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新宋》第一卷_第134章  勸降之策
  黃縱乃是這一次被趙桓帶到了江南的官員之一,甚至趙桓都不知道這個人的存在。

  他是新科進士之一,補從事郎,尚且還未有真正的官職和職權,可以說是一個實打實的官場新人。

  相比較於那些老臣們的“妥當”和隱忍,黃縱作為新科進士,他可以說從上到下都透露出來了蓬勃的朝氣。

  甚至於他都早就已經準備好了一封兵論準備上書朝廷,從而讓朝廷看重,將他調入軍中。

  相比較於其他文臣對於軍中的唯恐避之不及,黃縱是個另類,他向往軍中,甚至想要進入軍中之後能夠大展拳腳。

  他有這個心,也有這個本事。

  在嶽飛和趙桓提出來要勸降眾多洞庭湖義軍將領的時候,絕大部分人都是唉聲歎氣,甚至已經在想辦法怎麽拒絕或者乾脆逃亡糊弄事情。

  只有黃縱覺得這件事情簡直就是妙計!
  莫要看那楊么動輒就說自己乃是大楚的大聖天王,還弄出來了一個什麽太子,還封賞了官職。

  但說到底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們壓根就是一個聯盟,只不過楊么太耀眼了所以讓人們將這件事情掩蓋過去了而已。

  不說其他,除了那軍師黃誠之外,其麾下的主力大將楊欽乃是當年的洞庭湖水匪,楊廣是跟隨鍾相的老人,算是降服鍾相並不算是楊么麾下。

  至於那慈利陳寓信、松滋李合戎、澧陽英宣這些人更不用多說,都是當地豪強。

  只不過他們有這份兒野心,卻又沒有這份兒能力,所以才聚集在一起,在鍾相的身邊,在楊么的麾下報團取暖。

  若是之前鍾相還在,這所謂的大楚上下一心,軍士赴死,那自然是不用多說的。

  可如今楊么肆意妄為,鬧得身邊人都開始出現意見了,這個時候這種情況的問題也就出現了,他們連家眷都在自己的身邊,更是各自結營,各自駐守一方。

  這代表著若是他們真的有點什麽想法,楊么便是想要快速的解決,他都很是困難,而這就是嶽飛敢於說出要不戰而屈人之兵,勸降洞庭的原因。

  不是沒人知道楊么不降,甚至面對他們的朝廷和金人的朝廷乃至劉豫杜充的使者,他都直接刀子進去屍體下去。

  可這一次嶽飛對準的不是楊么這個死硬分子,這一次他面對的是楊么麾下的諸多將校。

  黃縱知道,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
  而嶽飛和趙桓看著那逐漸離開,各自聚集的朝中命官臉上都露出來了各自的笑容。

  勸降楊么麾下的眾多將校自然是要勸降的,但是指望他們.那除了壞事之外別無選擇。

  可趙桓為何敢於這般做而不擔心他們給自己惹出來什麽大麻煩。

  說到底是因為他不害怕這些人會給他壞事,他感受這些人會直接分成如下幾個流派。

  其一,托病,抱恙,突然受傷,實在不行就中了降頭,反正是死活不肯去,寧可被斥責,被嘲諷也要保住性命的。

  這種人可用麽?

  可用!

  他們雖然膽小懦弱,可這群人卻也是明白道理,能夠看出來這一次是機會也是危機,這些人明白這朝堂上最基本的一個道理。

  挨打要立正,挨罵要閉嘴,或許能力不足,但可以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做些事情,只要在上面給他們懸上一把刀子,這些人就會明白什麽叫做輕重緩急。

  而且他們不會和這把刀子死戰到底,這是中庸。

  其二,真的出去,也真的不去的。

  他們會以各種辦法和理由將自己偽裝成大宋的良臣忠臣,然後在外出之後找到理由回來表明自己的功勳卓越。

  將自己未曾成功的原因扣在那洞庭賊寇的頭上,告訴趙桓,這洞庭湖亂匪完全沒有任何勸降的必要。

  他們就是一群賊寇,該千刀萬剮的賊寇!
  這種人不可用,甚至他們將會成為趙桓首先清除的對象。

  因為他們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會撬動自己的這顆小腦袋踩著別人上位,盛世他們內鬥,亂世那就是禍國殃民了。

  這種人,該殺!

  其三,就是那些真的去勸降的了,甚至會主動挑選自己的目標,比如黃縱。

  這種人將會是日後的朝中骨乾,不說其他,這種人不但有第一種人的眼光,能夠看出來這是一場危機與機遇並存的選擇,更是有著第一種人沒有的膽略。

  他們敢於拚命,敢於去冒險,然後敢於在這種時候做出自己的選擇。

  甚至於趙桓並不在乎這些人能不能成,他們有這個眼光就說明了他們的天賦足夠,有這個膽略就說明了他們的本事足夠。

  最後若是不成,只能說還不到時候,這無須擔心,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和機會,他們自然能夠成為自己想要的那種人。

  而如今的這個世道,最不缺的就是這個時間,這個機會。

  當然,其實還有最後一種人。

  那就是趙桓如今身邊站著的老臣,張浚及其所代表的這一批人。

  他們看得出來趙桓這麽做的目的,但是他們知道自己不善於此道,相反他們有更加善於的地方。

  比如為軍中出謀劃策,比如為趙桓查漏補缺,跳出來這個圈子,進入了新的境界之中。

  這最著名的就是日後名臣張浚,他是政和八年的進士,張浚正經兒八百的登進士第,在朝中歷樞密院編修官、侍禦史等職。

  在歷史上也是頗有賢名,其中最大的戰績就是經營川陝,雖於富平之戰中大敗,但他訓練新兵,任用劉子羽、趙開、吳玠等人,也使江淮也賴以安寧。

  之後雖然也有小勝,但是這個扯淡的性子總是和底下的將領鬧的十分僵硬,最終導致大敗。

  所以對於這種人他並不適合軍旅之中,他可以經營地方,也可以任用於朝堂。

  不過張俊最讓趙桓滿意的是,他很佩服嶽飛,總感覺嶽飛這種人簡直就是天下最好的將領,動輒就是朝著嶽飛來一句,“嶽將軍真乃天人!“

  搞得嶽飛現在盡可能的離他遠遠的,總感覺這廝的眼神很詭異。

  而張浚的身邊也有著一批年輕官吏,也都是說得過去的青年才俊,他們各有手段,有善於軍略的,有善於治政的。

  這些人整體來說,有眼光有膽略有能力,還知道自己需要什麽,這些人趙桓還是會重用的。

  包括這位爭議頗大的張浚,只要不把他送到戰場上,這就是個好臣子。

  如今局勢已經鋪開,在孔彥舟之後,第二個針對楊么的內奸已經被嶽飛放了進去。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南征北戰,年不過二十五的嶽飛也因功除清遠軍節度使、荊湖北路荊、襄、潭州製置使,成為了大宋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建節者。

  單說這一點,趙桓也要說歷史上的趙構前期對嶽飛是真得好,因為歷史上嶽飛就是最年輕的邊疆重將建節者。

  只不過趙構前期對嶽飛有多好,後期就坑的他有多慘,趙桓覺得自己是不會這個樣子的。

  其麾下部將楊華如今已經在初次交戰之中不慎被敵所“擒”,率先投降之後立刻將嶽飛的諸多布置告知了楊么,讓其分兵立寨抵擋嶽飛的進攻。

  之後嶽飛大軍緩緩前進,對洞庭湖施壓的同時,更是親自潛伏進入了洞庭湖中,直接找到了楊么的大將之一黃佐。

  黃佐和楊欽黃誠一樣,都是楊么的主力大將之一,麾下兵馬數萬之眾,更是有著不少水軍精銳,當年跟在鍾相身邊就是一員文武雙全之人。

  出身貧寒靠著天賦一點點打出來的存在。

  如今這洞庭湖的局面如此,黃佐的心裡也不是個滋味,但官軍到來,他又不能說出舍棄洞庭湖這麽多百姓的話來。

  最後只能陷入糾結之中,直到他見到了那個自稱是他朋友的人,這個局面終於開始了改變。

  “你自稱是某家朋友前來拜見,可某家卻是確信未曾見過你,不知道閣下到底是何人,又是為了何人而來此處?”

  黃佐有謀劃,他聽到有人求見的時候就已經是明白了過來,當他確定了此人真的不是自己朋友之後那就更加的不必多說了。

  直接將話說的明白了。

  看著周圍那已經隱隱將手放在了刀柄上的士卒,嶽飛並沒有多麽著急,他只是淡然躬身,然後輕聲說了起來。

  “某家乃是除清遠軍節度使、荊湖北路荊、襄、潭州製置使嶽飛麾下一說客爾,今日前來就只為了一件事情罷了。

  想請黃將軍為大義而莫要顧念小名!”

  “哈!”黃佐忍不住嗤笑了一聲,“你是想要讓某家投降?你們打不下洞庭湖,你們就開始做這種白日夢了不成?”

  “我等無需再攻打洞庭湖了。”隱姓埋名的嶽飛一臉的笑容,絲毫沒有任何氣惱之色,“如今洞庭湖被楊么弄得烏煙瘴氣,這等局面我等只需要將其圍困。

  然後放松對其的壓力,讓其繼續為禍就是。

  等你們洞庭湖的百姓自己活不下去了,楊么就會對自己人開始下死手,揮舞屠刀了。

  到時候我等順勢收復,何樂而不為?”

  “.既然如此,你來此處做什麽!”

  “官家和我家將軍都不忍心看著鍾相努力一生的局面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笑話,若非可憐這江南之民和那鍾相之心。

  你真以為某家願意來這裡不成!”

  一聲大吼,黃佐開始變得沉默了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