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日不落》第58章 晉王誅賊之戰(四)
  第58章 晉王誅賊之戰(四)

  澄江府的縣城內,排列著還算整齊的縱隊,穿著更像是二戰美軍製服的大明復國軍,在街道上巡邏著。縣城沒有執行宵禁一類的命令,所以民人的活動仍是被允許的。當地的老百姓好奇地望著這些明軍,他們從氣質和感覺上,已經同以前的明軍完全不一樣。

  盡管老百姓還是躲著他們,不過有些人已經感覺到,這些明軍已經不凶百姓們了。

  衙門外的告示也貼上了新的,侯曉群和團政委蕭振也找了當地的讀書人來,站在告示板旁向人宣讀。

  這些告示發到每個州府縣城甚至村鎮,都是統一的,是白明修在離開緬甸前往澳洲時就擬好了的。而且也算是破天荒的,這些告示的用語都是近乎大白話的,為的是能夠讓所有人都懂都明白。

  告示的意思很明白,就是向雲南各州府的百姓們闡明,大明不會放棄戰鬥,滿清不得人心,壓迫漢家兒女,使民不聊生、民生凋敝。大明天子和太子殿下心系天下萬民,志願推翻韃虜,光複中華。同時明軍過境保境安民、不擾民不害民。

  白明修還以太子的名義向天下人告知,稱大明二百年統治,國泰民安,但一些蠹蟲卻在啃食大明立國的柱石,而且國家體制陳腐難以應變而致民富國強,給了韃子可乘之機。又加上國中所謂清流君子、士紳名流,口口聲聲是大明賢良臣子、道德楷模,但順軍來了投李自成,清軍來了投韃子,表面上都是程朱理學、孔孟教誨,但背後是蠅營狗苟、無忠無德的漢奸。

  白明修稱,大明此前失敗,不是敗給了滿清韃子,而是敗給了這群不要臉的漢奸渣滓,以及二百年貪閑享樂、不思進取、脫離實際和百姓的腐敗政治。作為太子監國,殿下表示要革新政治,任用德才兼備之人,布局產業、繁榮經濟,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有所養,少有所教。

  看起來只不過是不經意的一張告示,但卻蘊含了力透紙背、意義重大的言語,幾乎可以被認為是白明細矢志復國的檄文。

  而白明修提出的措施還遠遠不止這些。

  “這是朝廷的征兵文告?”澄江府的一名典吏拿著手中一張即將要張貼的告示,頗為驚訝。

  讓他去貼告示的人正是如澄江府的大明復國軍7團的團政委蕭振。跟白明修在電視劇裡見過的各種指導員、政委不同,蕭振完全沒有啥白面書生的氣質,而是一個五大三粗,甚至絡腮胡的漢子。

  蕭振道:“正是如此。”

  典吏覺得在這個時候征兵居然貼文告,實在有些匪夷所思了,這個時候要擴充軍隊,最佳的手段是抓壯丁。像是農民軍那種,根本也不需要抓壯丁,都是吃不飽飯的窮苦人混在一處。大明復國軍這是缺少火器,農民軍可能武器就是個鋤頭,就這樣還指不定好幾個人和用一把鋤頭。

  此時典吏開始讀那征兵的文告,越讀越是心驚。原來這大明復國軍征兵,居然還是給錢的,而且給的相當多!加入大明復國軍能夠領到每年12兩銀子的年薪,這時候不管明清軍隊,欠餉的問題都非常嚴重,基本發不出錢來。大明復國軍肯發12兩的餉銀,並給5兩銀子的安家費,免除直系的眷族徭役,已經是非常慷慨的了。

  更加讓典吏覺得驚人的是,這張征兵文告裡對於軍功有著非常明白的講述。即便是小兵累積軍功,也能夠不斷提拔,任為軍官,而軍官如果貢獻突出,是有可能封爵位的。

  太子殿下居然還要派一種“授田證”,就是參加大明復國軍的士兵都會發放授田證,待滿清被滅之後,士兵退伍複員,官府就將兌換他們的授田證,發放給他們每人至少十畝的田地。如果士兵立下軍功,甚至還可以用軍功換取銀子,或者再繼續增加田產。

  而且在文告的最後,還提到在之前的反清戰爭中犧牲的將官和義士,朝廷會全部進行追認,封襲三代的爵位,最高的會追封到伯爵。在這裡白明修已經定下了大明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在此之前子男爵位都被革除了,現在白明修又加了回來。

  典吏看這文書看得自己都有點眼熱了,他也聽說了大明復國軍厲害的很,不僅在緬甸打了吳三桂一個灰頭土臉,將韃子全部斬殺了,而且現在在雲南各處出擊,而且還圍困了昆明城。

  典吏說道:“此文告一出,我大明天軍何愁兵不足?”

  他甚至都考慮,是不是讓自家其中一個兒子也去參加大明復國軍。放在之前誰也沒想到,已經看上去要亡國的大明,居然喘了一口氣,要死而複生了。雲南剛歸入吳三桂治下沒有多久,滇人多對吳三桂無感,更不認同剃發易服的滿清政策,此時大明又現曙光,人們還是願意追隨大明的。

  蕭振卻搖頭道:“也不是誰想要當兵都能當兵的,大明復國軍招收的都是精乾,是要經過一遍遴選的,只有出色的、身家清白的子弟,才能加入。”

  典吏忙道:“我家二小子,平日裡遊手好閑,但有膀子力氣,不知兩位大人可否通融一下,便讓他來軍中效力,若是能提拔一下,那真是太好了。”

  蕭振皺著眉頭道:“哪有那麽多歪門邪道,哪怕是宗室送來的子弟,也要經過遴選流程,過關才可參軍。提拔之事,更不是我們說的算的,要看士兵的綜合考核,更要看軍功,以前那些走後門的事,就不要再想了,太子殿下立大明復國軍,與舊軍全然不同,你也不要看輕了我等。”

  典吏慌忙謝罪,但心中卻不以為意,他覺得這必是這些軍官太謹慎了,或者自己之事托請,並沒有使上銀子。可是當夜典吏再去求蕭振的時候,蕭振令再一次地將他斥退了,言道若是再去找他說這種事,就要板子伺候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