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455章 北伐債券
  第455章 北伐債券
  “號外,號外!大都督楊潮北伐山東,全山東全省。”

  “賣報,賣報!忠義伯楊大都督北伐,全取山東。”

  從淮安、揚州直到南京和蘇州等地的,楊潮印製,以江南報的名稱發賣的不定期報紙,立刻將北方的戰況傳遍了所有大城市,接著往相間傳遞。

  與此同時,這些大城市的衙門公示欄,城門兩側,統統貼滿了各種宣傳木版畫。

  有的上面印著一個年輕英武,但是破衣爛衫的士兵形象,有的是千軍萬馬行進的圖案,但是都會加上這樣一些話:

  購買國債就是支持北伐!
  購買國債就是為國盡忠!
  購買國債就是精忠報國!
  楊潮借著北伐的機會,推出了北伐債券,希望用北伐這樣一個南方王朝從宋代流傳傳習下來的一種情懷打動百姓,從而讓老百姓接受債券這種新事物。

  戰爭是一個在段時間內大肆消耗物資的國家行為,中國的傳統做法是和平時期大量儲備,只有國庫中糧食充盈,錢幣充足的時候,才能夠有備無患,就跟後世的中國百姓一樣,都喜歡把錢存著應急。

  當年漢武帝北伐前,他的祖、父,文景兩位皇帝已經給他儲存了足夠三年吃用的糧食,倉庫裡的銅錢滿滿當當,穿銅錢的繩子都因為時間太長而腐爛,這樣漢武帝才能夠跟匈奴進行長期的戰爭。

  但是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這種有備無患的做法固然穩妥,可是大量的金錢壓在官府的倉庫中顯然對經濟流通極為不利,西方人既沒有這種能力,也沒有這種條件,可是西方人也需要戰爭,規模龐大,持續時間極長的三十年戰爭此時在西方還沒有結束,西方那些君主們窮的靠借債度日的國家是如何籌措這麽龐大的經費的呢?

  借債!
  他們正是因為擁有一個良好運作的金融系統,才能夠讓他們得到比財政收入多數倍,數十倍的軍費支持,借債就是明日錢今日用,用後世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收入做抵押,借入十年的財政收入,一次投放出去,才能支持他們的戰爭。

  西方人其實也是被迫的,如果按照中國的模式,他們恐怕永遠都打不起一場像樣的戰爭,畢竟他們沒有一個大一統的帝國讓他們儲備。

  可就像越是貧窮的地方的人就越是能拚搏一樣,逼出來的潛力往往十分驚人,晉商、微商他們之所以出名,跟他們家鄉無法養活他們有關,必須走出去,反而打開了一片天。

  西方人必須借錢,卻逼出了一個現代金融制度。

  荷蘭人就是靠著經營這種生意,才發家致富的,靠著向各個君王放債,才稱霸世界的。

  所以必須走這條路,楊潮願意拿江南未來十年的稅收做抵押,向老百姓借錢,當然稅收不是抵押給銀行家,而是用來向每一個買債券的人支付利息。

  “債券,按月付息,到期還本!”

  每一家錢莊、當鋪中,小夥計都給他們的客戶推銷著債券,出售一張月息三分的債券,他們能夠得到一分利息作為手續費,而不用承擔任何風險。

  有余錢,信任大都督府或者被情懷刺激的富戶,一張一張的買下這些債券。

  大概後者的可能還居多,因為都是一兩一兩的購買,就是楊潮將來賴帳,這些人也隻當是給軍隊捐助了。

  但也有不買帳的。

  南京城中,萬源號銀號,老掌櫃在向一個穿著雲錦儒服的中年老客戶推介債券。

  老儒士哼道:“哼,精忠報國,朝廷都沒有了,哪裡有什麽國!”

  掌櫃歎道:“陳老爺不可妄言,朝廷不是還在嗎,播遷到廣東去了而已。”

  老儒士更是生氣:“既然朝廷還在,他楊潮不思精忠報國,去廣東救國,反而去北伐。這把朝廷置於何地?”

  掌櫃的歎道:“陳老爺,楊大都督的事情,不是我等小民能管得了的。打到山東去,總好過讓韃子打到南京啊。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這回可死了多少人啊。”

  老儒士家也有人死了,甚至他家的房子都被一把火燒了,在家丁的保護下,主要家人才逃過一劫,但是這避免不了他對楊潮不待見,他認定楊潮是一個奸臣,有草莽之志。

  “那陳老爺您不買了?”

  老掌櫃歎息一聲,自從上次跟楊潮對著乾,一場金融戰讓萬源號元氣大傷,本來是南京城當之無愧的第一銀號,現在卻冷冷清清,靠著一些老客戶撐門面。

  那些鹽商的錢莊、當鋪甚至一些小鹽鋪子,都比他們強,因為鹽商的產業能夠拿到最低的兌換費用,萬源號也可以跟江南銀行換銀票,可是手續費是三分息,而鹽商們卻是兩分,別小看這一分息,一個大錢莊都是成千上萬的銀錢往來,這一出一入就是兩分,一百兩就比對方多了二兩銀子的利息,長久下去誰撐得住,就是錢莊撐得住,自己的客戶也不買帳啊,憑什麽要比別人多出一分錢錢息來跟你兌換啊。

  現在南京城中的錢莊業,不是關張了,就是投靠鹽商,掛靠在鹽商名下,來獲取利益,但是每年都少不了要給那些鹽商一筆好處。

  萬源號不是出不起這筆好處,只是丟不下這個臉面,在南京城扎根了上百年,背後站著的哪一個不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怎麽可能向那些鄙下的鹽商們低頭。

  “買!怎麽不買,我買一千兩。”

  讓掌櫃意外的是老儒士竟然要買,而且一口氣就買了一千兩債券。

  掌櫃的連忙笑著吩咐夥計給老儒士準備債券,一千兩他們可以得到一分息,就是十兩,一年是一百二十兩,而且是江南銀行一次性支付一年給他們,所以債券買賣現在可是錢莊業最紅火的產業,無論是哪家錢莊都在大肆推銷,而萬源號仗著根基深厚,有許許多多大客戶,這次應該能夠狠賺一筆。

  “很順利嗎!”

  楊潮看著一個個地方回饋的信息,發現債券銷量極好,幾天時間就一售而空。

  楊潮並沒有用自己的力量向外推銷,而是借助了大大小小的錢莊業者,讓這些人做承銷商,如果自己來推銷,恐怕沒有這麽好的效果,至於給錢莊們讓利,這也是應該的,做承銷商的豈能不賺錢。

  南京剛剛經過戰亂,竟然也賣出了一百萬兩,淮安和揚州更是賣出了兩百萬兩,就這樣還頗有些不夠賣。

  吳多魚已經提出希望加印的要求,他一個老印刷將自然不懂得金融的秘密,但是看到自己印出來的紙張換來一塊塊真金白銀,他還是感到很高興的。

  “讓老吳印五百萬兩銀子,去蘇州和杭州發賣。蘇州這次沒有受到波及,應該能賣三百萬兩,杭州雖然受到了衝擊,可是清軍並沒有打到杭州府,杭州人運氣不錯,應該有興趣支持官府的。”

  楊潮讓人傳信回去,他不需要太多錢,不過是借機會讓老百姓接受債券的概念,今後如果遇到事情,大可以借錢應急,而不會像崇禎皇帝那樣竭澤而漁,逼的百姓造反了。

  “缺人啊!”

  同時楊潮不由歎道。

  經營江南銀行的人,都還是從喬承望哪裡借來的,自己手上真沒有一個合適的,最重要的是沒有值得信任的人,說到底楊家不是經商世家,根本就沒有足夠的商業人才儲備。

  “嗯,這封信帶回去給董夫人!”

  楊潮想了想,讓人給董小宛送一封信,董小宛是很懂管家的,但是作為女人,現在只是在打理楊家後宅,前宅那些男人都是母親把舅舅請過來管理的。

  但是董小宛的管理能力毋庸置疑,算帳、理財門門精通,而且楊潮從揚州還帶回來一大群懂得算帳的瘦馬,雖然這些瘦馬一個個都被楊潮手下的軍官給征服了,可是讓董小宛出面,應該能夠讓這些人放心出來工作的,換一個男掌櫃她們的家人肯定不放心。

  讓董小宛將債券這檔子事接手,至於江南銀行,那是跟債券完全不同的兩個業務,那是楊潮心中中央銀行的構想,而債權是政府髮型的債務票據,江南銀行與此唯一可能發生關系的,就是購買一批債券而已。

  楊潮此時依然坐鎮徐州,山東已經完全收入手中,只有運河一喜地方,依靠河南,臨清以北地區,依靠北直隸,此時還在清軍手裡,剩下的大部分山東都已經被楊潮光複。

  但是楊潮卻沒有進一步朝著北直隸進發,只是讓趙康帶兵打下德州後,向滄州一帶進兵,但是卻沒有強攻滄州,而是往北去天津附近轉了一圈就回來了。

  現在打北京時機不到,不打北京的話,打北直隸就沒有意義,出兵在天津轉一圈,足以震懾清軍了。

  而且臨清和德州都爆發了激烈的戰鬥,顯然濟爾哈朗雖然想保存實力,但是也是有底線的,山東可以丟,但是北直隸千萬不敢丟,所以嚴守臨清、德州一線。

  楊潮佔領臨清和德州都付出了數千人的傷亡,因此摸清了清軍的底線,不願太過緊逼,所以暫時展現就維持在了山東和北直隸附近,基本上是沿著運河分布的,運河往東、往南,都是楊潮的地盤,往西、往北則是清軍的區域。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