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555章 試金石
  第555章 試金石

  皇帝陛下呆在孟加拉,要親自指揮一場戰爭,徹底拿下整個南亞次大陸,這個消息傳回京師之後,立即就引起了理政院的大地震。

  不僅僅是內閣以及兵部的人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到處活動和工作,確定情勢,其他的部會也沒有好到哪兒去,比如交通部要協調運力調配,比如貿易部要權衡戰爭給印度洋貿易帶來的影響等等。

  尤其對於新任兵部尚書的侯曉群上將,壓力更是巨大。本來軍隊之中資歷比他老,戰功比他顯赫的人還在,但是都不適合就任兵部尚書的職位,所以侯曉群才擔任了這個大明最重要的部會的尚書。

  原本整個並不都在緊鑼密鼓地在準備接下來歐洲戰爭的動員性工作,結果光複皇帝陛下橫插一腳,通知兵部,麻利地將國內一個集團軍派過來,然後連剛剛分家出來的孟加拉宣慰司的藩軍,也要從10萬兵力,一口氣翻到50萬兵力。

  這一切都不怎麽科學,讓大家都很無所適從。

  “好好地,都沒有說過要打印度,明明都考慮歐洲那邊的兵力投送的問題了,結果倒好,先派這麽多人去印度。”侯曉群慨歎一聲,休息室裡坐著的基本上都是光複戰爭中隨同皇帝陛下戰鬥的一些老將領了,很多人那個時候二十多歲,現在四五十歲,正是一個將領的黃金之年。

  算是鐵鐵站邊白明修的悍將商仲和大笑道:“管那些許多幹什麽,陛下有命,我們衝鋒陷陣,本就是軍伍之人的本分了,而且想來孟緬分家,就已經考慮了要進一步整合次大陸進入我大明的戰略版圖之中。”

  已經留了絡腮胡子的高寧,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歐洲大戰,雖然是迫在眉睫,但可能我大明還需一段時間才能深入進去。畢竟我大明已多年沒有組織比較大規模的戰役活動,陛下也可能希望讓印度作為我大明軍隊的一塊試金石,嘗試一些東西,查缺補漏,而之後用在歐洲上面的時候,更為順手。”

  侯曉群倒是也得到了一些思路,“通過看孟加拉宣慰司那邊加大組織動員,來看我們本土這邊加大動員嗎?不過從時間上來說,恐怕印度這邊剛收了,歐洲又要打了。”

  商仲和是非常開心:“最好如此,歇了這麽些年了,感覺大明是白養了我老商這個武夫,現在也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高寧倒是又轉向了蘇叔桓問道:“蘇帥,您有什麽想法?”

  蘇叔桓在大明軍隊中地位崇高,畢竟在光複戰爭中,蘇叔桓帶領著大軍團轉戰南北,收復了近半大明的土地,後來又一路將大明的疆界推到了伏爾加河流域,民間甚至以大明霍去病這樣的美名稱呼他。當然,實際上霍去病的功績,是遠比不上蘇叔桓的。

  整個大明的軍隊體系中,上將就是軍銜的盡頭了,上面倒是還有榮銜,也就是元帥。大明前後隻封了兩個元帥,一個就是晉王李定國,另一個便是蘇叔桓了。就連瀛王鄭成功也並未有元帥這樣的榮銜,當然他算是自領一國,什麽榮譽都沒有必要再多加給他了。

  蘇叔桓這二十年來不算蟄伏,算是密切地參與到大明的軍隊建設中來。他協助各大集團軍的組建,並在不斷地探索著軍兵種的聯合作戰之路,還在大明打造了三個實戰化演習基地。

  蘇叔桓後來一直擔任著參謀總部的參謀總長,盡管外界對於軍隊的認知在衰減,但是蘇叔桓卻不斷地在位大明陸軍做貢獻。

  “破印度諸邦,小事而已,打贏自然的,但陛下想要看到的,不是打贏這麽簡單,陛下希望看到時隔這麽多年,我們兵部、大明三軍做事仍舊非常可靠,組織調度能力精湛。選調一個集團軍前往印度,可能就是我們一拍腦袋的事情,但是真的操作它成功,其中複雜,各位一清二楚。我們大明已經很多年沒有這種規模的兵力調度了。再者,另一件事孟加拉這次要擴充藩軍五倍,雖然就我的觀點來看,是完全沒有這種必要的,但是陛下既然這麽做了,肯定是有其中深意,可能也是對我們大明體制的一種測試。孟加拉能做了,本土自然能做,我們再面對更嚴重的危機的時候,應對起來也會相對從容。”

  侯曉群讚道:“不愧是蘇帥,想得就是比我們這些人要透徹。”

  蘇叔桓道:“這一次打仗,是拉過去立即就要上戰場的。而且敵人莫臥兒、馬拉塔、邁索爾這些印度番邦,實力與多年前也不同了,我看過錦衣衛對莫臥兒精銳的評估,認為我們的藩軍如果正面戰場一對一打他們,勝算也就是五五開。所以,我們大明陸軍一拉過去,就要打仗,有可能還是硬仗。準備一定要完全,而且我的建議是,不要臨時編組一個集團軍去,而用整建制,戰力完整的集團軍去打這一仗。”

  蘇叔桓又對高寧道:“高將軍,我知道你和你的團隊都在做有關類似的預案,並且花了三年的時間進行了多番運營和驗證,現在就是你的預案發光發熱的最好時機了。”

  高寧點點頭:“高寧必然不負眾望。”

  其實整體的做事工作流程,都是早期在光複戰爭時期就奠定下來的。白明修是一個特別熱衷於做計劃和搞執行的這麽一個人,所以一件事情的不同面向、多個流程,他是一定要掰開了揉碎了,然後計劃到位。到真的遇到需要執行計劃的一天,便把早做好的任務一條條安排下去,讓不同的人去做。

  以大規模海外兵力投射這件事來說,大明就設置了完整的流程預案,包括如何征調船舶,動用哪一些戰略儲備的軍糧和彈藥,各個環節有哪些關鍵步驟和哪些負責人,都列得清清楚楚。

  高寧當初搞了這一套,就是等今天能夠派上用場,而他對於這場即將爆發的次大陸大戰,也充滿了濃厚的個人興趣。

  他需要一個舞台,去展現自己的抱負。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