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論攻
“依在下看,孰先孰後,並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各位同為天子效力,征伐不臣,人人奮勇爭先,在下實在感佩萬分。今,乃最後一戰,更應同心協力,拿出十二分的力道,盡早拿下靈州,光複定難”
上官秋眼珠子一轉,面對王璿狡黠地一笑,那神色中,似乎蘊藏無限深意。
王璿神色稍稍愕然,當看到上官秋那雙充滿深意的眸子時,心念一動,搶在眾人前面,道:“子慕兄有何高見?”
曹瑋和楊延昭等人一怔,警惕地瞪著上官秋,不知道這個人葫蘆裡賣的什麽藥,能有什麽好辦法,達到大家都滿意的程度。
“在下對諸位的心情明白的,為天子效力沙場,不可不說諸公忠貞,無論誰人擔負主攻,都是為天子盡忠,沒有任何厚此薄彼、先後高下之分。”
上官秋首先把論調抬升到大義的高度,又肯定了曹偉等人共為國事的態度。
首先把他們心中不平給安撫了,不是嘛?不大都是為天子效力,想要擔負進攻靈州主力,是忠於王事的心意,並非為了一己之私,無論爭論與否,各人面子都不會難堪,又讓他們無話可。
他環顧眾人,稍作沉吟,接著道:“靈州本是朝廷西部大鎮,城池堅固。當年,李繼遷偷襲,亦是先從外圍開始,逐步拔除堡寨,方才對州城進攻。朝廷顧念蒼生不易,放棄靈州,李繼遷更是幾次加固,非一般城關所能比擬。”
“李德明幾次兵敗,已經無路可退,必然會用盡一切辦法死守城池,妄圖得到契丹人的支援。宣撫司諸公謀劃速戰解決,此以達成預期目的,短短時間內,三路大軍匯集靈州,正是畢其功於一役的大好時機。。”
“然,城外堡寨林立,一個清風寨便耗去三天,若要在短期內拿下城池,必須要各位大帥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才行,單單殿前司或是西軍、河朔軍都無法獨立擔負重任。各位應以國事為重,”
王璿靜靜地聽著,暗道上官秋真會玩事,先是擺困難、繼而是威脅、最後是榮耀,一環一環的相扣,使眾人不能反駁,不得不認真地聽下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靈州之戰,乾系定難五州穩定,李德明存在一日,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測的後果。
任何爭權奪利,都會造成合圍上的漏洞,李德明有可能逃脫,重蹈李繼遷覆轍,西北威脅無法根除。
他謀劃兵分三路,快速推進,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一舉擒獲拓跋家族,使之無法蟄伏,東山再起。
“現在,我軍在靈州城下,集結大軍十萬之眾,拿下清風寨之後,李德明為之喪膽,此正是對靈州進攻的大好時機,若在何軍主攻之上爭論不休或是執著於門派之爭,貽誤了大好戰機,這可是要愧對先人、貽害後輩的憾事,所以還請各位斟酌三分。”上官秋口氣平和,神色淡然地道:“拿下清風寨之後,任何人都明白靈州東門將是我軍進攻重點,咱們更應該齊心協力才是。”
“上官先生說來說去,還是沒有一個皆大歡喜的法子,各軍倒底如何進兵?”秦翰心中非常矛盾,他地位比較超然,所以有此一問。
上官秋饒有意味地看了眼秦翰,他心中盤算,在關鍵接口對自己的想法稍作修改,道:“清風寨是楊太尉部下段守倫和殿前司高繼宣拿下的,所以靈州東門的進攻,應該由楊太尉主持,而曹太尉和秦大官率軍,拔除四下各處黨項軍據點,一旦清除,立即轉入對靈州。”
“上官先生此言,毫無新意可言,哪有這番道理,我陝西禁軍賣力一場,最後還得在外圍攻城拔寨。豈不是冷了將士之心。”曹瑋不能認同上官秋之言,他絕不能容忍陝西禁軍,被降格為配屬部隊,更何況陝西一路兵馬,佔絕對主力地位。
“西軍?”上官秋故意拉著長長地強調,帶有一抹諷刺意味口吻道:“既然曹太尉說道陝西禁軍,那在下就得說說了,姑且不論朝廷三衙禁軍兵馬,就說段守倫所屬,亦是陝西路所屬兵馬,雖暫時由楊太尉節製,但他仍然是曹太尉部署,高繼忠更不必說,他是殿前司天武軍的將校。所以,用楊太尉統率本部,連同殿前司天武軍和西軍攻城並不為過。”
“再說,楊太尉是宣撫司大帥,本應為前方節製大將。曹帥亦是宣撫司帥臣,應該在中軍,協助王大人統領全軍,應付各種可能出現的危機,馬軍由秦大官統率掃蕩外圍,監控李繼瑗等外圍黨項軍,張太尉也應協助楊帥才是。”
話聲落下後滿場鴉雀無聲,王璿卻在心中暗笑上官秋的一番論斷,夠玩人的。
不過,也確實管用,楊延昭是宣撫司副都部署,按照都部署節製全軍的慣例,文臣擔任都部署,前方攻防事宜應該由副都部署全權負責。
換句話說,楊延昭指揮部隊奪取了清風寨之後,就應該指揮步軍部隊再接再厲、對靈州東門進行進攻。
攻取清風寨的並沒有河朔兵馬,而是西軍和殿前司的天武軍重步兵部隊,第一進攻梯隊肯定也是這兩支部隊,誰都沒有吃虧,哪支部隊都會有機會。
王璿非常讚同上官秋的意見,那就是讓楊延昭負責整個攻城的事宜,有利於集結部隊對重點地段的進攻,秦翰對於馬軍的指揮才能是眾人都認可的,由秦翰負責外圍的馬軍部隊,再合適不過了。曹瑋作為宣撫司乾辦公事,留在中軍協助宣撫判官,名正言順。
不過,變相把曹瑋地位,致於楊延昭之上,並未引起楊延昭任何不滿,他是純粹的軍人,並不十分計較名位。何況,進攻靈州的榮譽,並不比節製全軍差,能有幾人,親自指揮大軍,進攻敵國王城。
“上官大人所言極是,實際上並非一軍打,另一軍看熱鬧,大家都是朝廷將校,靈州城人人有份,捷報傳到天子那裡,才不負了戰死沙場袍澤的英靈。”
在眾人的默然中,曹瑋當先重重歎了口氣,道:“王大人說的是,李德明困獸猶鬥,靈州城防堅固,糧草甚多,若不齊心協力很難攻破,是末將孟浪了。”
楊延昭點了點頭,面色端正,緩緩撚須,道:“在下不才,得王大人,曹帥看重,定然不遺余力盡早拿下靈州,執李德明,朝見天子。”
王璿淡淡一笑,他相信眼前幾位大將的領兵才華,信任曹瑋的統馭能力是高明的,楊延昭的前方作戰能力也是令人敬佩的,拿下靈州不過是時間的問題。
想想,自己節製大軍剿滅數十年的邊患,忍不住都想笑了,掩飾性地咳嗽幾聲後,道:“此時,相信李德明正在驚恐中度過,咱們在城下一殺一放,城中的軍民能支撐多久也不知道,或許幾天內,就會打開一條進入城中的通道。”
眾人一起放聲大笑,上官秋道:“大人這一招精妙,就算那些黨項士卒被張浦送到了前方,那又能怎樣,反正朝廷要說的話,已傳到了城中,相信用不了三五日,就會滿城皆知。”
“此非為將之道,不得已而用之,登不得大雅之堂。”王邵並不認為自己的策略得當,擅殺俘虜,對於任何有良知的人,都不是一件好事,要不是這場戰爭需要盡快結束,他也不會用這種損陰德的手段。
“殺百人而救萬千生民,此大義,大人何需苟同小節。”楊延昭面色溫和,名為責怪,實則維護。;
“楊太尉高義!”王璿讚歎一聲,暗道畢竟是楊家的人,他所知道的楊家將雖是演繹,但演繹也需要有事跡做為映射,楊家人的德操,不能不讓人佩服。
“大人。”一名中軍衛卒快步入內,遞上一封金字牌鋪遞官塘,道:“北方使臣十萬火急。”
王璿一怔,接過來裁開一看,愕然半天,才沉聲道:“契丹馬隊南下,前鋒已經到了都思兔河。”
“契丹馬隊?”曹瑋的眉頭緊蹙,他的心情頓時沉了下來,亦是沉聲道:“契丹人也來攪局,應該謹慎應付才是。”
王璿垂首沉思,他在盤算著契丹人倒底想幹什麽?首先對甘州進行打擊,現在又移動南下,難道真想趟這趟渾水?
不可能、不太可能,現在整個戰爭已經進入尾聲,蕭太后不傻、韓德讓不傻,他們絕不會援救坐以待斃的李德明。
他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斷然道:“沒什麽大不了的,契丹人不可能同時在兩條戰線開戰,他們不傻,也沒有能力,只要秦大官的馬隊,嚴密警戒,楊太尉全力攻城就是,我倒要看看契丹人玩什麽把戲。”
上官秋接過話題,意味深長地道:“下官倒是希望契丹馬隊南下打上一場,就怕他們是虛晃一槍!”
王璿會意地一笑,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中站起身來,戲謔地道:“子慕兄太性急了,現在要趕緊拿下靈州,才是第一要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