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所遇星辰,皆是你》無法滲透
  我覺得這時間無法滲透的就是感情,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偏偏最迷人的最危險,偏偏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為喜歡的付出代價去成就宿命。這一生,我們都在追尋,除了追尋,偶爾也停下來。停下來看看路邊的野菊,看看夜空中最亮的星,可是它們沒有幾分像從前。或是它們沉澱了歲月,亦或是時間讓它們變得更加精彩。我們曾為了原本不可抵達的遠方付出了所有的青春。別人回憶我們故事的時候,臉上雲淡風輕,可他們是否想到自己的年少。或是瘋狂,或是不堪。

  李先生的童年比我慘吧!他沒有享受過多的父愛與母愛,大概也是留守兒童的原因吧!他提起自己小學假期的時候,一個人從西南坐火車到東南去找父母過暑假。一個人,沒有行李,沒有依靠。有的只是一雙腳,一列火車,一個個位數的年紀的小孩形單影隻地坐在座位上。可能因為有所期待才敢踏上這列火車吧。後來我問李奕文先生:“上車的時候不怕嗎?你不怕被人販子拐走嗎?你爺爺奶奶就放心你出門了?”一連串的問題充斥在他的耳邊,因為這是在是太讓我費解了。

  李奕文說:“當時也是怕的吧,只是想到目的地是想要見到的人,就不怕了吧。是喜歡才讓我變得如此大膽的,改變我的是愛啊!”說完意味深長地看著我。他真是給我上了好多好多課。是呀,誰說不是呢?如果是為了見想見的人,那我一定是用跑的。無論前方多少荊棘,無論我有多狼狽,誰在意呢?

  後來我給李先生說起我和家人的故事,全都埋藏在回憶裡讓我搜出來。那時候好小好小,每天都做著糖果味兒的夢,並沒有每天都有糖果。小時候,奶奶最疼我。按理說奶奶這一代的人的思想都是被重男輕女腐蝕過的。好在,那時候和奶奶感情最好,爸爸媽媽對我很嚴格。記得有一次做噩夢,夢裡媽媽在打我,我想要逃卻怎麽也逃不掉。我只能哭,眼淚直逼眼角。後來醒過來的時候,奶奶在用藥水揉著我的腳心。奶奶關心地問我:“怎麽了?是不是哪兒疼?”

  我第一句話就是:“媽媽在哪兒?她沒有打我吧?我夢見媽媽用棍子抽我。”其實我的童年也沒有這個慘吧,只知道和奶奶親。放學在家,奶奶走到哪兒把我帶到哪兒,偷偷給我零花錢。除了沒法給我輔導作業外,奶奶簡直是我的神。

  奶奶走的那天,我才意識到這樣一個人是真的永遠從我身邊失去了,離開了,再也不會來到我的身邊。可能未來會有一個人代替奶奶愛我吧。那時候總是很天真,別人家的爺爺奶奶年紀大了,相繼去世。我的爺爺奶奶都還健在,我以為的是他們會永遠陪在我身邊,陪著我長大,看著我穿上潔白的婚紗,手裡牽著的是那個可以給我溫暖的男人。

  後來奶奶離開以後我沒有過得很慘,只是很想她很想她。覺得很遺憾,我長大的速度終究是沒有趕上他們老去的步伐。父母給我的愛總是很嚴格,嚴格到讓我叛逆,讓我反感,讓我想要逃離。表達感情的方式有千萬種,他們的表達可能是我無法接受的其中一種吧!

  後來看了一部劇《都挺好》。舊船票終究是能上船的,有風的海灣也還是可以停泊的,滿載一船的孤獨終是有地方安放的。只是可惜了我們惺惺相惜的歲月,明明諸般美好,可偏偏還是以主人公的爛尾收場。後來哭得一塌糊塗,隻好拿起酒杯,敬往事,敬那些不被理解的歲月。再後來,無論多辛酸的經歷,杯酒下喉,也都成了自己口中侃侃而談的別人的故事。當然了,不是原諒,不是釋懷,而是不想再被打擾。每一個被深深傷害之後又不再追究的人心裡大抵都是:我沒有原諒任何人,我只是放過自己了!
  我將《都挺好》這部劇追完了。想必很多人對這部劇都耳熟能詳了,什麽騰訊,微博熱搜都能見著它的身影。整部劇圍繞一個小家庭展開,以母親溺愛兒子為線索,家庭矛盾層層遞進。這個微型社會離我們很近,重男輕女的思想非常荼靡,嚴重。這部劇由一個小家庭的矛盾映射了大社會存在的問題。

  劇中的主人公蘇明玉,可以說是苦難裡熬出來的女強人。從小到大,沒有享受過一天小公主的快樂時光。蘇明玉中考的時候需要買一本練習冊,因為全班都有,她不能沒有。當她伸手問母親要錢的時候,母親卻說沒錢。明玉二哥明成回來問母親要兩千塊錢出去遊玩,母親二話沒說就將錢給了兒子。不得不說明成搶佔了明玉在家的先機而不自知,但是明成絲毫不會感覺到愧疚,他把這一切都當成了自己應該得到的。

  蘇家大兒子蘇明哲考上了斯坦福大學卻沒有拿到全額獎學金,那就意味著每年要花十幾萬,於是他在飯桌上置氣說不讀了。然而他就是抓住母親不會不讓他繼續念書的心理。後來母親將明玉的屋子賣了供明哲上學,明哲也是踩著明玉的前途一步一步前進的,然而這條路他走得理所當然,走得毫無愧疚感。

  明玉當時跟大哥說:你是我們家的驕傲,你去斯坦福等我,我也要考清華大學,去斯坦福找你。那時候的明玉,一臉天真的孩子樣,然而她卻不知道這個家為了供大哥明哲上學已經窮困潦倒得不成樣子。後來母親托人給明玉找了個師范大學,明玉無能為力去反抗。後來上了大學一年級就再沒問家裡要過一分錢,因為母親害了她,不然她會擁有一個美好的大學,這樣的家不回也罷。何嘗不是呢?這個年紀的女孩子還有跟父母撒嬌的吧!明玉被現實逼迫得不堪,被殘酷的局面逼著長大了。

  後來兼職的時候碰見影響她這一生的貴人——眾誠老板,明玉的恩師,一直將明玉作為親生女兒對待,還好明玉也沒有辜負師傅的精心栽培。後來步入職場由一個小小的銷售一路高升到集團經理。這一路走來,沒人知道她有多辛苦,多無助。可每次無助的時候除了努力工作,還是努力工作。她一個人,她沒有家,有的只是幾幢拚搏來的空蕩蕩的房子,沒有溫度,沒有氣息。一個人的生活總是漫無目的的,渴望親情,卻不敢觸碰,因為心裡防線無法突破,無法打開。她害怕受傷害,所以後來的一次次變故,明玉都是冷著性子,能用錢解決的事情絕對不會流露私人的情感。她把自己包裝得很好,冷血,殘酷無情……

  大哥丟了工作,明玉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一個電話就給解決了。明成為了妻子丟工作的事情對明玉大打出手,明玉選擇起訴,後來一大家子人來求明玉放過明成,卻沒人關心明玉的傷勢到底怎麽樣。後來,明玉還是放過了蘇明成,其實她不是選擇原諒,她只是不想每天都被這些煩心事所困擾,畢竟生活還得繼續。明玉步入社會一直以強勢的姿態出現,其實她不是想贏,她只是不想輸,當然也不願意被見不得她好的人踩在頭頂。

  這部劇最惹人討厭的還是倪大紅老師飾演的蘇大強,一個特別作的老頭。大半輩子被妻子約束著。後來妻子去世後,他便開始了逼迫兒女的一生,從來都是照顧自己的情緒,稍有不如意便鬧離家出走,或是耍酒瘋要自殺。兒女百般遷就,就在一家人的關系都開始緩和以後,蘇大強卻被診出患有阿爾茲海默症。是啊,只有這樣,故事就該接近尾聲了!

  故事結局是蘇大強看著案台上的幾百塊錢,揣兜出門了。一個失憶的人誰能想到他去哪兒呢?他拿著錢去了書店,買了本練習冊。父親是不是還記得十多年前欠明玉的練習冊如今終於有錢買了,可是父親是個失憶的老人了!明玉找了滿大街,後來發現父親的時候就衝父親嚷嚷,一個病人不該亂跑,不該讓家人著急,丟了怎麽辦?可是父親已經不認識明玉了,他隻記得明玉需要這本練習冊,記得明玉還要靠這本練習冊考重點高中呢……

  父親不記得了,他最終還是忘了明玉。後來這部劇在新年的煙火聲中接近了尾聲。到了這個時候,我覺得編劇主要還是想讓明玉放過自己吧,因為她真的受了太多委屈了。《都挺好》真的‘都挺好’嗎?或許吧,我以為的都挺好應該也是如此,大悲大喜,無關結局。因為生活是一直向前的,向前走就對了,無論生活有多麽對不起我,多麽苛待我,我還是不能停下呀,因為我擁有過,那便是萬幸了。歲月這場洪荒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無論最終是恩賜,還是浩劫,勇敢一點就對了。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而我們嘗試著去努力地生活,從來沒有要與這個不公的世俗格格不入。總有一天,我們想要的都會來到我們身邊的,只要不停下一直追尋著的腳步,歲月不會虧待任何一個努力的人。不管未來的路有多麽艱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有那麽一天,端著一杯咖啡坐在灑滿陽光的露台。呼吸著溫暖的空氣,身邊還有親人的嘮叨,起身頂兩句嘴。然後上揚嘴角,然後小聲說一句:“都挺好!”

  後來我跟李奕文說:“如果有一天我也活成了蘇明玉這樣的人,我大概也會恨我自己言不由衷吧。無論發生什麽,總歸我的爸爸媽媽總是在以他們的方式對我表達愛吧,可能很大一部分的愛意我也沒有發掘,但我會一直愛著他們。因為生下我,撫養我已經很不容易了,剩下的我自己去爭取吧!”

  李先生說:“別怕,安嘉墨,你沒有得到的,未來我彌補給你。”

  後來看著他滿臉寵溺的的看向我,我們都是十字開頭的年紀呀!誰也沒有能力給予對方想要的一切,歲月無法滲透的我們留給未來吧……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