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1368》第三十六章;特殊時候要用非常手段
  守城的將軍是名叫李政,是跟張士誠一起有些年頭了,是從他還是一個私鹽販子的頭子時候就跟著乾的,聽說他的家中有老母生病的時候,張士誠還曾接濟過他們家,所以李政對張士誠死心塌地的。

  就算跟他同期的那群兄弟們有的人做上了大官了,而星光比較暗淡的人中就李政是無怨無悔的,還時不時地叫上幾個怨聲載道的兄弟、哥們喝酒,說些維護張老大的話,此人算是張士誠的“鐵杆粉”的。

  李政知道蘇擇東是在為張士誠辦事,且老蘇也跟著來了,所以讓手下的士兵放行後還硬是要拉著二人到附近的酒家喝上幾杯。

  人一坐上,酒也就擺在桌上了,眾人先是簡單地寒暄幾句,等著這菜一端上桌後,就一同吃喝了。

  等著菜過五味了,李政的話匣子便打開了,他向二人訴說了現在世人都知道,要來攻打高郵城的是元朝宰相脫脫,且號稱帶著百萬大軍攻來的,所以弄的是全城的人心惶惶的。

  城裡不光賣鐵器的、開飯館、開衣裳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甚至就連街邊小攤小販生意生意也很是冷清,現在大家都想著留著錢屯糧,但光就高郵城本身的糧食存儲量以及生產量,要滿足全城人的需要是遠遠不夠的。

  在加上城北的土地開荒的工作舉步為艱,下了血本弄了兩個月,其收到的成效還很是一般,代替項鋒受罰被打的民眾已經不下十人了,有些體質弱的當場就死在鞭子下,單就是盡管如此,效果還是甚微!

  人們對高郵城的農業漸漸失去了耐心,但從外邊來高郵種地的人,能留下的很快地添補城內有能力離開的民眾,則這糧食的消耗不降反減了。

  再則現在起義軍若春後的竹筍似的,蜂擁而起,江浙行省起義的人也就張士誠混得比較好些,其他的均被鎮壓下來,這樣的後果直接導致了高郵城的人想要在糧食富裕的江浙行省內得到幫助也都要遮遮掩掩的。

  關於高郵城的糧食會在戰前和戰時出現供不應求,後期還會出現短缺的現象,作為後世人的蘇擇東是絕對預料得到的,畢竟再傻的人也能看得懂史書上記載的現狀,再結合下實際,不是傻瓜的人都知道要從外邊運糧啦!
  所以,當蘇擇東從李政的口中得知高郵城的現狀後,面帶微笑著點了點頭,說自己近日在跟何真做買賣的時候當然會兼顧到糧食這點,湖廣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糧食大省,且又大體處於元朝的管制中,但只要掛羊頭賣狗肉,也還是能混到一些的。

  則銀礦就是一個天然的引子,湖廣行省並不是沒有銀礦,只是所處位置險峻且數量也少,不像銅礦那麽大宗,開挖雖需要一定的技巧,但對於當地常年以販賣銅礦為生的強壯年來說,給足了銀兩作工錢後,就都不是多大的事情了。

  所以別看著運輸隊的馬車前端和後端都是裝滿了滿滿當當的銀礦和銅礦,實際上這佔整支運輸隊百分之七十的中間部分,裡邊可是分裝著銅礦以及滿滿當當的糧食。

  蘇擇東雖然可以利用這糧食,在這糧食緊缺的關鍵時候坐地起價,讓糧食作為大宗產品翻個兩倍還有人哄搶,但商人除了獲取利益外也要惦記著公益,這是古來的大商人都遵循的道理,更何況蘇擇東還是從後世魂穿到元末,心中可是懷揣著大義呢!
  所以這點小錢沒了還能賺,但這民聲可畏啊,沒了就是沒了的,所以蘇擇東正愁沒有途徑轉手以平價賣給官府,而轉手後的糧食漲或不漲價,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至少他是不做這個壞人。

  得知蘇擇東有意向將從湖廣行省運輸來的糧食轉手給自己,李政激動地大笑著撲向蘇擇東的懷抱中,老淚縱橫地說道:“蘇兄弟啊,你還真是大仁大義的慷慨之輩,與你那在大都做生意的父親簡直一模一樣啊!”

  蘇擇東對這話產生了狐疑,看著李政少說也有五十歲了,飽經風霜的臉上滿是歲月的蒼老,但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人們都是被固守在土地上的農民,更何況是在漢人沒有任何地位的元末!

  所以盡管知道李政可能是擺脫了土地的拘束而行商,但這江浙與中書行省地跨南北,要說見過面,難度還是挺大的,所以將信將疑地問道:“哦,您老認識我的父親?”

  李政點了點頭,說那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當時聚義堂的南北貿易正值如意中天時期,幾乎壟斷了南北所有的運輸糧食和私鹽的道路,機緣巧合下,李政就被張士誠派去跟蘇行棟商議合作的事情,二人這就有了來往。

  李政便從北方人的口中得知了蘇行棟還有蘇大善人的名號,其開倉扶貧,讓利於民的壯舉得到了眾人口爭傳頌著。

  最後,李政還緊緊地抓住蘇擇東的手,說道:“東振官啊,這幾日一直在東莞忙活一定不知道,那項鋒自己沒有本事,開不了荒地也種不好糧,被張士信大將責備多次後,竟然將其中責任推給了你們!說是因為你們製作的鐵器不行。”

  “這小人為了使得他說的屁話可信,還將你們出工良好的鐵器,放在混有酸醋的水中浸泡了七天,等到起生鏽了或鈍了之後,拿到誠王的府中告狀。”

  蘇擇東聽到這消息,眼睛都瞪圓了,鼻子直出大氣地急迫問道:“那後來呢?誠王是否有所怪罪?那小人的拙劣小計可有得逞?”

  李政喝過一碗酒後,笑著說道:“連蘇兄弟都能稱之為拙劣小計了,誠王豈又會輕易上當?再者大家都是種田的人,誰不知道這開荒講究的是技巧,使用的器具差不多就行!但誠王也不想因東振官有能耐,從你們手中收得的稅最多而有所偏袒。”

  “所以為了公平起見,還是派人前去府上調查了。接待前去調查的人是府上的劉東振副官,聽說是他帶他們去看了鐵器的製作工序,介紹了一種新型的煉鐵方法,叫做什麽…高爐煉鐵,所以就產出這質量良好,價格相對便宜的鐵器來。”

  從調查人員的口中得到這個結果後,張士誠便當著其弟弟張士信的面,把項鋒批得一無是處的,知道項鋒面如土灰的跪在大廳之上,後被張士誠一腳踹在地上後,此事才算完結。

  雖然知道項鋒被張士誠教訓了,但蘇擇東對張的做法還是有些意見的,俗話說打狗也要看主人,他倒好,直接在主人就把狗打了,也得虧是自己的弟弟,要是別人或重臣,心中肯定會有所想法的。

  不過想到張士誠後面弄得手下的將士不聽命,各組黨羽針鋒相對的一致將矛頭指向自己人,他在為人處世方面,至少在對待下屬這塊來說還是有所欠缺的。

  自己的弟弟或許對此事過就過了,但項鋒可不一定這樣想,他可能會因此對張士誠懷恨在心,且現在是脫脫大軍壓境的關鍵時候,若是這毛線突然叛變了,損失自然也就大了。

  作為一個後世人,蘇擇東是有責任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的,所以他決定對項鋒的一舉一動進行全程的監控。

  這樣做雖然或許會被人罵做小人,畢竟侵犯了別人的隱私權了,但在特殊時候就要用特別的做法才能成事。

  所以一回到府邸,蘇擇東就馬上讓人找曉七兒到會議廳儀事。

  蘇擇東的這次湖廣之行因為涉及到各地的地痞流氓打上交道,何真的態度如何在當時也沒有明確,則又不能跟著一大幫武藝高強的鬼兵隊隊員,因為他們有著自己的任務要做,二來此行是以商人的身份去談判的,則帶上一大群身材魁梧的大漢前去,斷然有些不妥。

  乾脆也不讓秘書跟著自己去,只是讓公司裡跟何真打過交道的商人跟著前去便是,當然,為了防止萬分之一的意外發生,蘇擇東也安排有教中的人暗中跟隨自己。

  但其目的不是為了幫自己解圍,而是通知自己的死訊——蘇三兩這等逆天的武功傍身都解決不了的問題,蘇擇東還真想不到誰人能幫解圍!

  等到了曉七兒來到蘇擇東面前,她先是著急地上下打量著他,生怕他寡不敵眾,吃了苦頭,在確定蘇堂主完好無損,還是那樣溫柔體貼地詢問自己吃得如何、有沒有增重後,曉七兒懸著的心才放下。

  嬉笑著回答道:“曉七兒自從跟著蘇堂主做事後,吃穿不愁,學識見長,精神倍好,體重也有所見漲,不過曉七兒還請堂主……經理多注意身體才是,每日喝酒甚多,對精神和身體都不好。”

  蘇擇東聽著曉七兒不厭其煩的嘮叨,臉上不由地帶著幸福的微笑,連連點頭答應,後道:“曉七妹妹說的很有道理,目前該喝的就都喝過了,該見過的人也碰過面了,我就聽曉七妹妹的話,再有酒局也不喝了!”

  “對了,我回到城門口就聽說了那項鋒最近有不老實啊!他可是在誠王面前說了東振公司的壞話,後就偷雞不成蝕把米,可有此事啊?”

  曉七兒笑著點點頭,道:“蘇堂主的本事還在真不容小覷,這件事情已經在六天前就解決了,沒想這剛一到城門口,竟馬上就收到了消息!曉七兒正好想說此事呢,不過既然都解決了,就沒有必要再提了。”

  “不過現在曉七兒要說的是,青竹幫中一名自稱是禿鷹的男子,帶著一名五大三粗的中年男子來找過您,說是有要事相談。我跟他們說您不在府上後,他們說會再前來拜見的。”

  蘇擇東知道陳三強遲早會找上門來,至於他身邊那位估計就是被劉振明暴打了一頓的關三爺。

  這人啊,一旦有錢有勢了,將別人打得媽都不認識的時候,得不到賠償不說,還有可能倒貼銀兩才擺平事端。

  且只要有求於更有有權勢的一方,受了欺負又怎麽樣,那口氣還是要憋著,照樣夾著尾巴,屁顛屁顛地跑來求自己。

  對於金錢和地位給自己帶來的榮譽感和將惡人狠狠地踩在腳下的感覺,蘇擇東是不太感冒,其目標可是要改變中華的歷史,將良知留下給世人。

  但惡人有機會懲處,不磨磨他們的脾性也是不行的,所以蘇擇東打算將他們晾在一邊,自己先處理“軍中大務”再說。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