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重生從一百萬年前開始》第148章 準備突破
  第148章 準備突破
  生物艦體的戰艦不是不能建造的更大,而是沒有這個必要,畢竟生物艦體的限制還是很大的。

  其中最大的限制就是生物艦體的堅固程度,能不能承載得起更大的附加設備、裝甲。

  如果從基因編輯方面進行升級生物艦體,那麽成本也是不小的,和用全機械結構建造的戰艦沒有多少卻別了。

  估計到時候,生物艦體技術的唯一優點就是建造數量上的了。

  而且,集群意識現在最新的兩種星際戰艦,不管是衛星級還是行星級,都是主力艦的定位。

  那麽,一種小型化的、用於輔助的戰艦也就很有必要的。

  因此,集群意識這才在實驗生物艦體的時候,順便補充了輔助戰艦的空白——另外也是一種技術驗證的戰艦。

  彗星級星際戰艦那每秒一萬五千公裡的最高航速,用在巡邏和快速支援上是最好的選擇了。

  啟源星系和啟始星系的距離是三點二光年,彗星級星際戰艦只需要六十多年就可以抵達,就是往返一趟也不過才一百多年而已!

  因此,在衛星號駐守遠升星、行星號返回啟源星系接受升級改造的時候,彗星級就有必要建造一定的批量了。

  反正彗星級的建造也不需要船塢,所以集群意識決定先建造個二十艘再說!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各戰艦等級的關系。

  彗星級驅護艦的等級是星系文明級第六代,而改造升級前的行星號行星級主力艦也不過是星系文明級第四代。

  而更加久遠、老式的衛星號衛星級次主力艦,更是只有星系文明級第三代。

  沒有中間的第五代,前面的第一、二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還是因為技術驗證的關系。

  如果按照一步步、一點點的升級,在這些戰艦的前面或者中間,還會根據現階段的技術發展而進行更新換代。

  這也和集群意識現階段沒有敵人、對手有關,要不然它也就不會每次只是建造一艘技術驗證艦,更不會在長時間沒有進行軍力建設了。

  就算是現在的彗星級驅護艦,集群意識也只是準備建造二十艘而已,就這還是因為彗星級“太便宜”了的關系。

  如果彗星級驅護艦的成本不是這麽少,也不佔用船塢的位置,估計集群意識也只會建造那麽兩三艘罷了。

  想到星河中上一世的那些敵人,集群意識便將目光看向了星河深處。

  在那群星閃耀的深處,那些星際聯軍的文明們,現在也不知道發展到了什麽地步。

  “希望到時候能夠讓我盡興吧!”

  此時此刻,集群意識對於生命星球和生命的追尋沒有上一世那麽偏執了,它只需要物質和能量,就能夠一直發展並壯大下去!

  如果用彗星級驅護艦的速度,趕到那些星際文明的范圍,只不過需要六萬多近七萬年。

  這和上一世相比,時間和速度上已經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因為它在上一世的時候,全靠二十多萬年的堆積,才將意識網絡延伸到三千多光年之外。

  哪知道之後的文明遭遇與交戰,完全就是集群意識單方面的被碾壓。

  要不是它靠著絕對的數量強韌的堅持了一兩萬年,估計也就沒它現在什麽事了。

  集群意識回想到這,不由感歎其上一世它那無盡的太空生物群,雖然單隻羸弱,但是數量那是真的多啊!
  不過讓它現在回到上一世的發展路線,無論如何集群意識也是不會願意的!

  只要等到它將曲速航行給發展出來後,三千光年的距離也不過是在咫尺之間。

  到時候那些星際文明,以及最後的不解之密,集群意識它都一一會報復回去、弄清楚的!
  “是時候進行突破性的發展了!”

  集群意識在星系文明的維持期已經待得足夠久了,足足有近千年的時間!
  積累了這麽久,集群意識也完成了理論上的突破——完成了引力和電磁力的理論統一。

  接下來將會是一個科技爆發的階段,也是進入下一個等級文明的階段。

  只要集群意識它此地掌握了反物質能源和初級曲速航行技術,那麽它就成為了一個星域文明!
  曲速航行技術,也就是曲速引擎的技術,在理論上的研究也完成了,剩下的只是技術上的驗證和研發。

  經過電磁引力轉換,讓引力在航天器的周邊形成一個空間扭曲場,以便讓空間本身推動著航天器前進。

  這個空間扭曲場,其實最重要的是空間扭曲點,必須是在航天器航行方向的正前方,並且是將後方的空間向前扭曲的才行。

  然後根據空間翹曲的原理,這個扭曲點會自發進行“舒展”,讓空間本身推動航天器前進。

  讓空間像流水一樣帶動著航天前進,而不是讓航天器自身的速度在三維空間表面超過光速,所以也就回避了相對論。

  最後,就是如何讓航天器安全的待在這個空間扭曲場內的技術了。

  扭曲空間的能量非常巨大,如果在相應體積下使用可控核聚變是不能達到的。

  如果使用一個龐大的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去推動更小范圍的空間扭曲倒是可以,但那又有何意義呢?
  星球本身的引力也是扭曲了空間所發生的,只不過這個引力扭曲中心點在地心原點上。

  所以只要有足夠的質量和能量,以及相應的技術,就能夠產生曲速超光速航行!
  集群意識在用第四代可控核聚變驗證了曲速的發生條件和曲速等級與能量上的關系、以及空間扭曲數據等。

  驗證了這些數據和技術後,也就等於集群意識掌握的曲速超光速航行!
  最後,剩下的就是能量供應的問題了,也就是反物質能源的來源。

  對此,集群意識有著兩種準備,一是收集正電子的備用方案。

  第二種就是在三恆星環繞中心區,也就是在相當於三恆星體系的引力中心點上用引力牽引器,打通亞空間獲取反宇宙的反物質。

  而且引力牽引器和反物質的收集裝置也都建造好了,甚至就連專用的星際運輸船都準備了好幾艘。

  剩下的,就是將這些準備帶到距離啟源星系三光年的三恆星行星系內去安裝使用了。

  其實獲取反物質還有第三個方法,那就是在這個宇宙中去尋找隻宇宙誕生時就遺留下來的並未與正物質發生湮滅反應的反物質。

  只不過這種大海撈針一樣的行為是不切實際的!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