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重生從一百萬年前開始》第138章 能量存儲
  第138章 能量存儲
  中子態的物質,也就相當於剛才的實驗,集群意識製取了一點中子材料。

  只不過中子在常態下回進行衰變,重新恢復成氫原子,並釋放足夠強的能量。

  既然能夠將物質壓縮成中子態,那麽是不是也能壓縮成誇克態呢?

  隨後,根據誇克能夠經受全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的理論,集群意識決定繼續實驗,將氫給壓縮成誇克態物質!
  誇克材料經受得起四種基本力,那麽理論上就可能在某種環境下存在純誇克的物質。

  經過實驗,集群意識發現純誇克的物質是能夠存在的,擁有著超高的能量密度,但是根本不實用。

  因為製取的過程消耗的能夠是物質本身的無數倍,單是這一點就沒有什麽用了,只有實驗價值。

  既然純誇克態物質不行,那麽退一步,用質子呢,也就是恆星高能粒子流的其中一種。

  質子和中子是能夠進行可逆反應的,整個過程會有能量的放出和吸收。

  通過供能,讓質子吸收電子就能變成中子,反之,讓中子釋放能量,就能變成質子和電子。

  這就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能量存儲、釋放的過程!

  有了理論基礎,剩下的就是技術方面的操作了。

  在一定體積下,純中子態的質量是非常高的,一立方厘米就有一億噸以上。

  而且中子的衰變時間非常短,聚合的壓力需求非常的高。

  就算集群意識有著超高壓的技術,但也只是用在了第三代可控核聚變的身上,根本不可能小型化。

  退一萬步來講,能夠將超高壓技術用在小型的單位上,中子態的物質又該如何保存和移動呢?

  研究到此,集群意識發現幻想中的“能量塊”是很難研製出來的!
  如果不追求能量密度,金屬氫就能滿足“能量塊”的特性。

  不得已,集群意識隻得再往後退一步,它決定通過金屬氫來存儲能量!

  不過不是這麽簡單,而是通過之前的實驗,讓金屬氫變成一個能量存儲器。

  經過反覆實驗,金屬氫在兩百萬個大氣壓下,一百噸的金屬氫就能保存下一級能量,也就相當於一千萬度電。

  如果繼續增加壓力,還能繼續增大能量的密度,比如壓力增加到一千萬個大氣壓,一噸金屬氫就能存儲一千萬度電。

  (人類目前的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達到了每噸一百五十度電。是一千萬的六萬六千多分之一。或者說,一千萬度電夠一輛新能源汽車行駛近七千萬公裡。)
  一千萬個大氣壓以下的儀器設備,集群意識現在已經能夠做得很小了,完全能夠形成一個立方大小的“能量塊”。

  也就是說,一個立方大小的“能量塊”所能保存的能量就有了一千萬度電能。

  雖然這點能量用在艦炮上,只夠衛星級星際戰艦所裝備的二級能量紫色激光炮的百分之一。

  但是這樣體積的“能量塊”肯定不會用在戰艦上的,只會用於小型的個體單位,比如陸戰者和工程者。

  另外,用這種方式來保存、運輸能量,體積完全可以做得更大、壓力也能夠繼續增加的。

  完成了這種原始“能量塊”的攻克之後,集群意識對於環恆星粒子對撞機的延伸設計便很快的完成了。

  剩下的就是準備材料的過程了!
  根據計算,環恆星粒子對撞機需要的材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整個環恆星粒子對撞機的周長達到了近三十萬公裡!

  就算按照鐵的體積重量進行計算,每一立方的鐵都有七點八噸,算上寬度和厚度,一公裡就需要近四百萬噸原材料!
  三十萬公裡,也就是最少需要一點二乘以十的十二次方噸!
  如此龐大的質量,可是夠集群意識全力開采好幾年的了。

  不過幸好的是,現在啟一普2(蟲)行星系的“基礎設施”都還沒有開始建設呢,畢竟船隊才剛剛出發沒有多久呢。

  還有足夠的時間留給它去準備,去準備新的星際運輸船,以及材料的儲備。

  反正是短時間內完成不了的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集群意識花費了幾十年將啟源星系給徹底的升級完成。

  然後又用近十年的時間去建造星際運輸船和儲備物質。

  其中集群意識還建造了一艘專門用於提升計劃的功能船。

  直到這個時候,之前出發的那二十六艘艦船距離目的地還有一多半的路程呢!

  三點二光年的距離,只是看數值沒有什麽感覺,但是真正的航行著、前往著,才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遙遠的距離。

  在亞光速達到光速的百分之一後,在宇宙中才有著觸及其它行星系的可能!

  兩百七十四年的航行時間!如果是人類,這可是兩個世紀、好幾十代人的漫長時間。

  如果不是集群意識這樣特殊的存在,人類的社會還不知道在這段時間中會發生什麽事呢!
  如果將亞光速提升到光速的十分之一,三光年的距離就只需要三十年的時間,到這個時候才算是真正的擁有了星際航行的能力。

  十分之一的光速,也正是集群意識現在為之努力的目標。

  脈衝推進器的潛力還有很多,理論上只要有著足夠的能量供應,速度是能夠繼續提升的。

  為此,集群意識首先攻克的就是高性能的材料技術,準備讓脈衝推進器承受更大的壓力。

  畢竟材料技術是基礎中的基礎,沒有合適、合格的材料,就算設計的再好也只能存在於藍圖上。

  在這方面,納米材料同樣擁有著非常大的潛力!

  特別是將納米材料製成納米機器後,擁有著非常大的應用領域。

  比如機器的維護與緊急修理,納米機器更是帶來了質的變化。

  只不過要想研製納米機器,首先還是能量問題——納米級別的機器,所需的能量將從何來?
  集群意識研究許久,實驗了微波能、生物質能和化學能後,最終確定了以光子能量來作為納米機器的能源。

  光子能量,或者說是激光能,就是讓納米機器能夠實時的感應激光的輻射,然後進行工作。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