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541章 關於歐洲的會議(下)
  第541章 關於歐洲的會議(下)
  白明修非常嚴肅地詢問張煌言道:“內閣因此有什麽主意呢?對普魯士公國進行警告,進行外交施壓?”

  兵部尚書侯曉群則搖頭道:“恐怕是不成的,雖然大明的國力在不斷地增強,但是歐洲各國的實力增長也比較顯著,我們好久都沒有進行過虛言恫嚇這樣的活動了,而且部署在直布羅陀和摩洛哥的兵力,並不能讓歐洲人太過擔心。我們最好用的手段還是海軍的封鎖,不過管不到大陸上什麽事情。普魯士這一次統一北德意志的決心還是很大的。即便意味著我們短時間的封鎖,但只要我們不派遣部隊進入陸地上,那麽普魯士仍舊可以慢慢消化自己的所得。”

  工業部尚書宋崇道:“普魯士的一大主要貿易其實是針對德意志邦國,尤其是奧地利的,奧地利這些年來與西清對峙,從普魯士進口了大量的工業品,甚至包括武器裝備,所以普魯士從奧地利那裡獲得了大量的資金。而海上貿易的利益,實際上是主要被我們和荷蘭人壟斷的,普魯士人本來也賺得不多。”

  白明修歎口氣,說道:“鬧了半天,咱們這大明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居然還會被其他國家不鳥,這混得也太差了吧。”

  張煌言笑道:“該做的動作我們還是要做的,但是有幾分成效並不好說。我們也只是在這裡做好最壞的打算,歐洲局勢會演變成我們不願意看到的樣子。”

  白明修稍稍沉吟了一會兒,道:“其實也不是一個完全不願意看到的場景,因為當時我們縱放滿清余孽遷徙,就是為了給歐洲人找麻煩的。這些年來,西清乾掉了對我們存在威脅的沙俄,殺了個人頭滾滾,給咱們讓出了內夏地區以及廣大的嶺北地區,現在他們要繼續西進,將歐洲殺得血紅一片,我也是樂見的。”

  “話雖如此,但如果真的讓西清統治了歐洲,那麽西清真的可能成為我大明的心腹大患了。”

  白明修還稍樂觀一些:“整合整個歐洲的力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是如今,西清仍舊沒有完全整合好俄羅斯的力量,西清有滿人、漢人、蒙古人、哈薩克人、突厥人、韃靼人、俄羅斯人、哥薩克和突厥人,盤根錯節,現在還不斷地在出問題,沒有個半個世紀,西清是不可能整合完歐洲的。”

  大明自己也是在做整合的工作,雖然大明整體擁有更完整高效的行政機構,以及各種有利的政策,也不敢說自己就真的整合好了所有的宣慰司。

  白明修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西清的國祚可能也延續不了多久了。白明修勢必不可能讓西清再存在半個世紀,他肯定是要在十幾二十年內就將西清完全毀掉的。

  他在西清也有一些布局,到時候肯定是都可以派上用場。

  張煌言對著白明修嚴肅地說道:“陛下,今天我們這個會議其實有一個主要的意思,就是希望統一內閣各位與陛下的思想,那就是大明歷經了二十年輕軍事的發展,可能已經不足以繼續維持了。不管是法國、普魯士、英國乃至西清,都有意願更進一步。假設有一個國家取得了歐洲霸權,那麽接下來必然是挑戰我國的全球利益,爭奪殖民地,以及航運貿易方面的利益。長達二十年內,大明實際上缺乏一個清晰明確的歐洲戰略,事兒扶植我們的身合國意大利,時而又搞類似英國的大陸平衡策略,但最終出於各種原因,仍沒有很好地服務於大明本身的利益。我們現在必須有充分的準備,要面臨一場可能卷入的大型戰爭,而現在大明的軍力或者設施、準備,是不足以維持我們進行大軍團級別規模的戰爭的。”

  簡而言之,張煌言就一句話——要打世界大戰了。

  實際大明也有著八十多萬陸軍,真要打歐洲大戰,調配個二三十萬的軍力到歐洲就行了,只不過大明從來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雖然理論上不是做不到,但是顯然要打通很多關節,使用大量軍費,並且做出新的部署。

  實際自白明修穿越以來,大明不管是復國軍時期還是現在的大明軍時期,沒有經歷過大型軍團戰爭,一般十萬的戰爭就是很大了。副本裡白明修打過大仗,但那也並不算數。

  “現在戰爭果然已經發展到了大規模作戰了,沒有個幾十個師的兵力,都不好意思出來混,唉。”白明修歎息。

  之前奧地利和西清在巴爾乾的戰爭,雙方總計動員了多達45萬兵力,是歐洲歷史上罕見的大戰,基本上英法普意奧荷這些國家的常備陸軍都達到了10萬以上,甚至比較強大的法國,現在已經擁有了一支四十萬規模的龐大陸軍。就算是被大明清理了一頓的西班牙,現在也有十多萬陸軍可以使用。

  白明修很信任大明軍隊,覺得以少勝多是沒太大問題,可是兵力相差過於懸殊肯定不行的。

  張煌言的打算是開始慢慢將大明轉入動員狀態,維持更大規模的軍隊,並且開始準備投送能力,向歐洲、北非和中東投送更多物資和兵力,應對局勢。

  白明修就表態道:“如果諸公認為一場歐洲大戰在所難免,大明插手的時機也是正確的話,我支持你們的舉動。”

  他一說完話,白明修是明顯察覺到了很多人都非常興奮。

  這個會議中,其實有一個一直隱藏在桌面下的話題,沒有被明確地提出來。那就是,大明隨著二十年工業化的開展,已經出現了本土產業過度競爭,經濟疲軟、產能過剩、杠杆過高等現象。內閣早有想法要通過擴大預算開支來提振經濟,不過不可能采購一大堆東西扔在那裡不用。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通過戰爭來化解經濟的問題,大量的資金轉化為武器和物資,供應了軍隊,給本土企業創造了新的訂單,而借這個機會,內閣希望通過更多的宏觀調控,關停轉移一些多余產能,並且優化產業的結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