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錦衣之下(任嘉倫、譚松韻主演)》第56章 提防(1)
  第56章 提防(1)
  次日清早,今夏醒時藥勁已過,兩人預備下船回城。侍女說主人尚在歇息,無法送客,已備下小船送他二人離開。

  小船晃晃蕩蕩地離開樓船,沒有再生其他枝節,今夏坐在船艙內,在心中暗暗舒了口氣。陸繹頗自然地往她身上一靠,頭就擱在她肩膀上。今夏楞了楞,想起他還在發燒,忍不住用手探了探他額頭,還是熱熱的,果然尚在發燒中。

  燒了一夜,想來他定是難受得緊。

  她身子不敢動,伸長了手將船艙的簾子放下來,擋住湖面上的風。

  小船沿著水道進了城,在距離官驛最近的渡口靠了岸。下船後,今夏先按方子抓了藥,才回官驛,趕忙去煎藥。

  此時,一隻白鴿在陸繹窗邊來回踱步,咕咕咕,咕咕咕,似乎已經等了好一陣子。

  陸繹抱起它,照例解下小竹筒,然後將鴿子放入竹籠中喂些清水和小米,最後才取出竹筒內的紙條。

  認出上面的字跡之時,他就顰起眉頭,這是爹爹的字。

  陸炳親自寫信給他,而非吩咐他人,說明此事相當要緊。

  再往下看去:浙江巡撫兼直浙總督胡宗憲因反覆上書請求不要殺掉汪直(倭寇頭領),而被彈劾收受賄賂,包庇放縱倭寇。聖上不悅,密令徹查此事。此事稍有差池,胡宗憲撤職入獄,兩浙必定大亂。陸炳要他盡快將揚州事宜結案,前往浙江全權負責徹查此案。

  爹爹雖未明說,但身為人子,字中涵義陸繹豈能不懂。

  好在揚州此案已近尾聲,陸繹深吸口氣,再次看向紙條上胡宗憲三個字——

  胡宗憲,字汝貞,號梅林,大明南直隸徽州府績溪縣人。進士出身,先任益都知縣、余姚知縣,後以禦史巡按宣府、大同等邊防重鎮,整軍紀,固邊防。而後出任浙江巡按監察禦史,臨行前立下誓言:“我這次任職,不擒獲汪直、徐海,安定東南,誓不回京。”在趙文華的大力推薦下,擢升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又加直浙總督,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兵務,可以調遣江南、江北、浙江等省重兵。

  今夏端著湯藥進來時,正好看見陸繹將紙條放在燭火之上燒掉。

  “大人,喝藥吧。”她把藥放到桌上。

  陸繹端起碗來,略吹了吹,便一氣把湯藥飲盡。她留意到他的眉頭始終皺著,估摸著那張紙條裡不是什麽好消息,又或許是因為藥太苦的緣故。

  “對了……”放下藥碗之後,他還在思量著什麽,然後轉頭吩咐她,“阿銳並不知道我們已經察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你千萬不要在他面前露出馬腳,一切要和平常一樣。”

  今夏立即明白他的意思:“可惜他這個人惜字如金,要從他口中套出些什麽來,並不容易。”

  “打蛇打七寸,找到他的要害,就好辦了。”陸繹淡淡道。

  “他的要害……”今夏回想起上次遇見倭寇之時,阿銳撲倒上官曦,自己卻身中暗器,“他把上官姐姐看得很要緊,倒不似作假。”

  “是否作假,一試便知。”

  今夏想起一事,從懷中掏出小瓷罐:“這是沈夫人留給我的,說是可以治療倭寇的暗器之毒。你下次見到上官姐姐,不妨送給她幾粒。”

  “你為何不自己給她?”陸繹問道。

  今夏沮喪道:“因為翟姑娘的事情,她以為我騙了她,只怕是不會再信我。你這等身份,自然是不會騙她的。”

  “那倒未必,騙不騙人,和身份其實沒什麽關系。”

  陸繹笑道,竟然開始寬衣解帶,今夏愣愣盯著他。

  “楞著幹什麽,替我從衣箱裡拿件衣衫出來……”他邊脫邊低頭嗅了嗅,皺眉道,“全是酒味,難怪我覺得頭暈沉沉的。”

  “你頭暈沉沉是因為你在發燒。”

  今夏到衣箱裡去翻他的衣袍,一轉頭,看見陸繹,見他連貼身衣衫都脫了下來,臉唰得一下全紅了。

  衣袍飛過來,兜頭兜腦地蓋住陸繹,她則趕緊背過身去。陸繹將衣袍取下來,笑著搖搖頭,邊穿衣衫邊歎道:“我療傷的時候,你又不是沒見過。”

  今夏咕噥著:“當時情形危急,怎麽能一樣,你可不能養成這種習慣……”她話還未說完,就聽見陸繹哎呦喚了一聲,急忙轉過身去。

  他隻穿起一邊衣袖,大概是牽動了背部的傷口,皺著眉頭無奈地看著她。

  今夏趕忙過去幫著他將衣袍穿好。

  “不能養成什麽習慣?”他索性站著不動,看著她的手環繞過腰間替他系絲絛,唇角微微上揚。

  今夏站在他身後細心地給絲絛打結:“就是、就是不能在我面前更衣。”

  陸繹轉身望了她一眼,不在意道:“你習慣就好,遲早得習慣的。”

  今夏尚未想明白什麽叫做“遲早得習慣”,就見他理了理衣袖朝外行去,急忙道:“大人,你還在發燒,你不歇歇麽?”

  “不。”

  “我可以一起去。”她跟上去。

  陸繹停下腳步:“不,你有件更要緊的事情……把這些衣衫洗了,上面的酒味一丁點兒都不能留下。”

  “……”今夏難以置信,“我好歹也是六扇門的捕快……”

  “所以我才把這件要緊事交給你。”他叮囑道,“記得手勁兒輕點,別搓破了。”忍住不去揉她的臉,他轉身快步出了門。

  不願今夏跟著自己,故意讓她留在官驛中,因為陸繹想去見的人是阿銳。

  以阿銳的性格,被任何人看破身份,他都會起殺念。今夏那三腳貓的功夫,壓根不是他的對手,陸繹並不希望她去涉險。

  今日天氣晴好,烏安幫的渡頭上船工們來來往往,搬貨的,運補給的……陸繹掃了眼,大概能判斷出上官曦在何處。

  他想見的人是阿銳。

  但他要找的人卻是上官曦。

  看見陸繹來到此地,上官曦眼中有一閃而過的詫異:在她與陸繹的私下交易中,見面一向都事先約定,而非這樣突然闖來。

  “陸大人,來此有何見教?”她探詢的目光下,隱藏著警惕之意。

  陸繹微微一笑,先淡淡掃了眼旁邊的阿銳,才道:“沒甚要緊事,只是來江南多日,案子一直不得頭緒,心中煩悶。想著上官堂主是揚州人,不知今日可得空閑,帶我領略一番揚州風光?”

  他竟是來邀她遊山玩水,上官曦不明白他葫蘆裡究竟賣著什麽藥,一時又不好推辭,思量片刻,含笑點了點頭:“我近日雜事纏身,也正巧想出去走一走。只是我人笨口拙,不是個好向導,大人莫要嫌棄才是。”

  “有上官堂主相陪,勝卻良景無數,怎麽還會嫌棄呢。”陸繹笑道。

  阿銳面沉如水,一直靜靜站在一旁,見上官曦備馬,他便也跟了過來。

  “怎得,這位小兄弟是覺得上官堂主與我在一起不安全?”陸繹故意問上官曦。

  上官曦回望了阿銳一眼,遲疑片刻,吩咐道:“你不必跟著,就在堂裡候著吧。”

  阿銳雖心中不悅,卻不敢違逆,拱手退下。

  前日在上千官兵圍剿下,深入內地的四十余名倭寇已被盡數剿滅,此時的揚州城郊不再人心惶惶,春日暖暖,路上行人也比以往多了許多。

  城郊西平山下,陸繹與上官曦信馬由韁,聽著山上傳來的鍾聲,這鍾聲是為了被倭寇所殺的僧人而撞。

  “你幫裡受傷的弟兄情況如何?”他問道。

  上官曦搖搖頭:“不太好。”

  陸繹自懷中掏出小瓷瓶遞過去:“不妨試試這藥,據說對東洋人的奇毒甚是有效。”

  上官曦接過,問道:“大人尋我出來,就是為了此事?”

  陸繹笑了,反問道:“怎得,與我單獨出遊,我一定是別有居心?”

  “大人這是哪裡話……”

  “哈哈哈,玩笑話,莫往心裡去。”陸繹笑道,“對了,說起來,今日那位小兄弟對你甚是忠心耿耿,他是打小跟著你的?”

  “你是說阿銳,”上官曦搖搖頭,“他是三年前我在董家水寨遇見的,正好救了他回來,他就留在幫裡了。大概是覺得我有恩於他,所以……他雖年輕,但做事不毛糙。”她聳聳肩,阿銳平常話不多,說實話他心裡真正在想什麽她也不懂,只是覺得他做事十分穩妥,日子久了,自然而然就十分倚重他。

  陸繹點點頭,歎道:“挺好,挺老實的,看著和少幫主差不多一般大,性子倒是千差萬別。”

  想到謝霄,上官曦心中百味雜陳,苦笑道:“謝霄他……此番大人肯網開一面,上官實在是感激不盡,否則以他的性子,還不知會惹出什麽事兒來呢。”

  “小事而已。”

  陸繹以手搭涼棚,佯作遮日頭,望了望遠處野柳樹林,可見有一人影隱在其間。他微微一笑:果然跟來了,看來他心裡當真是十分緊張上官曦。

  兩人緩步上山,廟本就不大,無甚香火,僅剩的幾個和尚跪在佛前念經超度亡魂。陸繹在佛前拜了幾拜,然後行至募捐箱前,自懷中取了張銀票,看也不看數額,便放了進去。

  上官曦微微有些詫異,在她想來,陸繹這等高官之子,看盡官場傾軋,多半心無鬼神,便是禮佛也不過是應景而已。但今日看來,陸繹神情虔誠,渾然不似作假。

  “大人,心中可是有所求之事?”她問道。

  陸繹微微一笑,並不作答,繞大殿信步而行,停在地藏王菩薩面前——巨大的鍾下,一尊小小的菩薩像靜靜而立,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他在蒲團前跪下,又拜了幾拜。

  上官曦在旁看著,心中愈發不解。

  陸繹起身,朝她笑道:“上官堂主,不常到此處來吧?”

  上官曦點頭道:“平日禮佛,都陪著老幫主喜去大明寺,這裡確實不常來,那邊的香火也比這邊旺。”

  “廟再小,供得也是真佛。”陸繹說著,眼角瞥見一人影自外頭閃過,遂朝她道,“走了一路,有點渴,我去後頭看看可否有水井,你稍候片刻。”

  上官曦未及點頭,便見他徑自大步行出去,秀眉微顰,總覺得此行陸繹甚是古怪,但究竟何處不對勁卻又說不清楚。

  一拐過牆角,陸繹便飛掠而出,幾下騰挪,在寺廟後院截住了來不及走脫的阿銳。

  阿銳立在一株銀杏樹下,面沉如水,死死地盯著他,風過葉動,連帶著他臉上也是陰晴不定。

  陸繹卻壓根不與他說話,面上帶著若有似無的笑容,慢條斯理地行到井邊,自顧自打了一桶井水上來,掬水洗了洗,便轉身走了,渾似沒看見他一般。

  阿銳有點愣住,不明白陸繹究竟何意,直至陸繹離開,他看到井沿上有一小物在陽光下閃閃發亮。行過去近看,他的身子瞬間被定住,井沿上端端正正擺著是一枚薄薄的葉狀金飾。

  他認得,那是翟蘭葉的。

  回到大堂,陸繹心情甚是愉悅,朝上官曦道:“時候不早了,大概上官堂主還有許多幫務需要處理,可別為了我耽誤了,回城吧。”

  上官曦雖是一頭霧水,但也暗自慶幸不用再陪著他瞎轉悠,遂下山回城。

  天下掉餡餅這種事情,今夏向來是不太敢去想的,她向來覺得,天下只要不下刀子,就已經是老天眷顧。

  所以她洗完陸繹的衣衫,被劉相左差遣往衙門時,腦子並未想太多。

  揚州衙門的人告訴她,近日在戶籍調查中,發現有一無名氏在城北租了一間閑置半年的空房,據相貌描述與周顯已很是相像。介於此案由六扇門負責,所以把空房地址給她,讓她去查找線索。

  於是今夏去了。

  一間平常無奇的民房,她走進小院,空蕩蕩的;走進堂屋,空蕩蕩的;再走進裡屋,空蕩蕩的,只有一張架子床,床幔低垂。

  此前辦案無數,掀開床幔的時候,今夏已經做好看見屍首的準備,可惜沒有屍首,而是八口檀木箱子。

  箱子上不僅有鎖,還有官府的封條。

  隱隱意識到了什麽,今夏揭開封條,用隨身的小三件兒開了鎖,掀開箱蓋——滿目白銀,一錠一錠,密密擠擠地挨著,她取一錠出去,看銀錠底部,鑄造紋樣清晰在目,正是丟失那批修河款。

  來到揚州數十日,始終沒有半點線索,當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今夏深吸口氣,緩緩蓋上箱蓋,開始環顧這屋子。

  不留心便罷了,留心之後,她的眉頭越皺越緊,最後她照原樣歸置好箱子和床幔,默默退了出去,在揚州城的街道上似漫無目的地逛了逛,最後回到官驛。

  陸繹剛回到官驛,便看見今夏抱膝坐在石階上面帶憂色怔怔出神,對自己的腳步聲充耳不聞。

  “洗幾件衣衫而已,不用這麽委屈吧?”他笑問道。

  聽見他的聲音,今夏才猛然回過神來,自石階上跳起來,急道:“大人,你回來了!我有事……。”

  “說吧。”

  “這裡……”雖已在陸繹的小院之中,今夏還是覺得不妥,“進屋說。”

  陸繹倒無芥蒂,便隨著她進屋內,看著她緊張地關門關窗,不由覺得好笑。

  今夏仰頭看梁上,低頭又去檢查床底,確認四下無人,卻仍是忐忑不安:“這樣說話,會不會被人聽了去?”

  陸繹想了片刻,指了指自己的床,誠懇道:“可以鑽被子裡說。”

  今夏望了眼床,默了默,拖了他在桌邊坐下,附到他耳邊如此如此這般說了一通。

  “銀子找著了,好事呀。”陸繹不驚不乍,十分平靜。

  今夏疑惑地端詳他神情,片刻之後,複附到他耳邊,如此如此這般又說一通。

  “嗯,箱子鎖得好好的,封條也在。”陸繹邊聽她說,邊點著頭,“屋子被人打掃過,不超過一日光景……”

  “噓……”

  今夏緊皺眉頭看著他,下定決心般,附到在他耳邊把最後一句話說了出來。

  她以為陸繹會吃驚,至少應該微微驚詫,但他卻異常平靜。

  “我早就知道了。”他的聲音很輕柔。

  “你知道!”今夏不解,眉間顰起,仔細思量著,“我知道此事與嚴世蕃有關,也許是他派人將銀子藏起來,但我沒想到這些銀子壓根就在錢庫之中,這銀子根本沒丟!你知曉這究竟意味著什麽?”

  “從揚州知府到管銀庫的吏司,再到揚州衙門、提刑按察使司……”陸繹頓了下,依舊很平靜,“他們都知道銀子沒丟。”

  “這是他們聯手做的這個局。”

  今夏胸膛起伏不定,憤慨不已。她知道嚴嵩權傾朝野,但時至當下,她才清清楚楚地體驗到權傾朝野四個字究竟意味著什麽。

  今日,銀子為何突然冒出來了?
  她低頭看向陸繹,想起他在船上所說的話,驟然之間全明白了。

  他說,那個人想把他踩在腳下。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