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領袖蘭宮》第2636章 十卷24 古怪的胎(4)
  第2636章 十卷24 古怪的胎(4)

  “英廉啊,順妃和惇妃的這個事兒,朕覺著蹊蹺啊。朕絕不相信是太醫診治有誤,你瞧朕是叫誰去伺候她們兩個胎啊?那是朕去年十二月裡剛剛下了恩旨賜封三品銜的陳世官,親賜五品銜的羅衡……這幾位太醫都是在太醫院伺候多年,是朕可以放心的人,他們經驗豐富,怎麽會將多年的醫術,統在今年出了紕漏?”

  “朕擔心,這兩件事裡有鬼!繼續隻叫太醫們去查,已然不夠。英廉你如今在協辦大學士差事上行走,兼管著刑部。朕覺著,這件事不如交給刑部去查查。”

  英廉一聽皇上這話茬兒,汗就下來了。

  他緊張,是因為這件事兒他是怎麽都逃不開乾系了。

  首先來說,他這個時候決不能說太醫誤診。

  一來皇上的話說得明白,伺候二位內廷主位的太醫是陳世官、羅衡等四個月前剛剛被皇上破格施特恩的太醫,這若時隔四個月你就說這幾位太醫誤診,那不是等於打皇上的臉麽?
  難道是想說皇上看錯了人?難道皇上看重的太醫,都是庸醫不成?

  二來,太醫院歸內務府轄製,英廉自己這會子還擔著總管內務府大臣的差事呢。若太醫誤診,那太醫院就有罪;而太醫院有罪,自然也要問內務府大臣們的罪啊!
  再說,這個節骨眼兒對於英廉自己的仕途來說,也正是最要緊的時分。

  身為人臣的,都將能成為大學士當成是仕途的最高目標。況且英廉自己是出身內務府包衣,且是漢姓包衣,若能攀上這前朝大學士的職位,就更不容易了。

  這幾十年仕途拚爭下來,他如今終於能奉旨在協辦大學士上行走,距離大學士之位,就差兩步了。

  故此這個時候兒皇上交給他的差事,他都更加兢兢業業,小心翼翼,絕不敢出了半點差池,叫自己已經到手一半了的協辦大學士的職位飛了。

  英廉一聽皇上竟然要叫他兼管的刑部去查內廷兩位娘娘,真是嚇得有些魂飛魄散。

  “皇上……奴才啟奏皇上,刑部乃是外官,如何能進內廷查案;更何況涉及兩位妃位主子所懷皇嗣之事?奴才叩求皇上收回成命……便是要查問,只需內務府大臣與太醫院查問就是了。”

  再說刑部是什麽地方,刑部是執掌刑獄的法司。此事一旦由刑部介入,那就先要定性為“罪案”了。

  即便到後頭刑部查出什麽來,不敢治罪兩位妃位主子;可是只要是這破天荒地由刑部介入來查這事兒,那就等於先宣告兩位妃位主子有不可告人之處,甚或有欺君的嫌疑了!
  皇帝卻“誒~”了一聲,“雖說刑部堂官是外官,按著規矩是不該見內廷主位。可是朕可記著,刑部有位漢人尚書余文儀,此時已是九十一歲了,那還要什麽乾系!”

  外官男子是不準進內廷,但是這個不準卻不是絕對的。譬如內廷嬪妃的父親,如果年過七十之後,就是可以進宮看望自家女兒的。蓋因七十歲已是人之古稀之年,便是進了內廷,也早已沒有了瓜田李下之嫌。

  這位刑部的漢尚書余文儀,更是九十一歲的高齡了。那就更沒什麽不便之處了。

  英廉腦袋嗡嗡的,還是叩首,“皇上說的是,余文儀已是年逾九十,年歲上雖說進內無礙……只是,皇上恕奴才的罪,余文儀終究是漢臣,叫她進內看兩位妃主子的身子,總屬不當;再說他多年在刑部任職,難免身上有刑罰的戾氣,這倘若入內衝撞了二位妃主子,那奴才就也無顏再見皇上了……”

  “奴才叩求皇上,不如叫太醫院眾位太醫一同會診;又或者,便請各地名醫就是,又何苦非要刑部堂官介入此案來?”

  這在刑部任職的,因多年與刑訟之事打交道,中年免不得要帶著仵作一同驗屍等,故此一般刑部的官員多少都懂些醫理。

  可是話又說回來,刑部官員再懂醫理,又如何懂得過太醫去?況且刑部官員的從仵作們那得來的醫理,多數是與死人有關,並不能用這個來看診大活人啊!更何況是兩位妃位主子懷著皇嗣的事兒啊!

  總之這事兒英廉是怎麽想都不妥當,心下都忍不住埋怨皇上,這次這算什麽事兒呢?

  可是皇帝卻淺淺一笑,“這個余文儀啊,大器晚成。乾隆二年中進士的時候兒,都五十多了;本以為他過不了幾年就要告老還鄉,誰想到他在朝中這一乾就是四十年啊!”

  “他不僅這一乾就是四十年,而且四十年來,各項差事都辦得甚好。無論是在福寧知府、漳州知府,還是台~灣知府任上,都兢兢業業,叫朕放心。”

  余文儀在台~灣任職數年,由知府,到道台,乃至巡撫福建台~灣,以古稀之齡,率衙署續修《台~灣府志》二十六卷,令皇帝十分讚賞,更相信他雖大器晚成,然則卻老當益壯、值得信賴。

  “他最初為官,就是在刑部出身的。待得外放多年後,回到京中,繼續在刑部為尚書。總辦秋審各省讞牘,必虛心研究,每遇見不當的,都不惜與朕據理力爭。好幾回被朕給訓斥了,依舊不改初衷,於刑名之事極為慎重。倒叫朕心下也頗覺欽佩。”

  “有這樣的人去查順妃和惇妃的這兩個案子,朕覺著合適、放心。”

  英廉兼管刑部,余文儀的行事方正,他自然也是知道。可是叫這麽個外官來查后宮之事,他終究還是覺得有些頭大。

  皇帝見他還是猶豫不決,反倒笑了,“英廉啊,關於這余文儀,曾經還有個故事。是紀曉嵐那廝,以及袁枚都在筆記裡寫過,朕才記住的。你先聽朕給你講講。”

  英廉額角的汗珠子又擋不住了。

  這事關皇上兩個現成的皇嗣沒了,皇上本該龍顏大怒才是,這怎麽還有心情給他說上書了?

  可是皇上他老人家要講,英廉他也攔不住,只能硬著頭皮聽著。

  皇帝這便將鎮紙往桌上一放,權當說書先生的驚堂木了。

  “話說乾隆十五年,宮裡鬧過一次‘鬼’……”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