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南明日不落》第540章 關於歐洲的會議(中)
  第540章 關於歐洲的會議(中)
  張煌言對白明修道:“歐洲可能會出現聯動式的反應,普魯士已經顯示出明顯地對德意志諸邦的興趣,而路易十四也想要往這邊伸手,普法可能爆發比較大的戰爭,奧地利、丹麥和荷蘭都算是利益相關方。我們最最擔心的是,一旦奧地利對普魯士的行為做出反應,西清方面可能會趁勢出手,攻入匈牙利或者奧地利本土。最悲觀的戰略研究所認為,西清是有能力從波蘭一路打到法國的,侵吞整個歐洲大陸,那顯然不是我們願意看到的情況。而如果出現了這個局面,大明勢必要干涉。”

  要干涉和會不會干涉、具不具備立即干涉的能力還是兩回事。

  大明很強大,這個毋庸置疑,但是也恰恰是因為這份強大,大明自覺沒有必要過度發展軍事實力,大明的全球軍事戰略是非常近代式的重要節點防守布控,而且帶有強烈的海權特征,這也是為什麽二十年來大明作為一個陸地面積超過三千萬平方公裡的國家,海軍預算比陸軍預算還要高的原因。

  自然,其實大明也不是不存在陸地上能夠威脅自己的敵人,比如西清。

  一度白明修都很錯愕,覺得自己當初可能真的是養虎遺患了。西清膨脹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鐵腕治理和現代化進度都很快,更讓白明修意外的是,丫的明明一個帶有部落性質的八旗制度,居然給費揚古那一夥兒人折騰出花來了,還帶了很多另一位面中蘇聯的特征,讓他簡直歎為觀止。

  歐洲人多少年來反抗綠教勢力,但是在東歐,卻對西清的反抗極端微弱。主要原因還是費揚古是一個“腦袋清醒”的人,他不覺得所謂的東歐知識分子、上流社會、貴族們有什麽用處,他們沒有大明人帶有的那種先進知識,而且還信仰亂七八糟的東西,所以只要這些人任何異動,全家處決。

  白明修這裡是沒有什麽確切數字的,但是據錦衣衛的估計,僅在俄羅斯,西清就殺掉了差不過一百多萬人,幾乎俄羅斯有名有姓的貴族以及東正教會的人全部給殺絕了。這可比在中原的時候狠得多了。畢竟俄羅斯兩千萬人口,西清幾乎滅掉了十分之一的人,而且幾乎將最有文化、最有發言權的那一批人給滅掉了。

  盡管重新組織社會難度更大了,但反正西清是帶著一路席卷來的各族人,就算是俄羅斯人都跑了也沒事。實際上大部分俄羅斯農奴還是選擇老老實實地當八旗的包衣奴才,梳出金錢鼠尾,然後獲得自己的土地。

  西清現階段有衛軍八旗軍大約二十五萬,算是歐洲最強大的陸軍了。他們只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兵力用在了之前對奧斯曼帝國和後來奧地利的戰爭中,而真正的主力則放在了東邊,時刻提防著伏爾加河另一邊的大明軍隊。

  一開始明人還沒有特別多的壓力,可是再後來,清軍也大量地裝備了栓動步槍(漢陽造),有了自己製造的馬克沁和麥德森,還有不少的步兵炮和山炮,近兩年根據大明的情報,這些韃子居然還模仿著大明,開始試製坦克,還有了木質飛機。

  費揚古是投入重金在搞軍隊的,伏爾加河和頓河西岸是一支十多萬兵力,武器精良,而且經歷過一些戰爭洗禮的清軍,大明逐漸就有壓力了。東歐軍區便開始向兵部要求增加駐軍,並將武器優先供應過來。

  大明也確實逐漸在增加在東歐的部署,現階段伏爾加河下遊大明已經部署了一個集團軍共六個師規模的大軍,而且還在當地修建了不少機場,直接進駐了空軍打擊機群。

  西清還不太知道什麽是空中優勢,實際上大明這邊也不太明白,只不過是按照皇帝的建軍思想這麽搞起來的。

  總結大明陸軍的戰略任務,第一是西歐軍團,摩洛哥和直布羅陀的兵力,主要負責看管歐洲局勢,避免影響大明利益,確保歐洲成為大明老實的市場;第二是東歐軍團和西夏(亞)軍團,主要就是鉗製西清,這也算是大明戰爭壓力最大的方向;第三是控制印度和印度洋局勢的孟緬藩軍,實際上沒有問題,孟緬藩軍二十年間基本上逢莫臥兒帝國都打贏了,只是吳敏更醉心於發展孟緬經濟,不想再一口吞下印度,那樣並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其他地方,大明真的就沒有什麽防禦上的問題了。最多是局部的異族挑釁和小亂子,甚至都不需要正規軍動手的。本土有內衛部隊,宣慰司海外領有藩軍、鏢團、民兵,都能打。

  真正屏藩大明的還是海軍,由於技術革新太快了,大明海軍的艦船平均主力服役年限僅有3年,基本上先進兩三年,立馬就不先進了,然後混跡個兩年,就撤編到後備艦隊了。如二十年前的文明級戰列艦,理論上來說其實還不是不能用的程度,但就被封存了。

  現在的大明海軍擁有四大艦隊,在役航空母艦5艘,戰列艦9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45艘,護衛艦96艘,潛艇62艘,各種小型作戰艦艇和輔助艦艇不計。這些艦船的平均艦齡,僅有4年左右。

  技術上自然是全面碾壓其他國家的,所以可能艦隊規模上並不如另一位面的美蘇華那麽誇張的樣子,但實力自然冠絕於世界。

  面對海上霸主大明,基本上其他國家都還比較老實,沒有敢直接挑釁的,而且除了大明之外,基本任何國家都沒有建立一支世界性的海軍。

  至於大明空軍,那是最近才成立的,大家注意力還不多,但白明修卻知道其關鍵性。

  大明軍隊的紙面實力如此,要打仗肯定沒問題,但是不管是皇帝陛下本人還是理政院內閣的大臣們,都很清楚大明其實並不具備要打一場全面性戰爭的準備,關鍵是大明已經二十年沒有打什麽大仗了。期間只有撿西清滅奧斯曼的便宜時有一些軍事行動,規模不大。再就是宣慰司藩軍動手的情況,幾乎風平浪靜。

  一旦西清大規模進軍西歐,大明是不可能置身事外的。

  這條惡狗,是白明修當初放縱出來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