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鐵甲軍》第485章 蒸汽裝甲車
  第485章 蒸汽裝甲車

  傍晚,柴林來到久違的後院,使用金屬製造機給天工二營製造了十套蒸汽裝甲車的鋼板。

  限於科技發展,這年頭沒有氣割,柴林都是按照設計圖製作的。天工二營拿過去直接組裝就行。

  鋼板弄的薄,也就是三毫米厚,它的作用就是防箭,車自重一噸,加上鋼板差不多一噸,一共兩噸重,對於力量不小的蒸汽拖拉機頭來說並不是問題,只要在平坦的路上這種簡易的蒸汽戰車絕對的碾壓鐵浮屠。

  這鋼板可太重了,調來十幾輛大馬車,分批才運到了天工二營。

  胡有才見到這鋼板都驚呆了,直接來一句:“這鋼板能把弓弩累死。”

  “我明白了,將軍是要把這種戰車做成防箭的利器,用來衝擊敵人的陣地,可是只有好鋼板,沒有武器也不行啊。”

  柴林也不提醒他,這些事情應該他自己想了。

  “裝火炮不行,一炮下來能把駕駛室裡的駕駛員和鍋爐工都得給熏死。那就只能裝個威力小的弩炮了。”

  胡有才縷縷設計思路,開始乾。

  蒸汽機制造技術已經趨於穩定,生產沒有問題,主要的難點在於組裝鐵甲,沒有電焊的時代還是有很多弊端的。

  柴林拍了拍胡有才:“剩下的問題就交給你們二營了,我不能把辦法都想了,不然你們如何進步?”

  “會有辦法的,將軍放心,半年,半年之內十輛鐵甲車生產完畢。”胡有才下了軍令狀。

  出了天工二營,柴林約上劉唐,帶著親兵騎馬幾十裡,來到了鋼鐵廠。鋼鐵廠一片繁忙,尤其是鍛造、衝壓車間內,人生嘈雜,機器轟鳴。

  農耕時代犁鏵、鋤頭、鐵鍬、耙子等等都是重要的農具。

  鋼鐵廠已經實現了半自動的生產線,人工使用正在逐步減少。比如鋼板的鐵鍬,就是用鋼板衝壓出來的,完全取代了鐵匠一錘一錘的敲擊鍛打。

  大量的農具分類裝箱,打包,現在正是春天農具銷售的旺季,京東路十來個州府正抓緊農業生產,對於農具需求量頗多,更何況這些農具還要銷往朝廷控制的各地區。

  火炮鑄造車間,雖然說在鋼鐵廠內,但是有單獨的園區,外面崗哨林立,牽著大狼狗的護院和站的筆挺的衛兵表明了這裡不許擅入。

  就算柴林想進來視察那也得檢查腰牌才行。

  煉鋼技術趨於成熟,鑄造的一米五長,三十口徑的長蛇炮重量只有一百斤。

  這種炮是處於火銃和火炮之間的一個過渡期,重量雖然比臥虎炮重,但是它是鋼廠鑄造的,不是用金屬製造機生產的。

  而且長度一米五,有效射程二百米,比臥虎炮一百五十米要遠。

  實戰中四個士兵就可以操控一門長蛇炮,快速機動,攻擊力強悍。尤其是對付沒有裝甲的步兵,一炮過去能打十個。

  而且長蛇炮還有一個用途,那就是六門炮,裝在一個炮架上面,組成蜂巢炮。蜂巢炮火力威猛,火力持續久。最適合對付集群騎兵和步兵,但是他重量大,需要騾馬牽引,適合平原地區大規模戰鬥。

  長蛇炮比較輕巧,更適合步兵攜帶或者山區小規模作戰使用。

  火炮鑄造車間裡,連著一個秘庫的山洞。山洞裡乾燥通風,地上堆放滿了吸水的石灰。

  劉唐有些吃驚,這山洞不大,但是裡面最少堆放著兩千門的長蛇炮,一千門的臥虎炮,就連一百五口徑的火炮也有二百門之多。

  “哥哥,怎麽這麽多火炮。”

  “一百口徑和一百五口徑是給艦隊和你們炮兵營後備的火炮,西部容易發生戰爭的城池都準備的有四十到五十門的火炮。今天帶你過來就是要問問你,看有什麽建議,怎麽安排這批長蛇炮和臥虎炮。”柴林指著眼前堆積如山的火炮。

  劉唐思索了片刻:“隨著咱們地盤的擴大,單一兵種的模式漸漸不行了,為了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各營急需改編。比如武松的橫刀營,以前使用的時候是他是一個單獨的兵種,現在鎮守一方,還是只是一個橫刀兵,如果遇到強敵,那就麻煩大了。必須具備少量的火炮、火銃、弓箭、只有這樣才更方便作戰,單一兵不適合大規模作戰。”

  劉唐分析的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去年開始就陸續推行兵種改革,隻保留少量單一兵種,其他各營,化營為軍,組建多兵種。

  以魯達的刀盾營為例,原來五千士兵全部是步兵,使用的是刀、盾、弓箭等傳統式武器。

  魯達是個很頑固的人,固執的認為冷兵器才是最強的武器。

  但是經歷了幾次實戰之後,魯達清醒的認識到,單一兵種已經不行了。去年駐守登州後,陸續調整出來五百輕騎兵,輕騎兵一來是作為探馬,傳遞消息實行戰術穿插。二來輕騎兵本身也有很強的衝鋒能力,面對不結陣的步兵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增加五十門臥虎炮和五十架弩車來配合弓箭手進行遠程打擊。

  蓋倫船和福船上一百五十口徑的主炮,重達兩千斤之多。

  劉唐不由得感慨:“他們這炮怎麽這麽重,比我們炮兵營用的重了一倍啊。”

  “鋼材強度不一樣,製作的工序不一樣。鋼鐵廠製作的強度弱些,所以重量要重,主要的這點重量對於大戰船來說算不得什麽,但是對於炮車就不一樣了,炮車需要靈活快速,一千斤的火炮兩頭騾子能拉著快速機動,但是兩千斤的火炮恐怕就很容易陷在地裡了。現有大型戰船六十余艘,蓋倫船三十艘,福船三十艘。小型蜈蚣戰船四十艘,主要是登陸用。”

  劉唐說:“我記得商隊的商船遠遠比戰船多吧,咱們的商船比其他人的戰船都厲害。”

  “目前兩個商船隊,一個由李雲負責,一個由我姐夫張漢負責。擁有福船八十多艘,運輸能力還是很強的,能去東瀛,能下南洋,能去大食。現在從南洋采購了大量木材,正準備興建更快更大的蓋倫船,只可惜木材需要陰乾,陰乾木材再加上造船的時間,差不多要三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