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宋鐵甲軍》第486章 跳鼠島
  第486章 跳鼠島

  劉唐說道:“哥哥,我個人感覺吧,咱們的海島開發的太多了,短期來看,人力分散出去的太厲害。養馬島提供大米和戰馬,枯葉島養牛,提供大米、魚和木材,這已經足夠了。現在又開墾琉球島,這一下分散出去上百萬的人口,兩萬多的兵馬。這要是窮兵黷武的人,最少可以拉起五十萬的隊伍了。”

  “劉唐兄弟說的有道理,前期開發這麽多,主要是因為難民流民太多,沒地方安置,畢竟咱們剛開始才只有柴家莊巴掌大的一塊地方,不去海外跟本沒有發展的余地。現在不同了,咱們有了京東路,對於海外移民要放緩一下,也不從咱們的地盤移民了。你的建議很好,我打算琉球島移民從蘇杭一帶移民。移民五萬,開發琉球島。”

  “同一個地方的人多了,容易形成宗族勢力,尾大不掉。不如參合一下,把養馬島的人調去琉球島一些,然後把蘇杭一帶移民往養馬運輸一些。”

  柴林大為讚賞,劉唐還是成長了,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江湖流浪漢了。

  “有道理,有道理。現在實行的是農業工人製。庫頁島的三萬工人,等到了水稻收割以後隻留下一萬人,其他調運到養馬島來工作。以後要是定居的話就按照你說的方法來,一個島嶼上要有河北人、山東人、江浙人,實行大雜居,不能形成土豪和宗族勢力,一切必須在咱們的掌控之下才可以。”

  按照現在的規劃,養馬島主打養馬,枯葉島主打養牛,種植都是附帶的,並沒有大量開荒。只有面積廣闊,而且降水充沛的琉球島才主打水稻。

  當然劉唐的提議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作為一名將領,他的眼光遠遠還沒有柴林那麽開闊。

  現在京東路的人口大約是八百萬人口,而且經歷戰亂之後老弱相對較少,最少有一半的是生育人口。

  隨著環境的安頓,糧食的充足,人口增長會呈獻爆炸性的,十年一過,人口會高達兩千萬,現有的生產力及其資源難以養活如此多的人口,所以需要進行海外開拓。

  就在柴林大軍西征西夏的時候,第一艦隊繼續南下探索。

  現在第一艦隊已經航行抵達了跳鼠大陸,在跳鼠大陸北選擇了一處優良的港口。

  不過發現這裡實在是太糟糕了,海裡雖然魚類資源豐富,但是海蛇特別多。

  陸地上就更不用說了,各種各樣的毒蛇,比雞還大的蝙蝠,老鼠一人多高,跳來跳去的。雞比人還大,兩條大長腿跑的飛快。到時候

  不過這裡草原廣闊,河流也不少。

  帶隊的過去的是第一艦隊的副艦隊長徐探海,徐探海膽子也大,人也比較狠,率領百十人就登陸了。

  登陸這一帶土壤是真不行,偏淺,沒挖一鋤頭就到底了。

  “啥也不是,耕種的話肯定是瞎胡鬧,種不了兩年就全剩下沙子了,咱們走吧,這裡還不如一個小海島有價值呢。”徐探海有些惋惜。

  一個張艦長,是張家莊漁村的小夥子,小夥跟著柴林聽過幾節課。

  張艦長說:“徐頭,這裡不能耕種,但是能放牧啊。這廣闊的草地要是養羊、養牛完全就是躺著賺錢。唯一要做的就是把附近的毒蛇給消滅了。”

  “你說的還真在理,去,你們幾個去把二號艦上的山羊拉幾十隻過來,試試合適不合適。”

  “是。”

  回去了一艘蜈蚣船,過去運來了船上食用的二十隻山羊過來,給放在草原上了。

  眾人忙著釘路牌、做記號,然後騎上耐力好的草原馬沿著草原搜索。

  這裡的蛇實在讓人受不了,太多了。馬匹一不小心就會踩到,百十名騎兵緩緩而行,但凡看到毒蛇就是一火銃轟過去,水手用的是散彈,效果很好。

  一路向南走到了一片小山坡上,負責探礦的人員傻眼了,整座山全是鐵礦。

  “哈哈哈,鐵礦,這裡全是鐵礦,咱們發財了,獎金五百貫。”

  徐探海笑道:“還好找了找,沒想到真有寶貝啊。不錯不錯,蛇雖然多了點,但是這鐵礦可是好東西。”

  隨行的繪圖人員繪製地圖,做下標記。

  一行人回來的時候,二十頭山羊正在那歡樂的吃草。

  海邊這裡是個天然良港,取名為:探海港。

  柴林有說過,誰帶隊外出探索,誰就有命名港口的權力。所以徐探海命名這一個港口也是在權力之內的事情。

  探海港隻留下了一個石碑和二十頭山羊。

  因為要返航,徐探海並沒有久留,向北返回。

  後來由於和金國乾仗,沒顧上跳鼠島的開發。等艦隊再次來到跳鼠島的時候,發現探海港附近的草原上的山羊居然多達兩萬頭。

  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二十天后,吳用率領大軍返回了滄州。

  柴林正式歸隊,帶著大軍進城。

  百姓們夾道歡迎,怎麽一看士兵少了許多,眾人擔心是不是吃了敗仗。

  柴林在城門口解釋說:“咱們此次西征,大破西夏軍,殲滅鐵鷂子主力,拿下了好水川和涼州城,控制西去了絲綢之路。”

  鄉親們挺柴林如此說,也就放心下來了。

  還以為陣亡的多呢。

  饒是如此還有數百個小盒子當先進城,這都是陣亡的士兵。那些出征人的家屬,一個個提心吊膽,生怕自己的親人沒有回來。

  戰爭,戰爭就沒有不死人的。

  柴林不可能把每一個士兵都帶回來,哪怕是武器佔盡優勢也不可能。

  當先進城的士兵每個人抱著一個小盒子,這是陣亡勇士的遺物,拿回來給家屬做衣冠塚的。

  緊跟著是秦明、林衝的重甲騎兵,然後才是親兵。

  其實軍營在城外,進城只是為了現實軍威,讓百姓安心而已。

  秦知府尤為激動,雖然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但是大宋百年邊患算是解除了。

  西夏小國,丟了兩個要地,很難再翻身了,這可是天大的功勞,青史留名都沒問題。

  嗚嗚,嗚嗚。

  牛角號振奮人心的聲音之中,大軍進城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