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新宋》第一卷_第133章  洞庭之變
  楊么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發生什麽變化,他還是那個堪稱名將的楊么,還是那個洞庭湖的巨寇,還是那個讓無數官軍頭痛欲裂的天柱曜星!

  楊么其實真正的名字是叫做楊太,是龍陽祝家崗一個雇工家中出生的,家中算不得好但也絕對是算不上很差。

  因為他讀過書,雖然僅僅是年幼之時,僅僅是兩年的私塾。

  後來因為宋廷的賦稅越來越重,還有花石綱等事情壓在江南百姓的身上,買到官位的那些人也將自己的眼睛放到了江南的富裕之地。

  他們想要在這裡回本,自然而然的就要面對這些百姓,自然而然的就要將爪子伸過去。

  在這種情況下,楊么就沒有家了,為了糊口,他放棄了私塾進入了商船上傭工糊口,而在見到鍾相之後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進去。

  因為他的確是頗有幾分本事便成為了鍾相麾下的幾個首領之一,而且還是年齡最小的,按照江南的習俗他被人們稱之為“么”。

  楊么便成為了他的名字。

  或許鍾相自己都沒有想到他隨手提拔起來的年輕人會有鼎足天下的本事,成為如今金人宋人乃至劉豫杜充都爭相拉攏的存在。

  當時鍾相肯定也想不到,楊么的欲望和他的本事一樣的大。

  在鍾相死後,楊么斬殺了涉嫌伏殺鍾相的龍陽老鄉夏誠,解決了自己最大的問題,然後將鍾子儀改名鍾子義,成為了新的太子。

  而他也稱自己為大聖天王,這江南開始流傳他乃是天柱曜星下凡轉世,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他身邊聚集了楊欽、楊廣及慈利陳寓信、松滋李合戎、澧陽英宣等數十名首領,幾乎接收了鍾相留下的所有勢力,甚至就連本該被千刀萬剮祭奠鍾相的孔彥舟,如今都改頭換面成為了他身邊人。

  當然,保住孔彥舟的性命不僅僅是當初的約定,更是因為孔彥舟給他帶來的好處。

  什麽好處?
  自然是讓楊么耳目一新的享受了。

  楊么其實在鍾相剛剛去世的時候,還是好生偽裝了一段時間的。

  先是被眾兄弟推為總首領,稱大聖天王,並用以紀年,立鍾相少子鍾子義為太子,封黃誠為軍師、左仆射,楊欽為軍馬太尉。設總寨於寶台山。

  在行事上也是堅決的執行鍾相“等貴賤,均貧富”的政治綱領,並采用“陸耕水戰”、“兵農相兼”的政策,豁免義區錢糧賦稅,發展生產,百姓為之信服。

  如果事情知道了這一步,那麽這件事情也就罷了,江南楊么必然成為下一個方臘,甚至比方臘更加的難纏幾分才是。

  可事情卻慢慢地變了,或者說楊么和鍾子義變了。

  他們在立足不穩的時候,想要享受還是知道顧忌的,知道藏起來自己略微奢華一下,享受一下。

  但就是這種吊著他們胃口的做法讓他們在徹底的站穩腳跟之後變得越發的肆無忌憚。

  鍾相當年提出來的“等貴賤,均貧富”慢慢的真的隻變成了一句簡單的口號。

  之前並非是沒有享受的機會,但楊么在站穩腳跟之後已經不是單純的享受了,甚至連奢靡都不足以形容他的這種情況。

  衣食住行無不窮奢極欲,連睡覺的床都要金玉鑲嵌,而且正所謂飽暖思淫欲,在這種局勢之下,他們很難變成什麽正人君子。

  可楊么慢慢的忘記了,他們是為什麽會聚集在一起。

  真正吸引這些百姓的是“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

  是他們所謂的公平?

  當然不是,百姓又不是傻子,勞累的富和公平的窮,便是傻子也知道應該如何選擇,他們並不害怕不公平在他們的身上出現。

  甚至他們都不明白什麽是不公平,他們只是單純的覺得這世道沒有他們的活路,他們選擇鍾相也好選擇楊么也好。

  並不是因為那虛無縹緲的承諾,而是鍾相當年真的帶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幫助他們活下去了。

  可他們的底子沒有變啊,他們雖然收成不錯,甚至比江南的官府收成還要好,可是這個好可不是能夠讓他們開始奢靡享受的。

  比如現在楊么和鍾子義身上穿著的錦緞。

  那是從巴蜀之地弄來的頂尖兒錦緞,是專門上供給宮中的東西。

  想要得到這麽一身衣服需要的錢財那可不是一般的多,需要楊么拿出大量的輜重糧秣去換錢然後將這東西換過來。

  而且一匹上好的錦緞,最後只能做出來這麽一身的衣裳。

  由此可見這有多麽的奢華。

  還有那“一曲清歌一束綾”,吃飯喝酒必須配上那歌姬在面前為他們歌頌,僅僅是歌頌還不夠,如何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奢靡,自己的豪放?
  賞賜啊!
  在大量跟隨楊么的百姓都勉強果腹甚至只是有飯吃餓不死的狀態之下,他竟然會因為一名歌姬為他唱了一曲而賞賜給她一匹綾。

  這可是綾而不是單純的布,綾光滑柔軟,質地輕薄,要比如今百姓身上穿著的布好上不知道多少。

  那是屬於貴人才有的東西。

  除了衣食住行之外,楊么在自己的府邸上大興土木,在孔彥舟的慫恿之下,楊么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府邸會中的土木乃是用來建造戰船和營寨的。

  倒不是楊么如何愚蠢被人糊弄,在這方面深得童貫指點的孔彥舟那可是相當的強悍,這大宋的皇帝你可以說他昏聵。

  但是你不能說他蠢。

  能夠將這麽一群聰明人忽悠得心甘情願的去做那昏君,就算是孔彥舟只有童貫十之一二的本事,也足夠應付楊么這種沒見過世面的家夥了。

  在這種情況下,慢慢的別說那些跟隨楊么的百姓和普通士卒了,便是諸如他麾下的將校都心中不喜。

  而奢靡往往伴隨著暴躁,酒色伴隨著殺戮,孔彥舟已經開始在說服楊么了。

  “大聖天王乃是上天星宿,乃是天下名將,莫要說江南之地,便是天下也沒有幾人能夠與天王抗衡,天王享受些許只不過是為了能夠更好的帶著江南百姓成就霸業。

  只可惜這終歸是有些人不明白天王的心意,想著和天王作對不說,還要向那宋廷相仿,想要分天王的權利這如何能行。

  對於這等人,我等唯一一個辦法,殺!”

  孔彥舟的話說到了楊么的心坎裡,一個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一個才華出眾被天下認可的年輕人,他如何不想著去問鼎天下,言出法隨,無人敢觸其鋒芒?
  所以,他殺了!
  楊么並不明白什麽叫做濫施兵威,他只知道當初鍾相焚燒官衙廟宇,斬殺貪官汙吏,甚至擊殺僧侶將其財帛取出換來民心軍資,他覺得自己也要如此。

  他需要用這些人的鮮血立威,他需要將這些人全都殺了證明自己的實力!

  荊門知軍事吳日方,是這江南之地難得的良善之官,庇護一方百姓,未曾貪贓枉法,未曾為亂一方。

  在楊么的攻打之下堅守數日,破城之時楊么不顧勸阻將其滿門殺盡。

  只可惜那吳日方的妻子身懷六甲,即將分娩在孔彥舟的作用之下直接剖腹將嬰兒挖出,甚至那母親還未徹底死絕,就如此當著其面扔入了鍋中。

  江南著名僧人武陵文殊心道祥師在混亂奢靡的江南是這最著名的苦行僧,他一生堅守本心不敢有絲毫的奢靡享受。

  為百姓看病治醫,為逝者超度安息,在孔彥舟的指揮之下被剝皮抽筋,剜眼剁舌,吊死於城牆之上。

  名士袁顯在江南教書育人數十年,被其砍成肉泥,其一家老小無一生還全數殺盡。

  所過之處孔彥舟甚至慫恿士卒燒殺劫掠四處屠殺,不分老幼。

  楊么殺了多少貪官汙吏,這已經是數不清了,可是同樣這一次他們一旦放開了手腳他們有多少誤傷那更是數不清了。

  而這跟隨著楊么的諸多將校麾下又有多少人被這些誤殺之人教導過,恩惠過。

  不說其他,其軍師黃誠當年若非是袁顯為其啟蒙救助,莫要說識文斷字,便是活下去他都困難。

  這江南的確是有無數對百姓極為不好的貪官汙吏,這是鍾相之所以能夠成功的原因。

  但是換而言之,這江南若只是這些人的話,那麽哪裡還需要等到方臘鍾相出現才會如此大亂?
  而孔彥舟最後為他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慫恿楊么不辨是非,徹底毀掉他的根基和民心軍心。

  “諸位,我等從今日開始會強攻各處洞庭湖各處水寨,而你們的作用只有一個,勸楊么麾下眾將投降!”

  中軍大帳之中,嶽飛一聲令下給了第一批即將出發的大宋官員第一個要命的任務,勸降!
  而這一下子不知道多少人牙花子刺啦疼。

  “這都是什麽事兒,我等什麽都不知道,這大戰還沒開始,竟然要勸降,如何勸降,怎麽勸降!”

  一名官吏從中軍大帳之中走出來之後就忍不住和身邊之人抱怨起來,身邊許多官吏也是同樣的應和。

  此時一名年輕的官吏突然一聲冷笑。

  “如今楊么根基已斷,軍民離心,如此勸降安能不成!”

  “黃縱,你莫要胡吹大氣!”剛剛抱怨的臣子忍不住冷笑起來,“莫要以為你是個進士出身就看不起我等老成之言,你可知道你要去勸降的那楊欽是何人?
  那是楊么心腹大將,軍馬太尉,悍勇無匹,小心被沉江喂魚!”

  “爾等鼠輩,拭目以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