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82章 思想震動
  第482章 思想震動
  楊潮這封廢除獨尊儒術的報紙刊發下去後,頓時引起了極其強烈的反應,可謂是天下洶洶,八旗打過來的時候,偏安在鄉下借債自守的豪族們不加反抗,可是這篇報道一出,竟然有不少豪族立刻召集兵馬,開始反抗官府,雖然不進攻縣城,但是開宗明義的表示,不在向大都督府納稅。

  也有借機鬧事四處散播流言的士子,煽動一個個守舊的地主起來抗爭,有的甚至拉杆子上山變成土匪。

  楊潮沒想到自己一封報道的力量這麽大,大過了改朝換代的轟動,不由想到,後世如果太平天國不是到處砸孔廟,禁止祭祀孔子,讓江南地主階級認定他們想滅絕華夏禮教人倫的話,恐怕曾國藩的湘軍也不會得到那麽多支持。

  一想到曾國藩那種人物的厲害,楊潮不由得感覺自己跟書生們突然談論到的這些話題,傳播出去的似乎不是時候,或者說也正是時候。

  在滿清在北方圈地剃發的時候,提出來,有外敵的壓迫,地主階級才更容易妥協,如果和平之後在提出來,那時候動亂的恐怕就不僅僅是個別最守舊的老地主了,恐怕思想甚至會感染到自己的軍隊中,那時候就是一場宗教戰爭。

  西方三十年戰爭,天主教和新教打了一場,最後誰也沒有奈何得了誰,但是讓實力強大的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讓德意志地區損失了一般人口,再也沒有跟法國一較高下的實力,讓法國人坐收歐洲大陸霸權。

  如果天下穩定之後,楊潮提出這個口號,那時候軍隊中成長起來的書生們,誰知道他們會有什麽立場,到時候發生內戰後,恐怕也是兩敗俱傷,弄不好給整分裂了,幾百年之後,信仰儒教的變成了一個民族,不信仰他的變成了另外的民族?
  雖然這個假設有些遠,但是楊潮還是感覺到很恐怖。

  所謂禍不單行,內部思想震動的同時,前線王璞又戰敗了。

  其實也不能說是王璞戰敗,而是吳三桂又一次打贏了。

  施琅和五千騎兵護送糧草輜重進入開封府地界,剛剛過了杞縣地界,突然騎兵殺出,跟保護輜重的騎兵交手纏鬥起來。

  接著河邊上飄來一根根原木,將睢水這條不大的小河都堵死了,後面的施琅見狀,十分果斷的自己焚燒了糧草輜重,帶著水兵上岸了。

  施琅想來是一個果決的人,就像他跟著黃道周出兵的時候,黃道周不聽他的建議,他認定黃道周必敗,然後就拋棄了他,直接來江南投靠楊潮了,此時他看到前面清軍大木浮下,騎兵被牽製住,他就知道大勢已去,自己燒了糧草輜重,不留給清軍。

  其實之後證明他做的很對,因為清軍的原木上都澆滿了火油等物,顯然清軍也是打算放火的。

  糧草輜重的又一次被毀,讓王璞十分惱怒,盡起一萬多兵馬回身攻擊吳三桂,結果遇到了伏兵,也幸好王璞兵強,在遇到伏擊的時候,還能夠結成隊形防守,讓敵人知難而退。

  “大都督,韃子太狡猾了,躲在荒草灘裡伏擊我軍。下次我一定小心為上,糧草和前鋒絕對一起行動,一定能打到開封府。”

  楊潮很快就把王璞招了回來,這小子還不服氣,敗在吳三桂手裡讓他很委屈,強烈要求再次帶兵攻打開封。借口是河南到處叢生的雜草,很多地方的荒草都有一人高,別說人了,就是馬藏在裡面也發現不了。

  “沒有機會了!”

  楊潮歎道。

  “大都督,開封就近在咫尺,難道我們要放棄?”

  王璞十分惋惜。

  楊潮道:“我們犯了錯誤,給多爾袞抓住了機會,陛下被他釋放了。”

  “什麽!”

  聽到這個消息,王璞不由一愣。

  其實楊潮自己一開始也很驚詫,沒想到多爾袞舍得平白無故的釋放了抓在手裡的朱慈烺。

  因為楊潮一直打著北伐解救弘光帝的旗號,後來手裡又捏著豪格,所以多爾袞一直沒有殺朱慈烺,舍不得殺也不敢殺,殺了朱慈烺就有逼楊潮殺豪格的嫌疑,那樣南四旗更會跟他離心離德。

  但是他能舍得釋放朱慈烺,也讓楊潮想象不到。

  不過楊潮既然舍得釋放豪格,那麽多爾袞釋放朱慈烺,也就沒有什麽了。

  朱慈烺是多爾袞送到天津的船上,讓刁二鬥的糧船直接送到吳淞口的,也就是說直接就進入了江南腹地。

  “好手段!”

  楊潮也不得不感歎多爾袞的手筆,趁著現在江南思想衝突的時候,他釋放朱慈烺這樣敏感的人物,誰知道會引來什麽樣的混亂。

  而前方又有吳三桂這樣的名將,楊潮攻擊開封就不那麽容易了。

  “傳令下去,回軍歸德!無軍令,不得擅自出擊。”

  楊潮不得已下達這樣一個命令,到手的歸德是不會放棄的,這裡會作為一個前出河南的基地,成為插進滿清心腹的一把刀子。

  讓手下不能擅自出擊,而不是像山東那樣,可以小規模滲透,是因為楊潮擔心會給吳三桂可乘之機,而且河南跟北直隸不一樣,河南還是漢人百姓經營,而北直隸已經完全淪落成了奴隸制度,打打哪裡的奴隸製莊園無所謂,但是長期在河南拉鋸,倒霉的還是河南的老百姓。

  “等秋草枯黃入冬之後,我許你放火燒荒,然後再次攻打開封!”

  楊潮對王璞說道,得給這小子一個甜棗,既然他敗於吳三桂之手,那麽就一定憋著勁想討回這筆債來,讓他在這裡更合適,換一個人來是對他信心的打擊。

  “不過吳三桂也是名將,切不可大意了。相信你這次吃夠了教訓,打仗不光有堂堂之勢,兵者詭道也,陰謀詭計多了去了。我給你機會秋後一雪前恥,從現在開始你就留守歸德府,直到打敗吳三桂!”

  王璞立刻道:“謝大都督成全,末將一定一雪前恥,不給大都督丟人。”

  處理完這些,楊潮立刻就動身,臨行前告訴那些書生,告訴他們弘光帝回去了。

  楊潮必須趕緊回江南去,此時正是人心浮動的時候,朱慈烺一下子出現在蘇松那種地方,誰也不知道會產生多麽大的影響,要知道那地方在後世可是反對剃發易服最激烈的地方,蘇松的地主階級實力最為強大,因此能夠組織起最強大的力量來保衛禮教。

  滿清剃個頭髮,換個馬甲就讓他們反對的不行了,楊潮可是要廢除孔教的獨尊之權的,誰知道他們會如何反抗,而朱慈烺這個時候出現了,如果這些人打著朱慈烺的旗號,組織兵馬起來造勢,楊潮回去是彈壓呢,還是縱容呢。

  所以楊潮必須盡快的趕回江南,將朱慈烺第一時間控制在自己手上,不給地主階級利用的機會,同時也不能給廣東小朝廷機會,朱慈煥絕對不願意看到他這個大哥平安回來,就像當年趙構不願意看到徽欽二宗回來一樣,朱慈煥沒有辦法把他大哥接到廣東去,但是派一兩個殺手還是很容易的。

  讓地主豪族們控制了朱慈烺很麻煩,讓朱慈煥殺了朱慈烺同樣很麻煩,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朱慈烺死了,這髒水弄不好會直接潑到楊潮身上,到時候他就是黃泥掉在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

  不過讓楊潮想不通的是,刁二鬥怎麽會這麽配合滿清,將朱慈烺接回來呢。

  其實楊潮錯怪了刁二鬥,刁二鬥是在北京的探子,同時是滿清眼裡的糧商,是大豪商周瑞的掌櫃,所以多爾袞找上了刁二鬥,讓他幫忙送朱慈烺回江南,刁二鬥也不好拒絕滿清,同時他也判斷如果能將朱慈烺送回去,對自己的大人楊潮有利益。

  說白了,刁二鬥認為楊潮如果把朱慈烺抓在手裡,再次打出弘光帝的旗號,那麽挾天子令諸侯之勢就成了,以後不但不會在受到廣東小朝廷的製約,甚至敢打起大旗攻伐廣東了。

  在半路上,楊潮就收到了刁二鬥進一步送來的信件。

  原來在北京,多爾袞在豪格自己暴露身份之前,大張旗鼓的向八旗宣布,是他將豪格換回來的,是他用朱慈烺換的豪格,此舉一下子就將多爾袞擺在了道義的製高點上。

  雖然豪格根本不相信是這樣,但是架不住別人這麽想,就是兩黃旗的人馬也都這樣想,因為這太合理了,他們始終不理解楊潮白白放了豪格的用意,此舉就解釋的通了,原來是多爾袞跟楊潮達成了協議,私下交換的。

  如此一來豪格如果興兵攻打多爾袞,那麽就站在不利的一面,就連他的嫡系人們都會心虛,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

  “好計!”

  楊潮都不由得感歎多爾袞這一招用的漂亮,既給自己找了麻煩,又打擊了豪格的威望,讓大家都知道豪格是他換回來的,而朱慈烺是阿濟格抓的,是兩白旗幫了兩黃旗一次,兩黃旗欠下這麽大的人情,還敢攻擊兩白旗?
  “果然是個梟雄啊!”

  但是更讓楊潮感歎的是,多爾袞自始至終都沒有召回湖廣的兵力,堅決不讓巴山、三順王和勒克德渾這幾隻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回北京,這樣江南的側翼始終就被威脅著。

  多爾袞看的很透徹,只要湖廣在清廷手裡,楊潮就不敢孤注一擲的北伐。在戰略高度上,楊潮比多爾袞並不高明,甚至這一次的較量,楊潮還略輸一籌,放出去的豪格沒能給多爾袞製造麻煩,反倒是讓多爾袞以同樣的方法將了自己一軍,頗為被動。

  剛剛到揚州,楊潮就下達命令,讓呂末和謝飛合攻九江,既然清軍不肯調回湖廣兵力,那麽讓洪承疇依然扎在九江,就成了一顆釘子,不能智取,那就力敵吧!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