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南明日不落》第56章 晉王誅賊之戰(二)
  第56章 晉王誅賊之戰(二)

  臼炮的粗短炮管所射出的空心開花彈,直接打到了城牆的上方!
  這種曲射武器用於攻城作戰,所要實現的目的也根本不是破壞城牆,而是殺傷城牆上的有生力量。當空心開花彈爆開,大量的破片到處飛濺,直接掃倒了一片城牆上的人。由於是在城牆上方爆炸,所以這些清軍士兵根本沒有躲避的機會!

  “嶽父大人,速速退避!”胡國柱連忙拉著吳三桂下城牆躲避。

  原本吳三桂是站在牆頭坐鎮,觀察明軍的動向的,但是清軍根本就沒想到明軍的火炮竟然如此厲害,將昆明城的城牆轟得搖搖欲墜,甚至還用出了開花彈這樣的武器。

  牆頭清軍一時損失慘重,甚至不敢繼續再再牆上操弄火炮進行反擊的嘗試,紛紛撤離牆頭,甚至同袍的屍體也管不了了。

  靳統武也是在李定國身旁感慨道:“太子之前說,炮兵如果用得好,比步兵的排槍陣還要厲害,今日一見,此言非虛啊。”

  李定國見轟得差不多了,便擺了擺手說道:“今日就到這裡,先撤回來吧,明日再炮擊。”

  傳令兵立即傳達了李定國的指令,居於前沿的炮兵開始向後撤退。而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昆明城的城門打開了,從城門中迅速地衝出了一隊隊騎兵,立即就朝著大明復國軍的炮兵去了。

  李定國看到這一幕,不由淡淡冷笑,說道:“吳老賊還不算傻,知道我們的炮兵對其威脅最大,所以不惜派出精銳騎兵出城一戰,也要打掉我們的炮兵。”

  明軍這邊,李定國、靳統武等軍官都沒有任何恐懼,清軍的騎兵出城攻擊明軍炮兵,當然明軍炮兵是不可能孤軍放在外面的,炮兵一定是有著明軍的層層保護的。

  在炮兵的兩側和後方,李定國都布置了步兵守護,而距離炮兵陣地不遠,他還派了騎兵遠遠地守護住其側翼。

  明軍的炮兵指揮立即做出了反應,本來他的人馬已經收拾好調頭了,不過當清軍出城作戰,炮兵立即再次布置,炮口對準衝過來的騎兵,這一次他們準備發射散彈了。

  明軍炮兵的訓練是很出色的,而且他們在撤退的時候,已經是考慮到了相關的問題。他們的火炮裡,臼炮和原本的海軍炮這種笨重的大炮不適宜繼續用於野戰。但是他們還有120mm野戰炮。

  拿破侖炮本來就比起同時代的火炮有著更輕、更便捷的優勢,其炮車的設計也便於更快地展開作戰。

  當大批清軍騎兵殺出來,明軍炮兵已經準備好了,將120mm火炮排開,朝著清軍發射了致命的散彈。

  散彈的精準度不高,但是本身就算是范圍攻擊。大量散碎彈丸發射出去,直接撂倒了一片頭前衝鋒的清軍騎兵,清軍騎兵後續還在衝,但是速度已經慢了下來,變得遲疑了。

  炮兵打了一發霰彈就不打了,這是因為他們兩側負責保護他們工作的大明騎兵也登場了。由於緬甸這邊的大明復國軍還是缺少卡賓槍這樣的武器,雖然有些騎兵是裝備三眼銃、神銃一類發射一次的槍械,但是李定國麾下的這些騎兵,基本上全都是胸甲騎兵。

  他們身穿著比較簡潔但是有防護力的甲胄,手持馬刀或者長矛作戰,尤其注重在衝鋒和機動時的隊形。

  炮兵不再開火,就是為了防止誤傷友軍。

  明軍的騎兵如旋風一般衝上來,直接跟清軍的騎兵撞在了一起。吳三桂麾下沒有什麽旗人,都是些漢兵,這一營騎兵很多都是從吳三桂從遼東一直走到今天的老兵健卒,也算是強勁了,可是他們對上了脫胎換骨的大明復國軍。

  經過全新的方式訓練,接受白明修式的思想教育,再加上各種精神感召以及利益的呼喚,讓大明復國軍的士兵,從以前舊式的、沒有太多戰鬥力的部隊,演進成了今天真正的一支虎狼之師。

  吳三桂手下騎兵甚至能夠看得清楚,在衝向他們的時,對面那些明軍騎兵的臉上,帶著的是沉穩的堅毅,以及火熱的殺氣。這樣的臉是他們沒有見過的,哪怕是曾經那些八旗精銳,身上只是一種勇悍感,卻沒有這種令人覺著百人千人連為一體,那種肅殺和不可撼動的強大。

  如同一根大錘狠狠地砸進了清軍騎兵陣中,或者說清軍像是一塊豆腐撞在了一面堅硬的牆上,大明復國軍的騎兵揮舞著手中的刀槍,不斷地將吳軍騎兵格殺。盡管吳三桂的騎兵這麽多年來能征慣戰了,反倒是明軍這邊很多都是新手騎兵。但是在阿瓦的明軍訓練中心,是拿著總結了後世幾百年的騎兵技術,專門重點抓一些技戰術動作,所以明軍騎兵反而是動作更為嫻熟。

  倒是吳軍騎兵這邊在一慌亂之後,被士氣更高、也更有章法的明軍騎兵打得節節敗退。

  兩方騎兵的廝殺隻進行了十分鍾,吳軍騎兵就全面敗退了,他們哭嚎著想要退回昆明城內,但是守城的清軍早已將城門關閉,這些騎兵想要進入城內,卻被城上的一眾清軍守軍用弓箭往回趕。

  這個時候吳三桂是斷然不敢打開城門的,明軍的騎兵太凶了,如果衝進城來,恐怕真的能殺出一個局面,只要佔住這一個城門,兵力還佔優的明軍就會源源不絕地進城,那麽吳三桂這條老命可就真的完了。

  “這裡面很多都是當年從山海關就跟隨本王的兄弟啊!”吳三桂大為心痛,不過卻仍舊緊閉城門,不做任何救援。

  這一部騎兵敗軍也不敢折回去再對付明軍,只能四散奔逃,有一些也聰明,直接丟掉武器逃跑,或者下馬投降。

  待明軍收拾完局面,吳三桂手中精銳被殺三百多人,投降了二百多人,還有幾百人直接逃散掉了。城牆上在觀看著這一幕的所有清軍士兵都心如死灰。

  “這樣的軍隊,還是明軍嗎?”很多人的心中不禁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