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242章 永歷十七年的財政預算
  第242章 永歷十七年的財政預算
  在南明所控制的廣東、江南等地,繁榮之相已經越發明顯。由於南明政權一系列刺激經濟和松綁及引導工商業的舉動,加之土地改革和配套的農業改革,讓南明取得了前明末期不可想象的經濟成功。而這一切,不過只是白明修調教了一年的成果。

  永歷十七年五月份,戰爭也已經平息,理政院財政部做了一次財政收入的報告,白明修拿到之後也頗為驚奇。從永歷十六年至永歷十七年年中,自白明修踏上廣州府開始,南明的財政總收入高達兩千七百萬明兩。

  這個數字看上去似乎並不是多麽龐大,但是考慮到白明修大幅度地減免了各地的田賦,而且他控制這些地區很多都只有一年甚至一年不到的時間,就非常令人震驚了。

  前明滅亡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就是財政困境,前明的財政收入大體是在2000萬兩每年,高峰是在1602年,收入了2295.3萬兩。

  也就是說,白明修以南方幾個省的地盤,甚至很多地方根本都不征收田賦的情況下,一年稍微多一點的時間內收入了2700萬兩。而且普通老百姓甚至基本上沒有感受到相比前明和滿清統治時的那種負擔。

  當然,白明修手裡有一個澳洲,這畢竟是一個非常近代化的經濟體,但澳洲經濟是不平衡而畸形的,有生產力而缺乏流通。

  “我們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現在是關稅、工商營業稅、所得稅,以及國有企業的利潤。除此之外,查沒的滿清和漢奸、敵對勢力的資產,因為涉及大量不動產和非現資產,並未計算在我們的財政收入之內。”唐北廬向白明修解釋道。

  白明修點點頭,對於這大筆的資金,還是感覺神奇。其實他壓根就不是個缺銀子的主。他查抄了八旗在南方的家產,外加江南各種漢奸惡紳,光是先進就抄出來三千多萬兩,不容易變現的資產更多。

  更絕的是,白明修多次跟李定國和其他前大西軍人士進行確認,組建了一支探寶隊,最終在岷江找到了“江口沉銀”原址,發掘出了大量金銀財寶。

  不過這些東西比起系統的手筆,還是小了不少。在緬甸的時候,系統就獎勵了白明修一百萬兩黃金,這可就是五十噸黃金,白明修花掉了一部分,一部分就作為黃金儲備了。後來白明修又陸續得到了不少系統的黃金,現在甚至白明修可以用金手指幣在系統兌換列表中兌換黃金,乃至現在他現在手裡握著三百多萬兩黃金。

  錢這個東西,白明修真的不缺。但奈何整個大明花錢的地方也實在太多了。

  “我們下一財年的預算,總額是三千萬兩,雖然有赤字,但是我們國庫的盈余非常充足,從某種角度來說,也不能叫赤字。其中,理政院負擔軍費一千二百萬兩,佔據財政總支出的百分之四十,第二大支出為教育支出,為一千萬兩,行政費用是八百萬兩,我們還有基建經費一百多萬兩。”

  白明修歎了口氣,說道:“三千萬兩的預算,不夠花啊。”

  他現在還是一個封建農業國的底子但是有著先進工業國,乃至GC主義強國的心。軍費方面,別看一千兩百萬兩似乎很多了,但是白明修這邊可是養著二十萬陸軍和一支數十艘主力艦的海軍,一千二百萬兩也就是付付軍餉和日常行政和後勤費用,真正的軍械采購、打仗的經費,錢是走的另一個渠道,名義上是“大明軍事發展專項基金”,實際上走的是白明修的系統個人小金庫,白明修已經前後花了三千萬兩,並預計明年再投入一千萬兩在這個專項基金中。

  再窮不能窮教育,幾乎是任何中國人的共識,更何況現階段的大明要脫胎換骨,教育必須跟得上。白明修在鋪展開地方政府之後,接下來就是要搞轟轟烈烈的普及教育和義務教育了,各地都要建立中小學,主要城市建立大學。畢竟知識改變命運,改變的不僅僅是個人命運,更是改變國家命運。

  一千萬兩,要在南方十三個省和一直轄市建立大中小學、招募老師,印製教材,甚至補貼學生,都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於是白明修的歪主意很自然地打在了土豪們的身上,他問:“地方讚助辦學的事情搞的怎麽樣了?”

  唐北廬回答道:“基本上有一個章程了,現在的舉措是各地興辦‘助學基金’,資助本鄉本土的學校,那些捐錢多的,給他們冠名學校的權利。不過這可能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獲得的資源更多,從而造成地區不平衡和不公平的現象。”

  白明修搖頭,說道:“現在不是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先解決有無問題,培養出第一代的種子學子,我們不是還有財政支付轉移的手段麽,不是還有強製支教的措施嗎,總之調節的手段還是有的。”

  白明修又道:“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基建投入有點太低了啊。”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殿下。我們的收入就是這麽多,可是投入的地方卻還有很多,我們已經把開辦國有企業的主要責任轉移到了省、府以及的政府去做了,理政院中央則沒有多少錢做這些了。至於基建方面,理政院經發會、財政部、交通部、工部聯合研擬了方案,我們會采取兩個手段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一是發行基建類相關的債券和國債;二是引入民間資本,采取資本投入、官方背書、專業運營、到期退出的形式;三就比較簡單了,我們向商業銀行直接貸款。”

  白明修倒是很確信這三個手段都是非常不錯的手段,但是發行國家和基建債券都有多大的購買熱情值得懷疑,要是強行要挾民間資本購買,是幫人賺錢還丟份兒,至於長期的民間投資,估計也會是半要挾的性質。走商業銀行貸款的路數,倒是簡單,不過現在大明的主要三家商業銀行的資本量其實也沒有多雄厚。

  白明修觀察了一下唐北廬的表情,心中暗罵:“這家夥,是明知道我有錢,想從我這裡搞錢嗎?”

   求推薦票和月票啦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