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立宋》第386章 汪氏一門
  第386章 汪氏一門

  在長孫弘之前圖謀吐蕃的闊端,封地在西涼府,在這座城裡,聚集了闊端麾下不少良將,這些將領多是蒙古人,其中最得闊端賞識的,是汪世顯。

  汪世顯這個名字,聽上去很像漢人,其實不然,他是汪古族人。

  汪古族在二十世紀,已經不存在了,經過千年的同化融合,這個民族與歷史上出現又消失的諸多民族一樣,泯滅在歷史長河中,不知道濺起來那一朵水花。

  而循根上溯,汪古族可以在唐朝找到它的祖先,這是沙陀人的一個分支,生活在甘肅一帶,而汪世顯的祖上,則是將門出身,從五代伊始,就當兵為將,在彪悍的沙陀人當中,也算勇猛的翹楚。

  汪世顯最初是金人,官拜鞏昌府同知,參與了金蒙戰爭,並且在金亡後據城自守,堅持奉金朝為正溯,成為秦鳳一帶最為強大的勢力。

  不過獨木難支,汪世顯畏懼蒙古軍的強大,覺得還是要找一個粗壯點的大腿抱一抱,於是很自然的,他想到了南邊的宋國,多次派遣使者向當時的南宋四川製置使趙彥呐請求歸附,願意以秦、鞏兩府向宋廷投降。

  但彼時的趙彥呐,正被滅金之後虎視眈眈的蒙古國弄得焦頭爛額,秦、鞏兩府懸於四川之外,又無天險可以據守,趙彥呐覺得就算收回來也守不住,還容易惹蒙古人不高興,於是不肯派兵過去支援,只是許諾了一些空頭支票,封了些不要錢的官職,假惺惺的做了個不痛不癢的姿態。

  汪世顯哪裡看不懂,覺得宋朝毫無誠意,心裡就不大滿意了,等到蒙古人騰出手來,大軍一逼,汪世顯就乾脆利落的投靠了蒙古人。

  蒙古國領兵的,恰恰就是闊端,得了汪世顯之後,就令他隨軍左右,跟著他一起南下攻宋,歷年下來,立功不少,四川第一猛將曹有聞就是死在了汪世顯手裡,而製置使陳隆之,同樣陣亡於與他交戰的戰事中,至於攻城略地、殺害平民、劫掠人口,更是不勝枚舉。可以說,四川流的血,大半都是被汪世顯放的。

  這樣的人,如果多活幾年,想必任何一個宋朝四川製置使都會頭大,不過很幸運,汪世顯跟闊端一樣,在跟吐蕃涼州會盟之後不久,就病死了。

  但他的兒子們還在。

  汪世顯有五個兒子,其中最為出色,是次子汪德臣。

  在正史裡,汪德臣十三歲覲見窩闊台,十四歲入宮伺奉皇太子,跟隨闊端讀書到十七歲,然後就跟著老爹從軍,征討南宋,基本上他的成長史就是南宋的滅國史,並在攻打釣魚城的時候,死在了城下,是蒙古在攻四川時的先鋒大將。

  汪德臣很幸運,在少年時就跟皇子闊端成為了交心的朋友。

  他是次子,一般來說,是輪不到他繼承父親汪世顯的爵位的,那是長子才有的資格。

  不過闊端賞識他,下令讓他繼承,也沒人敢說個不字,於是二十一歲的汪德臣就當上重權在手的鞏州一帶二十余州府的都元帥,統領各軍,並掌管當地財賦、人口,真正的上馬治軍、下馬治民。

  但是此刻,汪德臣卻不是非常如意。

  原因有兩個,一是闊端死掉了,這個賞識汪德臣、也是他最大的靠山不在了,汪德臣覺得很鬱悶,比自己老爹死了還難過。

  二來,是蒙古國內訌帶來的苦惱。

  貴由汗與拔都不對付,興師動眾勞師遠征,要親自去教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親戚,闊端作為貴由汗的親兄弟,自然是要站在自己哥哥一邊的,但當時闊端已經重病在身,不便帶兵了,於是汪德臣作為闊端的親信大將,跟著塔海等闊端系的軍將一起,傾其國內所有,帶領軍隊往和林去了。

  老實說,他們不走,長孫弘還真不敢朝漢中下手。

  闊端手下,有精兵數萬,加上類似汪德臣這類人物,加起來足有十萬之眾,這麽大的數目,長孫弘是吃不消的。

  從漢中往關中方向,有秦嶺作為屏障,只要守住幾道大的棧道,就足以擋住千軍萬馬的攻勢。

  而從漢中往隴右,除了諸葛亮六進六出的祁連山,就沒有別的天險了。

  闊端的封地西涼府,就在祁連山以北,翻過山頭,山的那一邊就是吐蕃領地。

  所以聽到宋人佔了漢中,領地秦州、鞏州受到直接威脅的汪德臣連飯都吃不下了。

  雖然蒙古國新派過去的漢地總理忽必烈會料理膽子肥了的宋人,但他很擔心辛苦經營兩代人的根據地會被宋人偷襲,那裡一草一木一城一鎮都是汪家的東西,怎麽能讓旁人荼毒?

  他很想直接帶兵掉頭回去,可是貴由汗會放他嗎?只怕他的話一出口,貴由汗會直接以擾亂軍心為由砍了他的腦袋。

  沒有辦法之下,也出於對宋人習慣性的藐視,他覺得大概留守鞏州的弟弟汪良臣能力不錯,足以應付僥幸佔領漢中的宋軍,而闊端死後繼承西涼府封地的兒子年幼,還不能理事,一切都是闊端的老婆按蒙古慣例暫時料理,派人回去進言一番,請令由汪良臣出兵配合漠南漢地總理忽必烈收復漢中應該不是難事。

  他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八百裡加急的信使很快從西涼府請到了令旗和虎符。

  鞏州兵馬統領汪良臣時年不過二十歲,非常的年輕,卻已經拿刀砍人好幾年了。

  他沒有汪德臣那麽好的命,可以進宮陪太子讀書,即拉攏關系又可以積累資本,這樣的事汪家有一個人就了不得了,汪良臣不敢奢求,所以他唯有跟著父親,年級輕輕就進入軍營學習兵法和戰鬥。

  殺戮和熱血讓他的性格比起哥哥汪德臣來,要暴戾許多,如果換個好聽點的說法,就是要勇猛許多,打起仗來常常身先士卒,策馬衝在最前面,拉都拉不住,很多蒙古人都佩服,所以他很得軍心。

  得到從西涼府快馬傳來的命令和兵符,早就安耐不住的汪良臣就點起秦州、鞏州兩處的兵馬出發了,聲勢很足,近三萬步騎奔騰在西北的黃土地上,揚起的煙塵遮蔽了半邊天。

  這個時候,漢中河谷大戰的結果還沒有出來,汪良臣得到的軍情是,從關中出發的忽必烈因秦嶺隘口被斷,無法通過,只能遠道從河南奇襲漢中河谷,距離上很遠。

  這是搶得漢中的絕好機會啊,汪良臣大喜的想道。

  他早就想立下一個不世大功,以此來證明自己並不比哥哥差,缺的不過是一個機會而已。

  現在機會來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