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回到明末當軍閥》第144章 壞消息
  第144章 壞消息

  楊潮沒法在軍營中安穩待著,招兵後第二天就離開軍營,因為南京有一個很壞的消息傳來。

  不是關於四公子的,不是關於二立社的,也不是關於官府的。

  而是王瀟哪裡傳來的,是楊潮家人的消息。

  這段時間楊潮一直比較關心家人的消息,更是讓王瀟直接派人回去打聽。

  才過了十來天,按說消息沒這麽快回來的,可是消息就是來了。

  原來,楊家人確實在臘月初就啟程了,只是到了蘇州的時候,竟然被一群書生搶了船。

  王家的船夫拉著搶船的書生到了南京後,通知了王瀟,王瀟感覺事態嚴重,立馬就告訴了楊潮。

  “那我爹娘呢,妹子呢?現在人在哪裡?”

  一聽這消息,楊潮就上火了,頓時就顧不得其他了,什麽四公子,什麽禮部兵部,什麽升官發財,統統都顧不到了。

  “楊兄你先別急,伯父、伯母和令妹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會有事的。我已經派人去蘇州打探了,也許過幾天就會有消息了。”

  王瀟安慰道。

  楊潮卻道:“不行,我要親自去蘇州一趟。”

  “啊!”

  王瀟驚呼一聲:“萬萬不可啊,現在南京的局勢,楊兄你一走可怎麽收場啊。”

  楊潮苦笑道:“管不了那麽多了。讓熊明遇他們自求多福去吧。”

  都怪熊明遇不講信用,否則楊潮完全沒有必要幫四公子造勢,幫四公子出謀劃策,讓他們借機立社,一下子將四人的高度拔高到了當年三十多歲的張溥的程度。

  王瀟歎息一聲道:“也罷,楊兄你哪天走,我安排船。”

  要去蘇州,得走運河,必須坐船,因為無論是騎馬,還是坐馬車,都無法持續不斷的趕路,船是不會累的,可以連續行駛,反而比馬要快許多。

  只是楊潮的大船進不了運河,只能借一艘王家的船。

  楊潮想了想道:“盡快!”

  王瀟道:“那好。明天后天,我家還有一艘船來南京,到時候稍楊兄去蘇州。”

  楊潮歎道:“也只能如此了。”

  說完就趕回了軍營中,他可不是要一個人去,這次去得帶人去,萬一家人遇上了意外,手裡有人好處理。

  要是遇到了書生鬧事,影響到家人的安危的話,就不要怪楊潮痛下殺手了。

  熊明遇這幾天過的也不好。

  他不想把自己搭進去,不意味著他不想盡快的讓書生停止哄鬧。

  幾天前,他和禮部尚書接見過金陵四公子,跟他們做了一些許諾,比如保證不取出書生的學籍,不革除一些舉人的功名,但是表示懲治皇親田畹他們做不到,所謂的交出田畹更是無稽之談,因為田畹早就不在南京了,早就回去了北京。

  四公子也知道想懲治田畹,南京官府還沒有這個權力,那得皇帝說了算,不說田畹是崇禎愛妃的父親,是崇禎的嶽父,僅憑他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就不歸文官官府管,那是直屬皇帝的組織。

  反正四公子通過這次抓放之後,已經名騷江南了,隱隱成了江南年輕書生中的領袖人物,他們想要的都得到了,因此也不想節外生枝,拿到官府的保證後,他們就打算見好就收了。

  結果看似書生哄鬧就要平息了。

  可是突然間,四公子成立了一個二立社,第一次就有三百人加入,這些人顯然都是死硬份子,根本不怕官府的去學籍、革功名的威脅,也不怕官府抓人,這還不算,蘇州、杭州的書生,依然一群一群往南京趕來,這些能夠千裡迢迢來南京的書生,顯然也都是死硬份子,而且他們一來,竟然也毫不顧忌的選擇加入二立社。

  這些死硬份子的加入,也給二立社帶去了一種強硬性格,重新提出了要求懲治田畹,還給皇帝上書條陳,要他們轉交,看著那些不知道是用豬血還是羊血寫出來的血書,熊明遇很倒胃口。

  但是這時候他發現,楊潮不管不顧了,根本就不出任何主意,讓那個跳出來做事的錦衣衛馮可宗直接抓瞎,最近焦頭爛額。

  突然轉折的局面,讓熊明遇再次想到了楊潮。

  此前他已經把楊潮拋到了一邊,看到書生們恢復了理智,他就直接找書生對話,現在書生再次瘋狂,他可不想引火燒身,因此再次想到楊潮。

  但是一想到楊潮,熊明遇就有些為難,因為答應過楊潮的事情,他可能做不到。

  上次答應楊潮三天之內給他一個交代,而楊潮答應十天之內解決哄鬧,楊潮確實通過一系列動作,將哄鬧壓製下去了,可是熊明遇卻沒法給楊潮一個交代。

  因為他發現,楊潮軍功的事情太複雜了,不是兵備道和巡江禦史兩個衙門,而是直接牽扯到了操江都禦使衙門。

  操江都禦使就是操江提督,崇禎皇帝上台後,一改過去幾十年都是由文官執掌這個衙門的慣例,任命了勳臣做操江提督,現在的都禦使不是科舉出身的文官,而是鎮遠侯顧肇跡。

  如果是文官的話,熊明遇總有三分薄面,也有幾分交情,可是這些開國功臣之後,一般情況下,跟文官交往很少,因此熊明遇有些插不上操江提督衙門的手。

  通過官方渠道,他也只知道楊潮的報功文書被扣押在了操江提督衙門,就是扣下沒有任何原因,詢問操江提督衙門,也沒有回音,自己問多了,對方直接來一句,楊潮所殺的‘江匪’不是真江匪,暗示楊潮殺良冒功。

  可是熊明遇通過另一方的了解,發現新江口一帶的商戶都說,楊潮的戰船是幫人送貨的時候,遇到了江匪,然後殺散了江匪,報下了貨物,現在那些商戶都很相信楊潮,讓楊潮保護他們過江。

  熊明遇雖然兩方都不完全相信,但是也知道這其中肯定有貓膩。

  似乎是楊潮得罪了操江提督衙門的人了,可是讓熊明遇奇怪的是,楊潮之所以能當這個把總,走的門路正是操江提督衙門,是操江提督的名義舉薦,他才當上了一個沒人做的把總,相關的保舉文書就留在兵部呢。

  弄不清楚,也管不了,熊明遇所以才沒管,而當時恰好書生哄鬧勢頭減弱,他也就沒有再提此事。

  現在事態再次嚴重,熊明遇就不得不考慮一番,到底是不是得幫楊潮撐腰,自己是不是得親自出面一趟,去會一會鎮遠侯顧肇跡,讓顧侯爺賣他一個面子。

  不過相比他兵部尚書的面子,熊明遇覺得還是壓一壓楊潮的面子來得好。

  “來人。”

  喊來下人。

  “你去告訴楊潮,要他馬上給本官把書生一事處理了,否則就別怪本官了,告訴他他雖然是水營把總,但是兵部還是管得著他的。”

  兵部有調兵權,沒有掌兵權,操江提督有掌兵權,沒有調兵勸。

  但是文官官府還有另一個權力,那就是掌握著軍官的升遷,掌管著軍餉的發放等。

  “算了,還是本官寫封信吧。”

  熊明遇洋洋灑灑一封信寫就,立刻就讓家丁送去給楊潮。

  楊潮收到信件後,剛剛看完,就冷哼一聲,一把將信件拍在了桌面上,不但不幫自己解決軍功,竟然還威脅自己。

  兵部確實能管得到軍隊的軍餉發放,負責核驗軍功,升遷等事宜。

  可是楊潮現在是有功不能升,至於軍餉更是沒見過,聽說扣到千總那一級就已經沒多少了,更不用說把總了,反正楊潮始終沒有見過軍餉。

  既然軍餉和軍功現在兵部都管不了,楊潮也不用鳥兵部了。

  加上正在氣頭上,因為家人失蹤而焦急,也當即寫信一封。

  熊明遇的信件隱隱帶著威脅,楊潮索性也威脅恐嚇,聲言自己要辭官。

  熊明遇收到回信後,當即拍著桌子,大罵楊潮是混帳東西。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