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農家麽妹》第68章 轉變
  第68章 轉變
  此時人多口雜的,胡大娘也不多說,隻笑道:“你也多吃點,身子養得好孩子才能長得好,生的時候也有勁兒。”又告訴於氏,“你家裡雖然不用你做事,但這時候一定多動動才好。”

  於氏都一一答應著。

  寧婉便問:“胡大娘,我娘再過幾個月就生了,我們家應該準備什麽呢?”

  “你娘生過你們幾個,自然都是知道的,”雖然如此,胡大娘還是向寧婉又講了一遍,“小孩子的包被、衣服、尿布什麽的都要有,再就是買一斤紅糖,還有就是乾草要多備一些,其余盆子、剪子、熱水什麽的都是家裡常有的東西了。”

  不論什麽大事,在農家都十分簡陋。先前寧婉在趙家時見妯娌要生孩子,可是備了不少的東西呢,只是那時她不留心,竟沒有十分在意。眼下了聽了胡大娘的話,便隻得點頭,又暗想哪一天應該去問一問謝大夫。

  正說著話,突然聽到院門響,寧婉便趕緊起身去看,原來是三老爺子。

  剛剛二老爺子斥責三老太太時,他不知道躲到了哪裡,可是眼下卻突然來了,換了一件出門時穿的夏布上衣,笑眯眯地向寧婉問道:“你爹呢?”

  寧梁聽了三叔的聲音,早迎了出來,“三叔,剛剛去請你,你沒在家。現在回來了,趕緊上炕陪著胡村長和小先生喝酒說話。”

  “我就是來陪客的。”三老爺子說著便施施然地走了進來,似乎剛剛在胡家村人面前丟人現眼的不是他。

  寧婉在心裡冷笑一聲,但還是去灶間拿了碗筷酒盅進來給三老爺子擺上。三老爺子不要臉,但是自家卻不能不要。

  吃過飯,寧婉與胡大娘打了個招呼,收了碗筷,與春玲和羅雙兒到院子裡做活。寧家的事每日都有,上午耽誤了時間,下午卻不能再不做了。

  先將園子裡的菜切了曬上,又將曬得半乾的蘑菇穿成長串,再掛起來陰乾……

  因三人就坐在屋簷下,正能聽到東屋裡的說話聲,胡敦儒講了許老先生的幾件事,其中有一件竟是路遇賊人,竟被他勸得改行善事了,大家都聽得十分入神,可是寧婉卻曾聽過,因此倒興致缺缺,又因為天熱,頗有些困倦,半合著眼睛撿起一個個的蘑菇串著。

  突然聽到三老爺子說了一句:“許老先生果真仁義,二郎,你也要向老先生學一學,別只顧著自己家收山貨賣錢,倒要幫著大家把山貨送到虎台縣裡都多掙些才好呢。”困意立即全消散了。

  三老爺子來了,不只是來蹭一頓好酒好菜,還是來教訓爹的!
  羅雙兒和春玲也一直在聽著裡面的話,現在也都瞪大眼睛,三個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一起豎起耳朵等著聽寧梁怎麽回答。

  三叔吩咐了,而且還是當著胡家村村長和小先生的面,寧梁就是再生氣也是要答的,“三叔,到虎台縣走路就要走三四個時辰,誰能背著東西走那麽遠?”

  “你們家不是有兩頭毛驢嗎?不用的時候正好可以借給大家。”

  “毛驢雖然是牲畜,可不能天天乾活兒,總要歇一歇的。”

  “大家的山貨要是不賣你家了,你家裡哪裡還有那麽多東西要運?毛驢不就閑下來?”

  二老爺子突然出言攔住,“老三,你這說的是什麽話!”

  在三家村,大家相互借些東西用也沒什麽,但卻都是要還情的,寧梁先前就應該如此駁回來,但他一直給三叔留著臉面,眼下忍不下去了,不再躲躲閃閃地推卻,直接地反駁說:“三叔,毛驢是我家花了許多錢買的,平時喂養也有不少花銷。”

  三老爺子就一笑道:“既然你舍不得家裡的毛驢給大家用也沒什麽,再去虎台縣時帶著大家就行了。”

  原來繞來繞去還是繞到了這裡,三老爺子就是想把東西直接賣到虎台縣,因為他對自家從中掙了錢就是不滿!

  爹不是個擅長言辭的人,肯定說不過三老爺子,就像剛剛的幾句話,明明三老爺子不講理,但是卻在語言上佔了上鋒。

  寧婉站起身來,正要進屋裡說話,可是這時胡敦儒卻開口了,“三爺爺,這您就有所不知了,做生意也是有門路和信用的,這些秘密哪裡能輕易告訴了旁人?就比如我們家去年采了猴頭菇,我爹送到虎台縣,找了許久才找到收猴頭菇的人,也才賣了半貫錢,還不如賣給寧二叔家裡得的錢多呢!”

  胡村長這樁丟臉的事從沒有向外人說過,現在不想卻被小兒子說了出來,便向寧三老爺子說:“他三爺爺,不瞞你說,我覺得自己也是個精明的人了,而且縣城裡我還是去過幾次的,但是那次賣猴頭菇,可把我氣死了!一進城就遇到了兩個人,帶著我左轉右轉,後來到了一個鋪子夥計又說我的東西是假的,要把我告到大牢裡,我好說歹說才要了半貫錢回來。是以我聽說寧兄弟找到了給縣城送貨的門路,也是佩服他的!”

  寧梁這時就說:“那是仙人跳,專門騙我們這些鄉下人的。當初我和婉兒第一次去縣城裡,也曾經遇到過,還差一點讓人騙去了十幾兩銀子!”

  “所以呀,他三爺爺,你別以為去虎台縣賣東西很容易就掙到了錢,那裡可是一片花花世界,人精得跟猴似的,你們去了不要說掙錢,就是能囫圇回來就不錯了!”胡村長是對虎台縣心有余悸了,便又向大家說:“而且,剛剛寧兄弟說的話很有理,如果沒有牲畜,是沒法子往虎台縣送山貨的。人背著東西,又能背多少?太少了不合算,太多了又背不動,況且地裡還有活要乾呢。”

  “我們村裡大家采的東西,我就讓他們都送到寧兄弟這裡,又公道又省事,大家也不少得錢,自然也要讓寧兄弟掙點不是?”

  胡村長畢竟是村長,說的話合情合理,三老爺子再沒話說,便道:“我也是為了大家好。”

  這時寧梁也道:“若不是先前家裡突然得了一注錢買了這毛驢,也不能做這生意,那邊收山貨的鋪子現在已經彼此有了信用,生意自然還是要做的。而且我們家收山菜早定好了價兒,大家願意送就送,不願意自己送到虎台縣也沒什麽,我把平日去的地方告訴大家,都多掙了錢我也替你們高興。”

  最後一句話正對上了眼紅寧家那些人的心思,因此郭老爺子就笑著說道:“寧二郎這話說得對,大家各憑心意,願意賣到寧家就賣到寧家,願意送到虎台縣的就去,都是一樣的。”又向胡村長道:“別看我們三家村是三姓人家,其實也與你們一樣,跟一家人一樣親,有什麽好事,大家都再不相互瞞著的。”

  胡村長不想寧梁竟然能將去虎台縣賣貨的地方說出來,深深地看了他幾眼,卻也不好再說什麽。而胡小先生卻笑著向大家說:“寧伯伯果真講仁義!”

  寧婉在屋外聽了也是一怔,在心裡略算了一算帳,竟覺得爹讓大家去一次虎台縣並不錯。自家定的價其實不低,粗看差了兩三倍,其實細算一下,扣掉損耗、人力、畜力,也不過一倍的利。大家自己去送貨是多掙錢了,但是其實也多用了時間,而這時間完全可以到山上采山貨掙來。

  再看春玲和羅雙兒都十分不解,“婉兒,你還不攔住寧二叔,他太厚道了,如此這般豈不會吃虧?”

  寧婉就笑了,“有人願意去就去吧,誰吃虧自己知道!”

  此後,三家村果然有幾個人跟著寧梁去了虎台縣,只是去了一次就沒有下次了。

  那一日寧梁因為有毛驢早早到了虎台縣後又等了一陣子大家才到,各各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先到了望遠樓,不料掌櫃卻隻願意收寧梁一份,卻不願意收別人的。

  原來過去望遠樓也時常收些零散和山貨,但自寧梁定時送貨之後卻習慣只收他一家了,寧家要價不高,東西乾淨新鮮,送得多了又有了經驗,一路上保管得又好,再有一個原因,就是寧婉十分細心,從最開始送貨時起,就十分注意將各種的山貨打理整齊,不論貓爪兒菜還是別的,送到酒樓裡隻清洗一下就能拿來做菜,十分便利。是以從掌櫃到下面的水案打雜的,都對寧家印象十分好。

  時日久了,大家也相熟了,便不再天天結帳,而是每天記個數,一個月一結。酒樓裡平日查看存貨缺了什麽,就提前告訴寧家,寧家就緊著送過去。酒樓裡省事,寧家得了利。

  如今各家送山貨酒樓直接就拒了,還是寧梁幫忙說些好話掌櫃的才出來看看才挑挑撒揀揀勉強收了幾份,其余都退了回去。原來各家比不了寧家是匯集兩個村子的山貨,就比如蘑菇,大腿菇、雞油蘑、榛蘑什麽的樣樣都分開,酒樓裡做什麽菜就拿什麽,而這些人家呢,有的是各種混在一處,有的就算分開了每樣都不多,還不夠做一盤菜呢,酒樓當然嫌麻煩了。

  因此就是收下的,給的錢又打了折扣。最後又到收山貨那裡,也是一樣的道理,好不容易把帶來的山貨都賣了出去,但去虎台縣的幾個人累了一回,卻沒多得什麽,反耽誤了一天采蘑菇的時間,個個後悔。

  寧婉聽爹回來說了,越發慶幸自家生意做得早,搶佔了先機,又與望遠樓幾個大買家不知不覺結成了很好的關系,眼下生意才做得如此順利。

  想到這裡便又想到了盧二少爺,他的幫助功不可沒。就算他送來的禮物是自己應得的,可是那次野豬肉確確實實地幫了寧家大忙,與虎台縣的幾個酒樓的熟識又有交情就是從那時起的。

  村子裡對寧家掙錢的不滿又如不知如何突然生成時一般突然消散了,大家又都說:“還是把山貨賣給寧二郎家裡劃算,自己跑一回虎台縣反耽誤了采山貨掙錢!”村子裡的人就是這樣,說他們見風使舵也不盡然,但卻果真是沒什麽主意隨風倒。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