,也做不出那種搶掠百姓,搶掠其他家族的事情來。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大概是許都真是臨時被逼反的,否則怎麽可能在母親下葬的當天造反,那時候許都應該是極其痛苦,然後被縣令一逼,是在忍不住了,頭上裹著孝,立刻就拔了刀子。

  但事後就冷靜下來,畢竟自家一大家子人呢,造反的風險太大。

  因此不搶掠百姓,其實也是給他留一條後路,然後放出去被逼反的消息,等同於希望朝廷詔安。

  得到這些消息,楊潮立刻就判斷出許都或者說他背後家族的打算。

  但如果說這個許都對朝廷忠心耿耿,完全是被冤枉的,楊潮卻一點都不信,沒事招納上萬的江湖人物,沒有野心才是怪事。

  金華城中送來的信息也證明了這一點,今天城中有人派人悄悄告訴楊潮,這個許都曾經派人偷偷參加過前幾年的括蒼山起義。

  那麽很明顯了,這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或者說是一個有野心的家族,想趁著亂世掘取更大的權力,老實說農民軍鬧了這麽多年,信仰天命的大明朝,這樣的家族絕對不止一個,恐怕很多豪族都暗地裡準備著呢。

  許家的打算很明顯,如果能成事,就參與一把,最後撈取權力,畢竟歷史上這樣的家族多了,比如曹操起家靠的是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的宗族勢力,項羽起兵也是江東八千子弟兵,李世民的唐王家族,一次次改朝換代都少不了這些家族在背後角力。

  所以許家大概也抱著這種投機的心態,未必想做皇帝,因為帶頭風險實在太大,但是能提前參與進來,那意味著事後可以分到一杯羹,所以他們悄悄的參與起義,卻不帶頭,這次被逼的沒辦法了,但是被打敗之後,立刻就放出消息,想要講和。

  楊潮相信,如果天下不能很快平定,許家還會再一次的鬧事,這是肯定的。

  只是許家還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所以才一邊打,一邊抱著其他心態,甚至連攻陷了東陽縣,都沒有殺這個姚孫棐,只是把他關了起來,而且攻擊金華失敗後,軍隊更是撤出了佔據了縣城。

  姚孫棐帶來的最新消息,許都集結軍隊,部署在了東陽和義烏交界處的紫薇山,而這裡正是許家的家宅所在地。

  “怕是要詔安了啊?”

  楊潮得到這些消息後,不由得感歎一聲。

  許家也是官宦世家,已經開始運作,大概不久就有人替他們出聲,要求朝廷詔安了。

  楊潮很可能都不需要動手。

  果然就在得到消息,楊潮向金華府提出要向東陽進兵的時候,有人提出詔安許家的建議。

  金華城這次打開了大門邀請楊潮商議,也沒有阻擋楊潮所帶的親兵。

  由金華府一個小吏提出,說許都坐守紫薇山,兵雄勢大,錢糧眾多,強行攻打只能是兩敗俱傷,不如受降,許家果然派人跟一些官員打通關系,希望投降了。

  金華府兵備道王雄讓大家商議一下。

  許都造反的這個時機非常可疑,正是金華府知府回家守喪,新任知府尚未到任的情況下發動。

  此時金華府中大權在握的,就是守備王雄和金華府同知,金華縣縣令,以及外來的司理陳子龍。

  “受降如受敵!”

  陳子龍說道,其實許都跟陳子龍關系極好,陳子龍做了司理後,多次舉薦許都,可惜沒有被上面采納,大概是許家出的錢不夠,運作不成功。

  但陳子龍和許都的交情堪稱莫逆,許都想要詔安,怕是第一個就會想到陳子龍,沒想到陳子龍竟然說出了這番話。

  楊潮對陳子龍的認識立刻加深了一些,感覺這是一個原則性強,而且能夠大義滅親的家夥,也就是說他對明王朝是忠心耿耿的,歷史上好像此人最後也是烈士,抗清犧牲的。

  接著其他人也紛紛各抒己見,有說受降的,又說剿滅的,但說受降的反而多了些,至於說剿滅的也就是姚孫棐一個最堅決。

  王雄最後撫須笑了笑,看向楊潮道:“楊將軍以為如何?”

  楊潮知道這裡面水很深,豪族許家跟當地官府之間的事情,恐怕早就達成了協議。

  於是楊潮搖頭笑道:“本官乃是客將,不太清楚金華之事,一切全憑守備大人差遣。”

  作為客軍客將,楊潮到了金華,理論上應該接受金華最高級的武官指揮,只是楊潮品級太高,名氣太大,金華守備得給幾分面子而已。

  楊潮的意見顯然讓王雄很受用,他顯然早就有了主意,唯一擔心的就是楊潮這個外來的客將突然提出異議。

  清了清嗓子後,王雄道:“許都一事自去年到今年,遷延日久,我軍軍糧實在不足,如果延宕下去,只會讓百姓無法安居,本官倒是覺得,可以派人跟那許都談一談。”

  姚孫棐丟失東陽在前,此時也不敢拂了王雄的意,皺眉道:“派誰去談?”

  王雄道:“陳司理與許都有些交情,不如陳司理走一趟如何?”

  陳子龍眉頭一皺:“如何談?”

  王雄歎道:“哎,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天子一向宅心仁厚,曾許下諾言,若賊人願降,依然是吾赤子,天子既然應許,我等做臣子的也當體諒聖上的愛民之心。若許都自縛來降,當待以不死。”

  陳子龍歎了口氣道:“既如此,下官就去一趟。”

  楊潮此時又有了新的看法,這陳子龍看來也不簡單啊,三言兩語跟王雄相配合就免了許都死罪,而且還搬出了天子,崇禎確實說過這樣的話,不過楊潮可不相信崇禎是一個宅心仁厚的人,他連首輔都殺了不止一個,兵部尚書殺了七八個,宅心仁厚?這些當官的都不信!

  崇禎之所以提出招撫流寇,只要農民軍肯投降,就依然是皇帝的赤子,是皇帝的子民,那是沒有辦法,誰讓造反的人太多了呢,數百萬人是殺不完的,但是這樣也給了張獻忠機會,這家夥投降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文官都答應,過不久他就有投降了。

  而且文官接受張獻忠投降的時候,往往都收很多賄賂幫他說好話,張獻忠最後反叛的時候,將接受他金錢財務的大官都張貼出了告示,其中不乏幾個京官,倒是狠狠惡心了一把大明文官集團,讓這些膽子大到連造反的農民軍的錢都敢收的家夥一個個很不舒服,但卻逃過了一劫,因為涉案的文官太多了,皇帝竟然到了不敢殺的地步。

  難怪許都敢造反,大概也是覺得只要手裡有兵,殺人放火受招安是一條做官的捷徑。

  然後這個王雄,跟陳子龍一出雙簧,立刻就將他的路定好了。

  方才還覺得陳子龍是一個忠臣的楊潮,頓時又感覺這個忠臣沒有那麽簡單。

  但是楊潮也不說破,他們能夠詔安,那麽更好,楊潮可以早點回去,楊潮但願他們能早點詔安,只是自己這一趟被白白折騰,似乎有些說不過去,你們浙江鬧得沸沸揚揚,最後官府和豪族講和了,弄得不知底細的皇帝下旨傳召楊潮來剿匪,最後卻只是白白耽誤了北上的準備時間。

  想到這是一場早就編排好的戲碼,楊潮就覺得自己是被耍的那個醜角,心裡一動,覺得不應該然這些家夥這麽順心。

  於是站了起來道:“陳大人此去危險重重,本官原護送陳大人前往。”

  楊潮說的冠冕堂皇,讓王雄等人也說不出什麽,一時臉色古怪,表情極為精彩,仿佛吃下了一顆難以下咽的臭雞蛋一樣。

  許久王雄才笑了下:“陳大人是去受降,哪裡用得著楊大人這樣的猛將,楊大人去了反而不好,荼蘼糧餉不說,若是那賊軍見疑,反而對陳大人不利。”

  楊潮卻堅持道:“王大人所言詫異,若是陳大人孤身前往,身陷匪軍,那該如何是好。有本官五千精兵護送,當能保得陳大人無礙。”

  王雄繼續道:“只是金華府實在缺糧,辛苦楊大人千裡來援,都無法撥下軍糧。大軍調動,人吃馬喂這可怎麽承擔的了啊。”

  楊潮鐵了心了:“大人不用在意,本官出征向來自帶軍糧,足可飽食仨月!”

  王雄張了張嘴,也太誇張了吧,隨軍攜帶三月軍糧,幾萬人的吃喝,這得多少錢?
  但是他依然不死心:“可是那紫薇山是許家老宅,經營日久,又據險而守,怕是三個月是打不下來的。”

  楊潮自信道:“大人放心。本官在海州不到一月,斬殺虜兵一萬。自認那白頭軍雖強,本官也可三月破賊。”

  王雄嗯了一聲,露出不悅神色,這就是在暗示楊潮別攙和了,只是不能明說,未免落人口實,畢竟他從史可法的私信中也知道,楊潮其實是奉了皇帝的中旨來的,雖然這種聖旨文官可以駁回,但是證明皇上是知道此事的,皇上在盯著金華呢,所以沒有合理的理由,他根本就阻擋不了楊潮,也不敢強行攔阻楊潮。

  “就算三月內破賊,楊大人之後怎麽辦,回程也總得需要糧草吧。”

  王雄剛剛說完,楊潮就哈哈大笑起來。

  “本官聽聞那許家是東陽豪族,在金華府也是一等一的人家,白頭軍據說有十萬眾,本官斬殺了白頭軍就吃他們的糧!”

  楊潮說的凶悍十足,讓這些人徹底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什麽玩意,你要殺光人家的人,還要吃人家的糧,那不用說了,許家的財產你肯定也不會放過。

  但是楊潮說完這句話,突然王雄就明白了,原來楊潮早就看透了他們的幕後交易,故意這麽說,意思很明顯了。

  那就是:你們不能吃獨食!
  而且楊潮胃口很大,開價很高,那就是:許家的財產。

  或者說許家得拿出他們家產等同的東西才能買通楊潮。

  王雄等人不由捏了一把汗,暗歎一聲,這才是大鱷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