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南明日不落》第57章 晉王誅賊之戰(三)
  第57章 晉王誅賊之戰(三)

  昆明城籠罩在一片愁雲慘淡之中,在吳三桂和愛星阿出兵之前,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中人人是志得意滿的,可如今闔城上下,無不是戰戰兢兢、如坐針氈。而昆明城中的普通百姓也都是擔驚受怕,畢竟戰爭爆發對他們來說都是創傷,他們自己和親人都可能在戰爭中喪命,或者丟掉所有家產,淪為流民。

  盡管很多人是心向大明的,但是大多數小老百姓顧的還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也許他們可能會傾向於大明統治他們,可人人都不想要面對戰爭的慘相。

  明軍擊垮吳三桂的精銳騎兵之後,吳三桂命清軍緊閉城門,並且趁著明軍不再炮擊,立即修繕城牆。結果當天夜裡,李定國又派出炮兵拉到昆明城下繼續炮轟城牆,將吳三桂做出的修補城牆的努力全部化為白費。

  夜戰成功後,李定國也十分感慨:“舊時領兵打仗,兵書裡講的東西,策略多,陣法多,許多東西卻總也似是而非,不知究竟好用不好用。如今得了《西陸兵法》又與歷代兵書相印證,受益良多。《西陸兵法》注重新式軍隊戰鬥、行軍、後勤等細致處,使軍隊有章可循,作戰進退有度。今日夜裡炮擊昆明城,若無炮兵行止皆合軍規戰法,有白天記錄的方位和炮射角度,一應攻擊都有定論定案,恐也無這般成效。”

  他已經深切感受到,此時他帶領的這支明軍,士兵可能就是以前被八旗兵和吳三桂追殺得屁滾尿流的那些熊兵,但是經歷了一番錘煉,尤其是白明修帶來的近現代化的訓練方式,以及徹底的思想教育,此時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別的不說,李定國自信憑借這樣一支雄師,他就能夠擊敗任何實力相差不大的敵人。

  吳三桂守城不出,李定國則命明軍每天都不定時地對昆明城牆進行炮擊,有時候是早上,有的時候是下午,甚至還有夜裡的時候。連續幾日下來,昆明的城牆就已經被轟得破破爛爛了,清軍士兵們甚至都對上城牆守城十分排斥,因為不知道什麽時候明軍就要開始炮擊,一炮擊起來,他們可能就要遭殃。而且明軍炮擊還是不定時定點的,完全就是看運氣,每一次上城當值,對清軍士兵而言都是一次抽生死簽,運氣好期間風平浪靜,運氣不好就要吃炮子了。

  而李定國並沒有將兵力全部屯駐在昆明,整個雲南還大得很,他不斷地派出大明復國軍的部隊,通常是一個團帶領若乾個藩軍的部隊和土司軍的部隊,遭遇反抗就作戰,不斷地收復雲南各地的州府。此時雲南只有很少量的八旗軍隊,而且也不堪戰了,遇到明軍草草接觸一下就會潰敗。而大量原本降清的漢軍,這個時候也牆頭草地重新投靠李定國。

  李定國對投降的漢人將官的態度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交出兵權,然後來到昆明李定國的司令部待命。不同意這麽投降也可以,那麽明軍將毫不留情地將這支部隊給擊敗。

  這一切其實都是白明修安排給李定國的,對白明修而言,會反反覆複的將領和軍隊,反而還不如人數少十倍,但是忠誠、能戰的大明復國軍。在帶領大明復國軍一段時間後,李定國也看出了其中關鍵,所以也堅持貫徹白明修的政策,新投誠的清軍暫時不用,先發配去訓練中心進行整訓和教育,再重新調整編制,成為真正的大明復國軍後,再派上戰場。

  整個雲南如同刮起了一道大明旋風一樣,原本似乎已經行將就木、日落西山的腐朽王朝居然重新又萌發出了新的生機。

  澄江府,也就是後世的玉溪,明軍兩千多兵馬抵達之後,這裡的守備就開城投降了。之前丟掉這裡的時候,基本上也是差不多的戲碼。澄江府的老百姓都是十分惶恐的。清軍來的時候是有一番暴行的,在兵禍的年代人們是沒處說理的,燒殺搶掠都是家常便飯一樣的事情了。其實不只是清軍,就連明軍當時也不是沒有禍害過這片土地,大家都當軍隊是邪惡的東西,紛紛敬而遠之。

  只不過在這一次明軍的隊伍裡,還跟隨了以前明軍從來沒有的人物。

  “申令各單位軍官嚴加管制自己的部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定要徹底貫徹,如果出了任何違反紀律的事情,我要拿他是問!”團長侯曉群面容嚴肅地對自己的手下說道。

  侯曉群身上的氣質很普通的明軍士兵是很不同的,因為侯曉群本就不是這個位面的人,而是白明修系統裡來的雇傭兵。侯曉群是出自白明修走時,留給李定國的《帝國時代3》紅衣皇家火槍團的一名軍官。在雇傭兵部隊裡,他其實是一個營長。不過後來,白明修認識到自己手中精銳部隊的每一名士兵其實都是很寶貴的財富,於是直接讓李定國將整個團給打散了,軍官直接升軍銜,去帶更高編制的部隊,普通士兵也能做個小軍管或者高級士官使用,這樣一下子就能帶起來更多的部隊。

  事實上白明修的主意還真的特別有效,有了這些種子軍官士官,原本以南明敗軍、清軍降卒組成的新大明復國軍,很快便有了一定的戰鬥力。這些雇傭兵本身受白明修雇傭的時間不算很長,短則十幾個月,長則幾年。

  尤其是像紅衣皇家火槍團這樣的,屬於雇傭兵裡的精銳,任何一個士兵拖出來都是極出色的,那麽他們的能力其實用於培養和指導更多的明軍士兵,反而是更加合適的。如果他們能夠培養出一群能力有他們七成或者一半的士兵,那樣的明軍已經很可怕了。

  所以與其使用他們作為一個整編制在戰場上使用,不如就拆分,送到各個新組部隊裡用。這支明軍中,不止有侯曉群這樣精乾的軍官,還有政工軍官,也就是指導員。在白明修看來,一個部隊不抓政治工作就是作死,所以他從雇傭兵裡找了一些比較有能力的人才,作為各部隊的指導員。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