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59章 晉王誅賊之戰(五)
  第59章 晉王誅賊之戰(五)

  南明軍隊在雲南一掃頹勢,幾乎很快掃平了很多州縣,但是並不意味著清軍就徹底放棄抵抗了,尤其是被留駐在雲南的滿八旗的兩位都統,所率兵力各不過幾千,但是對明軍仍舊不會輕易放棄。

  滿清都統伊爾德在得知吳三桂和愛星阿發兵緬甸失敗的時候,是嗤之以鼻的。可當他附近的原本南明降將又帶領兵馬投降回南明的時候,伊爾德才認識到了事情的嚴峻性。

  伊爾德迅速的與另一名八旗都統卓羅取得了聯系,而此時伊爾德和卓羅兩人所率的四千八旗部隊,已經是他們所能夠倚仗的所有力量了。而且這八旗還不單純是滿洲八旗,還有蒙古八旗和漢八旗。

  “吳三桂已經撐不住了嗎?這個老賊不是挺能打的麽,李定國被他擊敗過多次,怎麽這一次卻給李定國按在昆明,像是老狗一樣。”卓羅見了伊爾德之後,立即與他相商大事。

  兩人都是滿語交談,在雲南這地界,雖然真正做主的人是吳三桂,但是他們直接代表著清廷,吳三桂也不敢輕忽。

  伊爾德歎道:“不知道是否是明朝氣數未盡,現在外面風傳,說天選朱明太子朱慈煊解救蒼生,各種謠傳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弄得那些愚民們都信了。”

  卓羅哼了一聲說道:“朱明太子?不過一個十幾歲的稚童,能有什麽本事?我是聽說,是李定國得了西洋人之助,弄來了許多新式槍炮,連戰法都與前大不相同了。吳三桂驕兵輕敵,導致兵敗緬北,更該死的是,折了愛星阿將軍和幾千我八旗子弟。”

  伊爾德則道:“不管怎樣,滇中形勢大變,明軍來勢洶洶,那些牆頭草漢人又投回去了,我們駐守在大營,恐怕不久也要遭到明軍攻打。”

  卓羅卻並不害怕,“漢人有什麽可怕的,以前他們有火器,我們在關外沒有火器,被他們打得著實難受。可是入關之後,咱們取了漢人的工匠工坊,有了各式火器,我滿洲勇士天生就要比漢人這些南蠻子善戰勇猛得多,只要下了戰場,我滿洲男兒俱是虎狼,漢兒則為豬羊,是任意被我們宰殺的。”

  伊爾德心中還是安定不下,還想再說幾句,卓羅卻隱含怒氣地說道:“李定國這豎子,欺人太甚,他褻瀆我滿洲人的武勇,居然在緬甸立了一座首級碑,下面埋的都是砍下來的我八旗子弟的頭顱。聞聽此時,我徹夜難眠,恨不能生啖奸賊李定國血肉,將他大卸八塊以告慰英靈。”

  伊爾德也是聽說了此事,他的憤怒是一樣的,不過他還是道:“明軍此次反攻雲南,事有諸多蹊蹺,吳三桂之軍屢戰屢敗,明軍似乎換了人一樣,怎麽都令人想不明白。報仇之事我等還需要從長計議,如今天下已經在我大清之手,偽明已是強弩之末,只要陛下匯聚我八旗精銳,統帥上綠營,擊明軍於滇,天下可安已。只是此時,明軍勢大,而我清軍兵少,貿然開戰只是徒勞損耗了我八旗子弟的性命,不如等貴州、廣西的援軍前來,再與明軍一戰。”

  卓羅雖有魯莽,但是卻不是傻子。他知道伊爾德和自己手上的這四千兵馬非常薄弱,南明大軍襲來,兵力至少有五六萬,如果讓那些牆頭草投了他們,那兵力就更多了。

  卓羅非常不甘地道:“要不是我滿人性命貴漢兒十倍百倍,我非要叫那李定國、朱慈煊嘗嘗厲害。當年爺爺可是一路從遼東殺到雲南,斬過的南蠻漢兒頭顱沒有五百也有三百。今日且叫李定國得意幾時,等朝廷大軍殺來,我要血洗雲南,將那些變來變去的漢人,殺個乾淨!”

  伊爾德雖說能比卓羅理智個幾分,但是在他們八旗的觀念模式裡,漢人留那麽多沒有太多用,多殺一些才能給他們滿人提供土地。只需要留著願意跪著給他們當奴才的,為他們種糧食、織布、匠作些玩樂物事,就足夠了。

  兩人正幻想著之後應該如何在雲南土地上亂殺無辜,此時卻聽到營外一陣喧嘩之聲。

  “何事喧嘩,成何體統?”

  “回稟都統大人,有探子回報,二十裡外出現明軍馬軍,正朝我大營方向來。”

  伊爾德一驚,忙問道:“有多少人?”

  “具體不清楚,探子說看樣子至少有千人。”

  卓羅啐了口痰,說道:“一千明軍騎兵,有何好怕的,待老子帶兵過去滅了他們。”

  伊爾德連忙攔住卓羅道:“明軍現在的行動,騎兵除了斥候,不會單獨活動,既然騎兵來了,這說明明軍的步軍也要來了,難道明軍要圍殺我們嗎?”

  卓羅卻先怒道:“圍殺老子?真把我們滿洲勇士當泥巴捏的是嗎?今日定要叫這群漢狗知道,滿洲爺爺殺他們不過就是眨眨眼的工夫。”

  伊爾德和卓羅都知道,明軍騎兵已經到了二十裡外,那麽他們撤營離去都可能會趕不及,只能依憑大營同明軍一戰。八旗軍的騎兵也很多,遇上明軍他們自然是不會發怵的。

  卓羅親自上馬,披掛上陣。他也帶了一千騎兵,出營迎戰。他出身正白旗,手下的兵馬皆是當年跟隨多爾袞的精銳,同時也是現在順治、康熙這一支的兩黃旗所排擠的對象。雖然多爾袞死後,正白旗也成了上三旗之一,被皇帝直轄。

  這場仗打到現在卓羅已經無比憋屈,卯這勁兒想要殺一些明軍壯壯聲威。他也確實有自傲的本錢,他旗下的部隊是相當精銳了,不僅胯下是最好的戰馬,而且人人披掛棉甲,除了刀槍這類冷兵器外,他的騎兵實際上很多人都是裝備鳥槍的。滿洲八旗其實一直都不是重騎兵,而是騎馬行軍下馬作戰的“龍騎兵”。

  在卓羅的印象中,漢人的軍隊天生就是怯懦的,只要隨便一衝擊就會被衝散了。而他凶野的正白旗精銳就會虎入羊群般衝殺,將漢人軍隊殺得大敗,在他的眼裡,明軍只有兩條路,一條是被他們屠殺乾淨,另一種是在他面前搖尾乞憐。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