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重生從一百萬年前開始》第139章 能量配送
  第139章 能量配送

  集群意識為了讓光子能量在納米機器群中更好的傳導,讓所有的納米機器本身就擁有了能量傳輸的能力。

  就好像光纖一樣,讓納米機器的身體就擁有了光能傳導的功能。

  所以研製出來的納米機器,在材質上會有著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

  隨後,集群意識參考了地球人類的反應裝甲技術,使用金屬氫研製出來了一種新型的反應裝甲——「金屬氫釋能裝甲」。

  金屬氫釋能裝甲,是一種被動式的反應裝甲,只有受到攻擊後才會進行工作。

  原理就是將一塊塊的用磁場束縛著的金屬氫疊加在其它裝甲的外面,然後讓金屬氫吸收來自敵方的攻擊。

  當金屬氫吸收的能量達到當前壓力的極限後,再次收到攻擊就會被定向引爆,讓金屬氫爆炸的能量來作為該裝置的最後一次防禦。

  不管是磁場的高壓約束,還是定向引爆技術,都不是什麽新東西,研製出來也比較簡單。

  只不過金屬氫釋能裝甲和層疊複合裝甲相比,是必須時刻功能,以維持金屬氫的形態。

  之前的能量裝甲技術本就需要能量的時刻供應,現在多了一層也就沒有什麽關系了。

  集群意識將目前的最新科技進行了一次整合,並研發出了些新東西後,決定再次建造一艘技術驗證艦。

  新的技術驗證艦很快就被集群意識設計了出來——「行星級星際戰艦」!
  首先,因為能量供應的原因,加上納米材料和艦體結構的最新科技。

  所以行星級星際戰艦的體型非常的大,在長度上就足足超過了之前最大的衛星級星際戰艦一百三十多米。

  行星級星際戰艦的規格是七百八十米長,一百三十五米寬,一百一十二米高。

  核心除了三個超級核心所組成的指揮陣列外,還有九個高級核心所組成的控制陣列。

  指揮陣列和控制陣列的區別就如同“艦長”和“操作員”一樣,各自負責戰艦的不同任務。

  動力上還是第三代可控核聚變反應爐,外加脈衝推進器系統,最高航速卻是達到了每秒六千公裡!

  之所以最好航速能夠提升了近一倍,主要原因就是集群意識將整艘戰艦的能量進行了集中配置。

  當行星級星際戰艦在需要告訴航行的時候,就將絕大部分的能量全都輸送進艦艉的主推進器系統中。

  在這個過程中,戰艦的其它部位只有最基礎的能量供應,如戰艦表層的金屬氫釋能裝甲和探測傳感器。

  或者就直接關閉不需要供能的設備,如武器系統、能量裝甲等。

  反過來也一樣,當戰艦不需要最高航速的時候,就會將多余的能量配送到需要的部位。

  在此之前,不管是流星級的太空戰艦,還是跟隨著船隊遠航的衛星級星際戰艦,在能量配置上,都是按照“滿能”配置的。

  也就是將各個系統的能量供應隨時都保持在了最高標準上!

  當戰艦不需要太多能量供應的時候,只能降低可控核聚變反應爐的輸出,並將多余的能量用高溫等離子體進行儲存。

  現在集群意識在行星級星際戰艦上將能量的配送進行了優化,完全能夠將整艘戰艦的各項指標提升很長一截。

  雖然對於能量的消耗一下子變得非常大,畢竟可控核聚變反應爐需要長時間的保持全功率運轉。

  但是這點能量消耗的缺點,對於整艘戰艦的性能提升來講,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在防禦上,行星級星際戰艦除了之前的層疊複合裝甲、改良型能量裝甲外和偏轉護盾外,集群意識自然是將金屬氫釋能裝甲給裝配了上去的。

  防禦設施上,就變成了最外層的是三級半的能量偏轉護盾,然後第二層是金屬氫釋能裝甲。

  改良型的能量裝甲變成了第三層,第四層就是超厚的層疊複合裝甲。

  除了這四層防禦外,最後還有一層算不上防禦的防禦系統——那就是納米機器修複系統!

  納米機器修複系統遍布於第三層和第四層之內,包括艦體骨架。

  在這些地方,有著專門供納米機器流轉的管道,就好像生物的血液一樣通過血管貫通全身。

  如果裝甲或者艦體出現了損壞,這些納米機器就會在控制計算機的配送下,去緊急修複。

  如此一來,戰艦本身不只是擁有了更高的防禦力,也擁有了更高的維持力!
  最後,就是武備了!
  經過計算,集群意識給行星級星際戰艦裝配了功率更大的武器系統。

  其中,首先就是艦艏的那門同軸等離子炮,其能量等級達到了三級半。

  相當於一枚億噸當量的氫彈爆炸的所有能量,也就相當於每一炮都輸出了十萬億度的電能!

  如此強大的能量輸出,自然不是用可控核聚變反應爐來供能的,而是以高速聚變反應來獲取的。

  高速聚變反應,相當於介於氫彈爆炸和可控核聚變反應的中間。

  也就是讓聚變反應不那麽快,也不那麽慢,能夠讓等離子炮完成快速聚能的過程。

  除了這麽同軸主炮外,次級主炮還有十座三聯裝二級半能量的大型正電子炮。

  而十座三聯裝二級能量的紫色激光炮和八座三聯裝三百六十毫米口徑的重接炮只能算作副炮了。

  至於導彈嘛,只有兩套三百六十單元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和兩套二百五十二單元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武器系統中,最後就是五十四套暴雨系統,用來攻擊靠近的導彈、戰機、機甲什麽的。

  最後的最後,其實所有的武器都能作為防禦用的。

  比如將等離子炮對著前方發射,在其攻擊路徑上,來自敵方的攻擊自然就被抵消或者破壞了。

  如此配置,整艘行星級星際戰艦的等級,就完全超過了衛星級的第三代,達到了星系文明級的第四代!

  附:
  【名稱:行星級星際戰艦。

  等級:星系文明級第四代。

  定位:星系間作戰用、艦隊旗艦。

  武備:一門三級半能量的同軸等離子炮。

  十座三聯裝二級半能量的大型正電子炮。(上下各三)

  十座三聯裝二級能量的紫色激光炮(左右各三)。

  八座三聯裝三百六十毫米口徑的重接炮(艦艉四面)。

  兩套三百六十單元導彈垂直發射系統(上下兩面各一)。

  兩套二百五十二單元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左右兩面各一)。

  五十四套暴雨系統(分布各處)。

  規格:長七百八十米、寬一百三十五米、高一百一十二米。

  核心:超級核心指揮陣列(三個)、高級核心控制陣列(九個)、艦載光子智能主機。

  防禦:三級半的能量偏轉護盾、金屬氫釋能裝甲、改良型能量裝甲、五千至五萬毫米層疊複合裝甲。

  動力:第三代可控核聚變反應爐、脈衝推進器系統。

  航速:最高每秒三千五百公裡。

  設備:引力波傳感器、納米蟲修複系統,能量集中配送系統。】

   PS:不好意思,突然發現之前的戰艦同軸主炮的數據有誤,不是四級,千萬噸級只有三級能量。現第五十九章已經改了過來,之前的也改了過來。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