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謀天下》第190章 再給個甜棗
  第190章 再給個甜棗

  朱常洛自然清楚的很,今天發生的事情,恐怕過不了幾天就會傳到京城裡面去。

  這無關於在場之人忠心與否,所謂法不傳六耳,知道的人多了自然會泄露出去的,但是問題是,他害怕自己的言行傳出去嗎?
  他壓根不怕,徐弘胤不過是一個過了氣的長史,抓了也就抓了,至於剛剛所說的那兩句話?

  別說是傳到京城去了,就是當著朱翊鈞的面,他也敢理直氣壯的這麽說!
  因為這本來就是皇帝的原話,事實上,在過去好幾年的拉鋸戰當中,朱翊鈞之所以能夠安撫下那幫執拗的文臣,最大的原因就在於他從來都沒有否定過朱常洛的地位。

  雖然朝野上下都心知肚明,皇帝有心讓皇三子當太子。

  但是朱翊鈞卻從來不敢開口展露這個意思,最開始的時候他是用“中宮若有出,奈何?”來搪塞大臣,意思就是你們不要著急,先等等,等皇后生了嫡子再立太子不遲。

  可惜隨著時間的流逝,王皇后的肚子一直沒有動靜,這樣一來,大臣們就按捺不住了,要知道,明朝的皇帝大多短命,尤其是勵精圖治的皇帝,損耗心神和身體,更是壽命不長,今上已經馭極二十多年了,雖然看起來身體還沒什麽毛病。

  但是誰知道保不住哪一天就出點什麽事情!到時候連儲君都沒有,怎麽辦?
  當然,這個時代的人,除了朱常洛以外,恐怕誰也不會想到他這個便宜老爹能夠活那麽長時間,幾乎算是明朝皇帝當中在位時間最久的人了。

  基於這種原因,朝臣之間的壓力越來越大,皇帝也不得不改口,說皇長子德行不備,身體孱弱,待過幾年再行大典!

  說白了就是拖字訣,今年拖明年,明年拖後年,反正一直拖著,事實上,皇帝在萬歷十八年,萬歷二十一年為了平息朝野洶洶的立儲之議,都曾經下旨詔諭群臣,待皇長子稍長再議此事。

  而朱常洛到南直隸來之前,張位更是拚了首輔之位,硬是逼著皇帝定下了一個清晰的年限,待皇長子成年之後即行大典!
  雖然朱常洛本人對於便宜老爹踐行承諾並不抱多大期望,事實上,皇帝自食其言,收回旨意在老朱家已經不是什麽稀罕事兒了,但是這並不影響他拉大旗作虎皮,蒙騙這幫底層上來的王府官們!
  所以說他這個親王實際上就是個臨時的機構,待到成年之後就會收回,不然的話你以為皇帝和朝臣那麽容易就讓一個閑散皇子擁有這麽大的權柄?
  開玩笑呢!
  不怕尾大不掉嗎?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文官集團無奈之下和皇帝互相做出的妥協,畢竟壽王府這種半複洪武舊製的奇葩是必定要裁撤的,等到朱常洛成年之後,若是皇帝按照承諾立他為太子,自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但是皇帝要是想反悔的話,那就要考慮如何安置這個奇葩的壽王府了……

  不過這些都是高層的事情了,朱常洛也是想了好久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更別提眼前這一幫不是被朝廷排擠就是連仕途都剛剛踏入的底層官員了,他們現在只有一個念頭。

  自己正面臨著此生以來最大的機遇!

  還有什麽比一個板上釘釘的太子候選人更粗的大腿嗎?

  至於朱常洛說的真實性他們壓根沒有懷疑過,要知道矯旨可是大罪,除非是精神錯亂,不然的話鬼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說這種短時間之內根本沒有任何好處的話。

  “臣等為殿下效勞,死而無悔!”

  這麽明顯的效忠的話,自然是只有如今的鐵杆壽王粉趙士楨說出來的。

  而隨著趙士楨跪倒在地,就像推翻了第一個多米諾骨牌一樣,底下的一眾官員們都紛紛推金山倒玉柱的拜倒下來,口中高呼。

  “臣等為殿下效勞,死而無悔!”

  朱常洛坐在上位之上,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就知道,所謂官僚階級,壓根不要期望他們有什麽節操,所謂的風骨之士或許有,但是九成九的人都抵擋不住一個光明前途的誘惑。

  何況他給出的簡直是一個不要風險的康莊大道!

  既可以混到從龍之功,又不用擔負造反這樣的高危風險,只需要老老實實的跟著自己這個壽王殿下前進,高官厚祿就在眼前,誰不願意?

  沒看見這幫人態度轉變的有多快,就算是一直站在朱常洛這邊的趙士楨,方才還在下官下官的自稱,這轉眼之間就變成了臣,這小小的稱呼變化,就可以看出許多東西了。

  至少代表著他們心中認可了朱常洛這個王的地位,開始將他們當做壽王府的人,而不是朝廷派遣來的官員!
  更不要說方才這幫人還是作揖為禮,現在就跪伏在地,態度簡直不要相差的太大!

  何況要知道,現在跪倒在他面前的人當中,還有片刻前堅定的站在徐弘胤那邊的官員。

  而到了現在?
  徐弘胤是哪根蔥?誰敢擋我前途我跟誰拚命!

  這恐怕是底下那幾個官員的真實寫照,不過朱常洛究竟會不會真心重用他們,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畢竟他現在初到應天,還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望著眼前的局面,朱常洛心中還是比較滿意的,笑了笑開口道。

  “本王又不是讓諸位去造反,何必搞這麽大的陣仗,都起來吧!今天本王召集諸位前來,實際上還有另一件事,諸位應當知曉,本王承朝廷旨意,壽王府複洪武舊製,故而平安府的稅賦從今年起,由壽王府管理,此事平安府知府已經屢次上門詢問本王的意見,本王也有意派遣王府官負責此事……”

  話到此處,朱常洛微微一頓,滿意的看到底下一個個蠢蠢欲動的目光。

  要知道,如果說方才朱常洛是畫了一個大大的餅給他們的話,那麽現在這可就是實實在在的利益啊!
  誰不知道在朝廷當中除了管官員升遷銓選的吏部之外,最有實權的部門就是管著稅賦的戶部了,平安府的稅賦既然以後由壽王府來管理,這意味著什麽?是個人都清楚,這其中的油水有多麽大!
  再說了,知府大人親自登門?

  這難道還不能說明自家殿下和其他親王的不同嗎!
  一念至此,一眾官員對於朱常洛的最後一絲懷疑也蕩然無存,心中已經開始盤算著如何能夠討好眼前的這位親王,讓自己能夠在其中摻一手。

  當然,已經被朱常洛煽動起來情緒的他們自然沒心思去探究究竟要如何管理,朱常洛也不會告訴他們劉守友壓根沒打著什麽好主意。

  今天的議事到了現在,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他的目標,這些人已經初步歸入了他的麾下,至於到底能不能用,品性如何,以後要怎麽處置,那都要在以後慢慢來了。

  輕咳一聲,底下的騷動立刻便安靜了下來,朱常洛微微頷首,開口道。

  “今天便到此結束吧!諸位回去之後各司其職,寫一份本司應該如何管理的疏議,送到本王這裡!趙長史和駱指揮使,還有楊紀善三人留下,剩下的人都先回去吧!”

  此言一出,大多數人都有些垂頭喪氣,同時也把羨慕的目光投向了楊漣,趙長史和駱指揮使留下是應有之理,畢竟他們是王府當中的高層官員之一,不出意外的話,有關稅賦的事情,殿下肯定是要和他們商議決定,相比之下,楊漣一個小小的紀善也能被留下,就讓人羨慕的多了!

  這代表著殿下認可了他,不過眾人也沒有辦法,誰叫自己最開始沒有站出來力挺殿下呢?
  不過還有更機靈的人,已經開始在心中盤算著,殿下剛剛說的那份管理本司的疏議該怎麽寫了,這明顯是殿下在考驗大家的能力,或許能不能更進一步成為殿下的親信,就要靠這個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