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紅樓夢裡沒好人》第193章
  第193章

  日次兩府算徹底的分崩離析了,誰知上回所表的那位皇帝生母老太妃錢氏沒事,甄家的老太妃甄氏卻薨了,太妃薨了本該凡誥命等皆入朝隨班,按爵守製的。可這次且沒個大動靜。

  只是與甄家親厚的人進出悼念,這自然沒有榮國府什麽事了,賈母、王夫人、與甄家結親的薛姨媽、賈珍的老婆尤氏、賈蓉的平妻許氏婆媳祖孫等,皆每日入朝隨祭,至未正以後方回。

  在大內偏宮二十一日後,方請靈入陪陵,地名曰孝慈縣。

  這陵離都來往得十來日之功,如今請靈至此,還要停放數日,方入地宮,故得一月光景。

  寧府賈珍夫妻二人,也少不得是要去的。兩府無人,因此大家計議,家內無主,少不得又大家計議,便報了尤氏產育,將她騰挪出來,協理寧、大觀園兩處事體。

  又托了薛姨媽在園內照管她姊妹丫鬟。薛姨媽隻得也挪進園來。賈母又將寶琴送與她去照管;隻叫薛姨媽覺得好笑。

  薛姨媽只不過照管她姊妹,禁約得丫頭輩,一應家中大小事務,也不肯多口。尤氏雖天天過來,也不過應名點卯,亦不肯亂作威福,且她家內上下,也只剩她一個料理,再者,每日還要照管賈母王夫人的下處一應所需飲饌鋪設之物,所以也甚操勞。

  當下兩處主人既如此不暇,並兩處執事人等,或有人跟隨入朝的,或有朝外照理下處事務的,又有先踩踏下處的,也都各各忙亂。

  因此兩處下人無了正經頭緒,也都偷安,或乘隙結黨,與權暫執事者,竊弄威福。大觀園隻留得賈母陪嫁並幾個管事照管外務。

  這陪嫁姓來,也不過常用的幾個人已去,雖另委人,都是些生的,隻覺不順手。且他們無知,或賺騙無節,或呈告無據,或舉薦無因,種種不善,在在生事,也難備述。

  皇帝也不知發生麽瘋,下旨凡各官宦家,凡養優伶男女者,一概蠲免遣發。

  尤氏等知道後便議定,待王夫人回家回明,也欲遣發十二個女孩子,又說:“這些人原是買的,如今雖不學唱,盡可留著使喚,隻令其教習們自去也罷了。”

  王夫人因說:“這學戲的倒比不得使喚的,他們也是好人家的兒女,因無能,賣了做這事,裝醜弄鬼的幾年,如今有這機會,不如給她們幾兩銀子盤費,各自去罷。當日祖宗手裡都是有這例的。咱們如今損陰壞德,而且還小器。如今雖有幾個老的還在,那是她們各有原故,不肯回去的,所以才留下使喚,大了配了咱們家的小廝們了。”

  尤氏道:“如今我們也去問她十二個,有願意回去的,就帶了信兒,叫上她父母來親自來領回去,給她們幾兩銀子盤纏,方妥當。若不叫上她父母親人來,只怕有混帳人頂名冒領出去,又轉賣了,豈不辜負了這恩典!若有不願意回去的,就留下。”

  王夫人笑道:“這話妥當。”

  尤氏等又遣人告訴了鳳姐兒。一面說與各房中,每教習給銀八兩,令其自便。凡梨香院一應對象,查清注冊收明,派人上夜。

  將十二個女孩子叫來當面問,倒有一多半不願意回家的:也有說父母雖有,他隻以賣我們為事,這一去還被他賣了;也有父母已亡,或被叔伯兄弟所賣的;也有說無人可投的;也有說戀恩不舍的。所願去者止四五人。

  王夫人聽了,隻得留下。將去者四五人皆令其乾娘領回家去,單等她親父母來領;將不願去者分散在園中使喚。

  賈母便留下文官自使,將小旦蕊官指與寶玉,將小生藕官指與了黛玉,黛玉沒收,就又被派去了瀟湘苑與紫鵑作伴。

  將大花面葵官送了湘雲,將小花面豆官送了寶琴,將老外艾官送了探春,尤氏便討了老旦茄官去。

  當下各得其所,就如倦鳥出籠,每日園中遊戲。眾人皆知她們不能針黹,不慣使用,皆不大責備。其中或有一二個知事的,愁將來無應時之技,亦將本技丟開,便學起針黹紡績女工諸務。

  一日正是朝中大祭,賈母等五更便去了,先到下處用些點心小食,然後入朝。早膳已畢,方退至下處;
  用過早飯,略歇片刻,複入朝;待中晚二祭完畢,方出至下處歇息;
  用過晚飯,方回家。可巧這下處乃是一個大官的家廟,乃比丘尼焚修,房舍極多極淨。東西二院,榮府便賃了東院,北靜王府便賃了西院。太妃少妃每日宴息,見賈母等在東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應。外面細事,不消細述。

  且說大觀園中,因賈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內,又送靈去一月方回,各丫鬟、婆子皆有閑空,多在園內遊玩。更又將梨香院內服侍的眾婆子一概撤回,並散在園內聽使,更覺園內人多了幾十個。

  因文官等一乾人或心性高傲,或倚勢凌下,或揀衣挑食,或口角鋒芒,大概不安分守理者多。因此眾婆子無不含怨,只是口中不敢與她們分證。如今散了學,大家稱了願,也有丟開手的,也有心地狹窄,猶懷舊怨的,因將眾人皆分在各房名下,不敢來廝侵。

  可見這女人是不是魚眼珠子,與嫁不嫁人無關,嫁了人的婦人,也多是端莊大房的,該是潑婦的也不會因為一個男人就變得潑辣了。

  可巧這日乃是清明之日,賈璉已備下年例祭祀,帶領賈環、賈琮、賈蘭三人去往鐵檻寺祭柩燒紙。

  如此能與如神人一般的二哥哥二叔叔親近,三人自然不放過。

  寧府賈蓉卻是不願見賈璉的,雖然賈璉給了他莫大的好處,可那也是用媳婦換來的,於是就同族中幾人去各辦祭祀。免得與賈璉碰面。

  因寶玉不敢見賈璉,就托病未大愈,不曾去得。

  這日寶玉飯後發倦,襲人因說:“天氣甚好,你且出去逛逛,省得丟下粥碗就睡,存在心裡。”

  寶玉聽說,隻得拄了一支杖拖拉著瘸了的腿,靸著鞋,步出院外。因近日將園中分與眾婆子料理,各司各業,皆在忙時,也有修竹的,也有歍樹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種豆的,池中又有駕娘們行著船夾泥的種藕的。

  湘雲、寶琴與些丫鬟等都坐在山石上,瞧她們取樂。

  寶玉也慢慢行來。湘雲見了他來,忙嘲笑說:“快把這船打出去,他們是接林妹妹的。打折腿,打折腿”眾人都笑起來。

  寶玉紅了臉,也笑道:“人家的病,誰是好意的!你也形容著取笑兒。”

  湘雲酸道:“病也比人家另一樣,心心念念人家,不過也是一頓板子,反說起人來。”說著,寶玉便也坐下,看著眾人忙亂了一回。

  湘雲因說:“這裡有風,石頭上又冷,你去找你的林妹妹去吧,莫要愛著我。”

  寶玉也正想著林黛玉,見湘雲譏諷自己,也不樂意與他多待,便起身拄拐,辭了她們,從沁芳橋一帶堤上走來。

  只見柳垂金線,桃吐丹霞,山石之後,一株大杏樹,花已全落,葉稠陰翠,上面已結了豆子大小的許多小杏。寶玉因想道:“能病了幾天,竟把杏花辜負了!不覺倒‘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因此,仰望杏子不舍。

  又想起邢岫煙與薛蝌的憾事,雖說是男女大事,不可不行,如今不成也好,倒是又多了一個好女兒。

  不然過兩年,便也要“綠葉成蔭子滿枝”了。再過幾日,這杏樹子落枝空,再幾年,岫煙也未免烏發如銀,紅顏似槁了、

  想到紅顏易老,因此,不免傷心,隻管對杏流淚歎息。正悲歎時,忽有一個雀兒飛來落於枝上亂啼。

  寶玉又發了呆性,心下想道:“這雀兒必定是杏花正開時他曾來過,今見無花空有子葉,故也亂啼。這聲韻必是啼哭之聲,可恨公冶長不在眼前,不能問他。但不知明年再發時,這個雀兒可還記得飛到這裡來與杏花一會了?”

  正胡思間,忽見一股火光從山石那邊發出,將雀兒驚飛。寶玉吃一大驚,又聽那邊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弄些紙錢進來燒?我回去回奶奶們去,仔細你的肉!”寶玉聽了,益發疑惑起來,忙轉過山石看時,只見藕官滿面淚痕,蹲在那裡,手裡還拿著火,守著些紙錢灰作悲。

  寶玉忙問道:“你與誰燒紙錢?快不要在這裡燒。你或是為父母兄弟,你告訴我名姓,外頭去叫小廝們打了包袱寫上名姓去燒。”

  藕官見了寶玉,隻不作一聲。寶玉數問不答,忽見一婆子惡恨恨的走來拉藕官,口內說道:“我已經回了奶奶們了,奶奶們氣得了不得。”

  藕官聽了,終是孩氣,怕辱沒了沒臉,便不肯去。

  婆子道:“我說你們別太興頭過余了,如今還比得你們在外頭隨心亂鬧呢!這是尺寸地方兒。”指寶玉道:“連我們的爺還守規矩呢,你是什麽阿物兒,跑來胡鬧!怕也不中用,跟我快走罷!”

  婆婆說的是規矩,奈何寶玉豬隊友,是幫色不幫醜的,替藕官掩護到:“她並沒燒紙錢,原是我叫她來燒那爛字紙的。你沒看真,反錯告了她。”

  藕官正沒了主意,見了寶玉,也正添了畏懼;忽聽他反掩飾,心內轉憂成喜,也便硬著口說道:“你很看真是紙錢了麽?我燒的是爺寫壞了的字紙!”

  那婆子聽如此,亦發狠起來,便彎腰向紙灰中揀那不曾化盡的遺紙,揀了兩點在手內,說道:“你還嘴硬?有據有證在這裡。我只和你廳上講去!”說著,拉了袖子,就拽著要走。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