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農家麽妹》第302章 慈愛
  第302章 慈愛
  自鐵石移駐三坡堡後,雖然還是在外駐軍,但兩下來往著實方便起來,他每幾日便回家裡住一日,甚至平日練兵時還會突然帶著新建起的騎營跑回家中吃午飯呢,畢竟一時辰就能騎馬到達的距離對於騎兵真不算什麽。

  一早送了鐵石出門,寧婉便抱著松兒去了春暉堂。婆婆最愛孫輩,當初有槐花兒時每日一早便要見孫女兒,現在有了孫子也是一樣的親香。

  這時候天氣已經冷了,可春暉院裡卻格外暖和,建宅子的時候不但砌了火炕,還設了火牆,倒座的灶裡晚上加一塊石炭坯子,一早上火炕和火牆還熱乎乎的,早起添上一鍬石炭就可以做早飯了。

  寧婉進來就正趕上了早飯,其實鍾瑞院裡也一樣有廚房,但是家裡人少,她便隻偶爾做些小吃,一日三餐都在春暉院裡用,人多既熱鬧又吃得香。

  婆婆已經帶著槐花兒坐在桌前了,見了她進門就笑道:“剛聽了盛兒過來說松兒醒得晚,不想你就來了。”

  寧婉已經將松兒身上的繈褓解下,又替他脫了外面的衣裳,隻留一套薄薄的小夾襖放在炕專門為他準備的褥子上,“才打發盛兒出門,他便醒了,吃了奶我便抱他過來。”

  松兒解了束縛就開心起來,他又是閑不住的,張著嘴吚呀呀個不休,小胳膊小腿也都動了起來,正是最最可愛好玩的時候。

  婆婆便將松兒抱在懷裡,槐花兒就伸了手指讓松兒抓著玩兒,又興奮地笑道:“小弟弟好有力氣呀!”

  “松兒能吃能睡,長得快,力氣也就大了。”

  “那他的力氣也不如我大!”

  “那當然了,槐花兒比小弟弟大兩歲多呢!”

  祖孫三人在一處樂滋滋的,寧婉便解下鬥篷,向吳嬸道:“若是我晚了,隻管讓婆婆和槐花兒先吃飯。”

  吳嬸就笑道:“本來也正要把飯送上來呢,夫人就來了。”說著讓人擺飯。

  一時飯來了,寧婉擺了筷子就道:“婆婆和槐花都先吃飯,讓松兒自己玩一會兒。”

  婆婆和槐花兒都不舍得,一同說:“我們還不餓呢!”

  寧婉就將羊乳羹分盛了出來,“這是要趁熱喝的,一會兒涼了就有膻味了。”又因槐花兒一向喜歡喝羊乳羹,便笑著說:“今天這羊乳裡加了杏仁,味兒特別好呢!”

  槐花兒就松了小弟弟的手,“我喝了羊乳羹再來陪你玩兒。”說著便坐到了娘身邊喝羊乳羹,她如今湯匙用得很好早已經能自己吃飯了,喝了一匙卻又回頭說:“奶奶乖,先吃了飯再陪小弟弟。”

  婆婆便笑了,“我的大孫女最疼奶奶的。”就聽了孫女兒的,先放下小孫子來吃飯。好在松兒固然是個脾氣大的,但只要吃飽喝足了並不吵鬧,自已一個人在褥子上怡然自得地玩著。

  寧婉吃著飯,眼睛卻一直瞧著兒子,突然便放下碗,“松兒翻身了!”

  婆婆和槐花兒聽了趕緊回過身,就見松兒已經翻了過去,正俯臥在炕上昂著頭“呀呀”叫著,小胳膊小腿兒拚命地撲騰,模樣十分好笑。

  槐花兒就咯咯地笑了,“小弟弟,這樣多不舒服呀,趕緊翻回來呀!”

  婆婆就慈愛地笑了,“你當他不想翻回來嗎?他是翻不回來了,你瞧他的小臉都憋紅了。”說著將松兒抱起重新放好,就道:“這孩子真活脫脫地與他爹一個模樣,還不到三個月就會翻身了,就連第一次翻身翻不回來也是一樣一樣的!”

  槐花兒就得意地說:“我就不會這麽笨,想怎麽翻就怎麽翻。”說著到一旁的炕上打了幾個滾給大家看。

  婆婆和寧婉就都笑了,叫了槐花兒回來吃飯,沒一會兒見松兒又翻了過去,大家再沒心思吃了,都圍著他看熱鬧。

  正開心著呢,婆婆突然捂著胸口道:“我怎麽不大舒服呢。”

  寧婉趕緊扶著婆婆躺下,一迭聲地叫人拿酒化了蘇合香,又讓萬氏和盛兒帶了小兒女回鍾瑞院,再打發人請大夫,突然又想起來一事,見屋裡人都被打發走了便急忙到院子裡叫人去找鐵石回家。

  這幾年婆婆就沒怎麽犯過病,因此寧婉心裡竟有些慌,將事情吩咐了坐在婆婆身旁輕聲勸慰道:“不要緊的,吃了藥就好了。”

  婆婆面色雪白雪白的,氣息微弱,卻不再嚷著胸疼,隻笑著勸她,“婉兒別害怕,我不行了,你趕緊把裝老衣裳給我換上,別讓我穿不上衣服去見閻王爺。”

  明明婆婆看起來比自己嫁過來那夜要好些,不過寧婉非常害怕,她覺得婆婆可能真的不行了。但是她還是勉強笑著,“婆婆,哪裡有你說得那樣嚴重,你隻管把藥吃了好好歇一會兒,便什麽事都沒有了!”

  “我心裡明白著呢,這一次真是大限到了,吃藥也沒有用。再者我也沒什麽不知足的了,就是走了也安心,你先幫我穿上衣裳,打理得整整齊齊地我們再說話不遲。”婆婆就握了寧婉的手輕輕捏一下,又向一旁的吳嬸說:“兒媳婦年輕沒輕過這些事兒,你還有什麽不懂的,趕緊將裝老衣裳拿出來吧。”

  吳嬸正拿著藥,眼淚啪地就掉了下來,想說什麽聲音都哽住了。

  寧婉見狀趕緊上前接了藥喂婆婆服下,又嗔著她,“吳嬸,婆婆身子不舒服隨口說的話,你怎麽能信?快把眼淚收了。”

  婆婆吃了藥神色略緩,就又說:“就是神藥也只能治得了病,卻治不了命。你們趕緊把衣裳拿出來給我換上,就算我沒事兒也隻當衝喜了,並不是壞事兒。”

  遼東這邊的習俗就是如此,老人早早就打好了壽材,做好了裝老衣裳,也就是壽衣。這些東西放在家裡並不忌諱,反讓老人看了心情寬慰,知道自己的後事兒必能辦妥帖了。婆婆的這些東西還在好多年前就備上了,寧婉也曾見過,甚至還在婆婆得了誥命夫人之後幫著重新繡了合身份的壽衣和鋪蓋添進去,這也是表達孝心。

  壽村壽衣備好了,待人病重了定然要在咽氣之前穿好裝老衣裳,只有如此才算真正將壽衣穿了去。而且活著裝老衣裳還能衝喜,如果將邪崇衝走,人就能還陽。

  因此到了此時寧婉怎麽也擰不過,隻得與吳嬸將壽衣拿出來替婆婆一一換上。婆婆現在是五品誥命夫人,須按品級穿戴,所謂依製殮服。穿好衣裳再穿上鞋子,左腳鞋面上繡著蟬,右腳繡著蛾,正合“一蟬一蛾,飛過奈河。”的說法。

  這時便有虎台縣的大夫過來了,診了脈退出屋子就搖頭不肯開方子,“先前老夫人的病還可養著,如今油盡燈枯卻已不支了。”原來當時鐵石請名醫到家裡給婆婆診脈時他也曾來過,且平日也知道婆婆的病,再三拱手道:“小人醫術不精,老夫人情況著實無力回天,還請夫人另請高明吧。”

  寧婉的心就似從高空中一下子落了下來一般,雖然也知道不好,但大夫說了卻又不一樣,此時便道:“無論如何還請先生寫個方子,盡力一試。”

  那先生就道:“非是我不肯寫,而是此時已經藥石罔效了。”

  寧婉的淚哪裡還能止得住,哽咽著再三懇求,“無論如何也要相想法子治一治的。”大夫盡知盧家之事,就道:“唯有獨參湯一方尚可延長些時辰,老夫人便可等到盧將軍回來。”

  獨參湯原就是提住最後一口陽氣的,因此也不必寫什麽方子,寧婉便趕緊讓人去煎了來。卻又做主叫人去安平衛請公公,萬一婆婆還想見上最後一面,眼下不去請人就來不及了。想想又吩咐了幾件事,拿帕子將臉上的淚擦幹才回了屋裡。

  隻這一會兒工夫,寧婉就覺得婆婆的氣息又微弱了些,便趕緊扶了她的手道:“已經讓人去煎藥了,只等一會兒便好。”

  正這時鐵石飛馬回來,他原剛到三坡堡便急忙向回趕,進來一眼看到娘的面容幾步上前跪在身邊,一時卻說不出話來,隻將娘的手拉住。

  當娘的就笑了,“你回來就好,我正有事囑咐你——你自小脾氣強,又不通人情,以後遇事多與媳婦商量,才能把日子過好,我也就放心了。”

  寧婉就見鐵石的眼睛紅了,聲音顫抖著答應了,趕緊上前道:“婆婆,你隻管放心我們,鐵石有本事,將來一定會功成名就,我自然會一直在他身邊相幫。”

  婆婆就含笑點頭,“你們倆都是好的,我其實也就是白囑咐。”又說了幾句,就有些喘息。

  正好參湯送上來,寧婉就與鐵石扶了婆婆坐起來,一匙匙地喂了半碗,見婆婆搖頭便要重新扶她躺下,不想她不肯躺,“拿被子來讓我靠一會兒吧。”待坐穩了,精神就似好了一些,笑著向他們說:“我這輩子先前雖然苦了些,但卻是俗話常說的先苦後甜,最有福氣的,現在走了也沒有什麽不知足的了,你們不要太傷心……”

  說起來寧婉最初其實並不大喜歡婆婆的性子,倒是為她報不平的感覺多些。但是幾年相處下來,她越發與婆婆相得,真真地有了情分。如今見婆婆微微笑著,眉眼間滿是慈愛,心裡說不出的難受。她又知鐵石的心比自己還要痛上百倍千倍,此時總要自己撐住。

  突然婆婆目光抬起來越過他們,“既然叫了他,就讓他進來見一面吧。”

  雖然沒有提名姓,但是寧婉立即就知道婆婆說的是誰了。她並不知婆婆怎麽曉得自己讓人找了公公,明明自己背著她到屋外面吩咐的,但此時只有趕緊答應著起身出屋,正要問去安平衛的人是不是回來了,就見公公沒戴帽子,鬢發散亂地闖了進來,顯然是得了消息立即便從家裡騎馬來了,也顧不上說別的,打起簾子道:“公公快進去吧,大夫說不大好呢!”自己隨後進來去拉鐵石,“我們去把孩子抱來。”

  鐵石突然得了消息,回到家裡見娘已經不成了,此時神志早已經恍惚,一時沒有明白媳婦的意思,隻呆呆地在原處不動。寧婉一下子竟沒有拉起,正要再說什麽,婆婆就道:“你們也不必走,我其實沒什麽說的,一起聽聽也好。”

  說著便轉向公公平靜地道:“我先前恨過你,還想過最後的時候一定要把過去的事情與你分說明白。但是現在我早不恨了,也沒有什麽可說的。這幾年我的日子過得好,心裡也舒暢,現在兒子媳婦都孝敬體貼,又有孫子孫女兒,如今走了也是高興的走。你年紀也不小了,以後也要保重身子。”

  便又向兒子媳婦說:“把槐花兒和松兒抱來我看看。”

  寧婉眼睛早被淚水模糊了,只怕下一刻就忍不住哭了,趕緊應了一聲就去接孩子。

  松兒抱來時還在睡著,一張小臉紅撲撲的,寧婉便將他送到了婆婆身邊,婆婆便滿臉笑意地瞧著他說:“與他爹一個模樣,長大了也能有出息。”

  寧婉一向知道婆婆雖然極疼愛松兒,但是槐花更是她的心尖子,便將松兒交給別人再拉著槐花兒過來,婆婆的笑意就更深了,抬手摸了摸槐花兒的臉,“奶奶要走了,槐花兒要聽娘的話。”

  槐花雖小,但也覺出不對了,因此早將一雙眼睛睜得大大的,現在就帶了哭音問:“奶奶,你去哪裡?”

  “奶奶去那邊,”吳老夫人便用手指了指盧家老宅的方向,那裡已經改成了家裡的祠堂,“槐花雖然看不到奶奶了,但是奶奶還會常來看槐花兒的。”說畢手便落了下來,人也闔上了眼睛。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