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謀天下》第189章 先畫一個大餅!
  第189章 先畫一個大餅!
  王府大殿當中,一眾官員面面相覷,皆是有些摸不著頭腦,長史並非仕途的終點?

  暗自吞咽了口唾沫,有想象力豐富的已經在猜測,難不成這位主兒是要造反不成?當然,除了這種不靠譜的人之外,更多的人則是迅速的聯想起了朱常洛的另一個身份。

  皇長子殿下!
  隱隱約約間,這些人有些仿佛猜透了朱常洛的言下之意,但是朦朦朧朧的,像隔著一層窗戶紙一樣捅不破!

  “想必爾等也知道,自英宗皇帝之後,王府官不準轉調朝職,不過今天本王要告訴爾等的是,故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袁宗皋袁公曾為興王府右長史……”

  朱常洛望著底下微微有些騷動的人群,淡淡的開口道。

  算是徹底的將這道窗戶紙給捅破了。

  或許有些出身雜流的小官不知道袁宗皋是誰,但是但凡是讀過書的士子,豈會不知道這位袁閣老的大名呢?
  正是他首次上書裁抑內宦,罷各地鎮守太監,讓文官集團的權力進一步加強!
  除此之外,他還以清正廉潔,剛毅果斷而著稱……

  別的不說,單是一個文淵閣大學士的名頭,就足以讓人記住他了!就像是你去問後世體制之內的官員,肯定都知道*****都有誰!
  何況袁宗皋的時代和現在不過相距五十余年,他的德政還被人們所記得。

  但是對於大殿內的所有官員來說,他在入閣之後究竟做了什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袁閣老剛剛入仕的時候,就遭人算計,以進士之身被打發到了當時的興王府充當右長史!
  而那時候是弘治三年,正是英宗皇帝下令王府官不得外遷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幾十年,這條律令幾乎已成定製。

  袁宗皋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殺出重圍,歷任江西按察使,吏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最後走上了天下讀書人最夢寐以求的道路,入閣!

  這當然不是因為袁宗皋本人有多麽大的勢力,能夠不顧英宗皇帝的禁令!他之所以能夠擺脫王府官的束縛,答案只有四個字!
  這也是今天朱常洛明白的想要告訴他們的四個字!
  從龍外遷!

  一般情況下來說,大明朝的儲位都會很早的定下,然後除太子之外的皇子被封王就藩,這種情況之下,在王府官不得外遷的嚴令之下,長史自然是王府官的頂點。

  但是凡事總有例外!

  從龍之功向來是所有的功勞當中最大的功勞,也是升遷最快的功勞,沒有之一!

  這也是為什麽歷代以來,太子屬官最為清貴的原因,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登基之後,自然要換自己的心腹上台,而這些心腹從哪裡來?
  自然是從登基之前的屬官當中來的。

  但這只是一般情況,明朝的皇帝子嗣大多艱難的很,能夠被培養長大並且順利登基的基本沒有,故而因此自然產生了各種情況。

  比如,皇帝無子,從宗室當中選擇子嗣承繼帝位!

  而袁宗皋所侍奉的興王就是這個幸運兒!如果說興王這個名號很少人熟悉的話,那麽世宗皇帝總沒有人會陌生的。

  也正是因為世宗皇帝的順利登基,導致興王府雞犬升天,袁宗皋只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而已,基本上所有興王府的人馬,從正五品的長史道從九品的伴讀,皆是在朝廷當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而如今的境況和當時多麽相似!
  當今陛下雖有好幾個皇子,但是只要是仕途中人,甚至是一個有志於仕途的讀書人,都不會不清楚這場鬧了七八年的國本之爭。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宗法制早已經根深蒂固的植入了所有讀書人的骨子裡,可以斷定的是,只要沒有嫡子出生,眼前這位皇長子殿下,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太子人選。

  到時候自己這等隨著他潛邸之時的大臣……

  單是想想,大殿當中的眾人呼吸都粗重了許多,之前他們之所以沒想到這一點,是因為多年來王府官的慣例束縛了他們的思維,還有一點就是國本之爭雖然鬧得轟轟烈烈,但是終究是那些大人物的事情,他們這些底層的人物雖然聽說過,但是從來沒覺得會跟自己扯上關系。

  如今朱常洛將這層窗戶紙捅破之後,他們立刻就反應過來,擺在自己的面前的將是一個多麽大的機遇!
  若是把握好了,何愁不能飛黃騰達?
  當然,還有一部分人心存疑惑,若是朱常洛真的能夠正位東宮的話,如今又怎麽會被趕來南直隸呢?而且先前徐長史對他的態度明顯很不友善啊……

  這些人的心思,朱常洛自然清楚,不過既然要下藥,自然是要下一劑猛藥,他靜靜的看著底下的人議論紛紛,也不阻止,待得稍稍安靜下來之後,才繼續開口道。

  “本王不瞞爾等,此次本王雖就藩平安府,然陛下早有金口玉言,皇長子赴應天府讀書明理,待成年後回京再行大典!”

  朱常洛傲然而立,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神色坦然,就差開口說這麽好的機會擺在面前,你們還不納頭便拜?
  再行大典?行什麽大典?
  對於朝廷來說,能夠稱得上大典的儀式一共只有三個,登基大典自不必說,還有一個是封後大典,因為皇后一旦冊封,意味著后宮穩固,天下有了國母,而若是像萬歷皇帝這樣的,當太子的時候還小,等到登基之後再冊封皇后的。

  那麽象征意義就更大了,因為封後代表著皇帝成人,代表著親政!

  當今陛下也正是從冊立皇后開始,才從李太后和張居正的手中逐漸奪回了權柄!
  而這最後一個,自然是東宮大典了,這個也不用過多解釋,中國向來是最有憂患意識的民族,要知道,如今神宗的皇帝還健朗的很,但是那幫大臣就已經鬧了七八年,吵著要立太子了。

  所謂儲君者,國本也!
  只有儲貳有人,國本才會穩固。

  當今陛下早已經冊立的皇后,而李太后如今安安穩穩的在慈寧宮當中,也就代表著皇后的地位穩固的很,封後大典壓根不用想。

  那麽能夠讓皇帝吐出大典兩個字的,除了東宮大典,還能是什麽?
  望著端坐上位的壽王殿下,底下的一個個官員眼中都閃爍起無比熾熱的光芒……

  ps:下一章九點發~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