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南明日不落》第84章 合作社
  第84章 合作社

  唐北廬講的一些東西,周慎思心底裡有一個聲音想要抗拒它,但是周慎思卻越想越覺得一種新鮮的思想正在自己的身體裡生根發芽。

  唐北廬走後,周慎思不斷地翻著自己的課本,這些課本都是白話文所寫成。新朝廷的公文普遍要求以白話寫就,雖然是白話但也要有一定的講究,而且要細致準確。

  課本上的內容,周慎思每個字都看得懂,但是連起來卻要費很大功夫才能了解究竟是什麽含義。

  “跟農業生產有關的,直接關系到老百姓吃飯的,是第一產業;以手工或者機器加工製成的,如紡織、造紙之類為第二產業;以便利生活或增加商貨流轉為業的,為第三產業……”

  “世代王朝皆以農為本,然則時過境遷,需知今日無農不穩、無工不強、無商不富,是以我朝需將農工商視作同等重要。”

  “科學技術乃第一生產力,昔日古人以石塊為農具,效率低下。後有人懂得冶鐵,鐵質農具普及,而效率提升。牛耕、水車、耕犁的創製發明都有帶來效率提升,繼而導致農業產量提升。而科學技術來源於格物致知,人對先人知識的累積、對自然常理的掌握推動科學發展,工坊匠人對經驗地總結和創造,推動技術的進步。作為國家幹部,當首重文教發展,並鼓勵科學技術的發展……”

  “商業的發展有助於協調地域發展的平衡,形成更健康和穩定的經濟格局與社會。舉例說明,導致先帝崇禎大行的闖亂,表面上是天災,但實則是西北貧瘠而無商貨之利,晉商為首的糧商搬運江南之糧往遼邊等地,卻不顧陝西。如國家資源調配通達、物流通常,而陝西又自有商貨,則有銀貨流通,糧食自然進得去西北……”

  很多東西在周慎思看來都十分艱澀難懂,而有些東西讀來又振聾發聵。他曾經問過老師,這些教材究竟是何人編纂,老師則道主筆和編修之人是朝廷文教部和吏部的官員和博士,而提綱和一些主要觀點則是太子殿下提供的。

  周慎思在知道這些事之後就十分感佩,畢竟此時太子監國掌握朝廷最大的權力,而永歷皇帝隻相當於一個吉祥物,幹部學校的大家學習這些理論,基本上就是準天子門生了。

  幹部學校裡大多數人都非常努力在吸收這些嶄新的理論,雖然跟他們一貫接觸的經義不同,但是大多數有點企圖心的人都知道,太子欲行新鮮事、非常事,而指望通過舊朝的東西來任官是不可能了。更何況,幹部學校中的這些人八成都是以往科舉體制中的失敗者。而在太子殿下新行的規章裡,他們只要從這個學校畢業,就會被委任官職,而且可能都是從一縣之長開始。

  南明新行的行政層級已經進行了近代化的改造,精簡了層級,又豐富了作用。從原來的正從九品共十八品,改為了正從六品共十二品的等級。從正一品的理政院總理到正二品的各部尚書、各省巡撫、宣慰使。知縣已經是正四品的官職,可以說已經非常重要。

  ——分割線——

  白明修一面準備著接下來的戰爭,一面還能抽出空來治理一番海南。海南在熱帶地區,水熱環境比較好,幾乎一年什麽時間都是農時。加上整個瓊州府人口只有四十余萬,有大量的土地等待開墾。白明修治瓊立即就開出了許多的鼓勵政策,包括今年的租稅全面免除,開墾出來的農地歸自己所有。

  隨著大量無地少地的海南農民獲得了自己的土地,白明修開始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

  距離瓊州府城不遠的美王村,一群泥腿子農民們戰戰兢兢地看著面前的年輕人,很多人恨不得腿肚子轉筋,站立都快站不穩了。

  白明修笑呵呵地站在農民中間,沒有穿著自己的朝服,也沒有穿正裝,反而是一身工裝,綰著頭髮擼著袖子。他並沒有說自己是太子,而只是說是政府來的人。只不過看著一票人護衛著他,鄉民們都知道這肯定是個大官,就是不曉得為啥這麽年輕。

  “大家夥不用戒懼我,我就是來跟大家說道說道,這個所謂農業生產合作社是什麽東西。大家現在都是有田了吧。”

  有一個膽子大點的青農打千說道:“托太子爺的福,咱們村的惡霸被大軍給抓了,原本吞了大家的地都給吐出來了。大家現在都分上了自己家的地了。”

  說著大家又想稀稀拉拉地給白明修下跪,白明修立即阻止了他們,說道:“莫跪,沒那麽多規矩,今天就說這種田的事。”

  他笑呵呵地對農民們道:“現在整個村裡三十多戶,現在家家都有地了,這就是各家的自留地。今天政府推的這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呢,政府會給分配土地、耕畜、工具和糧種等其他生產工具,大家在耕種自家自留地的基礎上呢,也可以來耕種社裡的土地。而且呢,由大家夥來選一個有威望的社長,平時可以組織大家生產生活,各家有什麽忙,可以鄰裡互相幫助。而且政府的農業局會對各個合作社進行支持和補助,比如呢,我們現在就有一種新的稻種,是能讓畝產至少翻倍的。以後還會有更好的肥料,讓莊稼少病多長。當然,合作社還有更多的作用,比如說各家聯防,可以對付那些小偷小摸和土匪,可以跟政府溝通讓咱們更好地發揮作用……”

  農民們都聽得五迷三道的,不過也都聽懂了能讓畝產翻倍的稻種這事了。

  那個青農瞪大眼睛問道:“真的能讓畝產翻倍嗎?”

  白明修哈哈一笑,說道:“沒錯,以後各種厲害的東西會更多呢。種莊稼,各位都是行家裡手。但是,我們的海船遍行天下,總能帶回來一些好東西。再加上總有厲害的大家能培育出更好的種子,這叫做農業技術,政府會將更好的農業技術和資源推廣開來,讓大家都能受益。”

  一個年紀大一些農民卻不太信任:“怎麽連咱們種地,官府也要管了嗎……?”

  白明修道:“是啊,分了地,拿了政府的種子,連你們的徭役也都一並免了,那這合作社你是入還是不入呢?”

  老農脖子一矮,忙道:“入的,入的。”

  白明修又露出燦爛的笑容,說道:“跟大家說,以後不要叫官府了,咱們大明是政府,主持政事,而不是當官用的,是為民請命的。”

  眾人都是聽聽,卻是怎麽都不會信的,畢竟這些觀念都已經根植了上千年。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