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大明1368》第三十六章:江湖名號....
  其實,蘇擇東現在要解決的“軍政大事”,主要還是對於前幾天從一百二十多號人中抽選出來的精英,作為堂主兼總經理的蘇擇東想要對他們進行正式的任命以及提名。

  所謂的提名,是後世的說法;在古代則為取江湖外號或作綽號,例如、百裡屠蘇、浪裡小白龍之類的,當然,也會有“關三爺”、“禿鷹”這樣不倫不類的名頭出來。

  東振公司是個以盈利為目的公司,鬼兵隊作為以暴力的方式維護公司的集體利益以及成員的人身、財產安全的組織。

  本不應跟江湖扯上關系,但蘇澤東就認為了,鬼兵隊既屬於東振公司,但其根基是聚義堂,而聚義堂屬於明教。

  明教又在民間稱為白蓮教,若是說明教(或作白蓮教,同屬一支)都不屬於江湖上的組織,那恐怕高郵城及江浙行省的青竹幫、竹抬幫、同興會等也只是扮家家罷了。

  所以,既然是江湖組織,就要有一些江湖的氣息,想到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的名號,那就真可謂個個頭頂個天了。

  又聯想到後世網絡中的玄幻小說,什麽“聖皇”、“聖王”、“龍嘯”、“龍血”等的,都很是霸氣,且不霸氣還沒有什麽名聲。

  既然這起外號那麽講究,那在選定名號與典故的時候,可不能武斷了,則由於蘇擇東在他們進行筆試和武試的時候都不在高郵城,跑去東莞巴結何真去了。

  所以還是要拉下臉來,叫上劉振明和他向自己力薦的張德興與才高八鬥、學富五車“蘇堂主”一起參謀;
  想到自己的面子是小,給別人張冠李戴了鬧了笑話,那丟的面子可不就只是聚義堂的堂主一人了!

  蘇擇東一從東莞回來,跟曉七兒說完事情後,這劉振明不知道從哪裡收到了風聲,知道他已經回到了府中,隨後就趕到大廳內,一直在他的耳邊嘮叨著張德興。

  將這張德興文武雙全、才智過人不說,還因為祖輩的關心,曾有機會跟元朝大將學過帶兵打仗的本領,什麽《孫臏兵法》、《孫子兵法》還有《六韜》他都倒背如流。

  蘇擇東倒是聽出了,這劉振明是想打他的臉啊!想到他曾私下酒後說自己在後世是懷才不遇,魂穿到了元末那定是文韜武略,帶領著千軍萬馬縱橫江海的大將人物也!

  這牛皮吹得有點大了,現在就真的怕有人來點破了。

  蘇擇東與張德興不算是第一次見面,他對這位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張德興還是有些印象的。

  想當初在大都圍攻明教的逆賊滕健的時候,砍向敵人的第一刀就是出自他手;至於說他武功了得,這當然是毋庸置疑的,沒有武功別說是聚義堂的鬼兵隊,其沒錢也沒有看家的本事,就連想進到總部設在大都的明教都挺難。

  則鬼兵隊更是優中選優,精益求精,就算出現比蘇三兩的武功更為高強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要說到文,說到寫東西、談經論道的話,蘇擇東還真不敢相信身在古代的平民百姓家庭的人,有著條件既能習武又能從文的。

  當然,如果蘇擇東知道張德興的家族背景話,那肯定是另當別論的事情,現在既然海口都誇下來了, 那只能硬著頭皮也要見識一番。

  張德興用極其簡短的語言描述了前幾天舉行的文鬥和武鬥,在蘇擇東沒有問其對此有什麽看法或建議的前提下,他也沒有越權多嘴說出,而是回答完問題後,謙卑得像是一個學生,面帶和藹的微笑看著蘇擇東和劉振明。

  此人臉上居然沒有一點戾氣!身上的氣息也很平穩,脈象也流暢,這麽說來,此人在行使暗殺的行動時,能通過自我調節將殺氣掩藏住!

  這已經是像荊軻、要離這樣的高級的刺客才能做到的事情,不過前提是對手不是秦王。

  但能在堂主面前做到不卑不亢,說這是裝也是要很大的本事啊,光從這一點,蘇擇東就不得不對此人刮目相看。

  得到蘇堂主的同意後,張德興才繼續述說自己的觀點道:“就文試而言,很直觀地反映出了咱們聚義堂的鬼兵隊的隊員們文化素質偏低,則側面反映了鬼兵隊整體的文化氛圍營造得不太好。”

  蘇擇東想著點頭,沒想這做殺手一行的人,說話還會為人留條後路,若是給劉振明和程澤亨還表述這觀點,肯定能將話來說死了。

  而對方現在只是說整體的文化氛圍營造得不好,並沒有將矛頭直接指向自己或者在場的任何人,能在不得罪任何的情況下將現實情況說出來,讓該知道的人心知肚明,此人說話的方式不可謂不高明啊。

  得到蘇堂主的示意後,張德興繼續說道:“但從武鬥來說,鬼兵隊可謂是高手如雲,每人都有自身的本事,只要假以時日定都能獨當一面。屬下在此要恭喜蘇堂主、劉副堂主,還有程隊長!”

  聽到張德興這段言述後,蘇擇東對此人更是讚賞,能抓住上司的心理,結合好鬼兵隊現在狀況後,用先抑後揚的方法闡述自己的觀點,話又說得圓,這樣的人才實屬難得。

  但同時,作為一個領導者和決策者,身邊有這麽一號人物,也很危險,其中不穩定的因素太多了,對自己的權威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不過只要像一個“明君”或才士那般做到對屬下的知己知彼,想要利用好此人也不是一件難事。

  蘇擇東通過此人的三言兩語便判斷出此人果真非比尋常,心中的歡喜之余也急於想再見識見識此人的真本事,又笑著說道:“呵呵,張兄弟的修養甚佳,總結得很是不錯,那麽我現在還想問問,在這鬼兵隊中,哪位的武功最高啊?他的厲害之處在於……”

  張德興對於這個問題並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先緊蹙著眉頭,低著若有所思的呆了好一會兒,才說道:“這鬼兵隊論武功的話各有千秋,非要說孰人最為厲害,這還真難以判定,但要說孰人的用劍、用刀和用戟等兵器的話,那還真能分出一二。”

  眾人一聽,便都來了興致,蘇擇東正因為沒有親臨現場而正懊悔、發愁,劉振明雖然有看過他們比試,但看的時候不是場次太多而看花了,就是只有八個人在打鬥,只看了一刻鍾就要做決定,則沒看出什麽端倪來。

  而張德興不同了,他作為鬼兵隊的隊員,按照安排除非是有傷病在身,否則是要全程觀看的,作為一個內行人,外人可以看熱鬧但他看的一定是門道了!
  所以就在兩個做上司、做領導的人正為自己不夠親民而發愁,蘇擇東又不知如何為屬下起江湖外號,這張德興的出現和提議還真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啊,便立即讓他繼續說下去,同時自己則親自拿起了筆墨,準備記錄。

  張德興的眉頭沒有因得蘇擇東的同意和重視而又舒展,反而顯得更為謹慎,等到蘇擇東將筆墨紙硯都準備好後,他才說道:“屬下往大了不敢說,只能從我等兄弟多日訓練中以及前幾天比試上說,便總結出了最後打成平手的八人,使用兵器中的所長。”

  “這八人中有名被我們稱為老鬼的人善用長槍,其耍槍的方式神出鬼沒、變化多端,同時他還本事能夠給對手在產生一定的錯覺;”

  “即一枚槍變作兩枚槍,明明只是從上與下兩方面襲來,若對手為學藝不精之徒,就會誤以為老鬼的槍是從上、中、下及左、右而來!”

  “這在實戰中無論是單人作戰還是雙人乃至多人作戰中,其槍法都能起到迷惑敵人、出奇製勝的作用,實則不可謂凶險至極,所以便在隊中有了老鬼的稱號。”

  作為堂主的蘇擇東知道這支鬼兵隊的隊員各個身懷絕技,武功高強,但這都是很籠統的,畢竟對於一個後世人來說,從書中和電視中大多能夠接觸到的現代化的武器。

  DF的武器是常見,F十幾也時常耳聞,能隱形的飛機也不是什麽新鮮的事了,無人飛機當做監視探測的工具,或裝載破壞性武器等出入別國貨用於戰爭,就更是成了新聞中經常報道的事了。

  但要說在冷兵器時代的十八般武藝,在現實生活中,除了唱戲的和拍戲的需要,要寫小說、寫論文的人偶爾查到外,就連清代的紅衣大炮以及近代的長槍短炮什麽的,都被後世人所關注到。

  所以蘇擇東除了蘇三兩本身的武藝傍身外,並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麽的精彩!此時一聽張德興這般解說,這興致就更大了,便問道:“那這老鬼可有真名?”

  劉振明聽得也是興奮,搶過張德興的話說道:“唉!此人我也有耳聞!應該是叫做廖行天,湖北沔陽人(後世為湖北的仙桃市),沒錯吧!話說到此人的名字,也是夠霸氣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