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大明1368》第五十一章:宋此文日後的真實寫照
  在這世道上,只要一個人犯了罪了,就會有很多的罪名,就算是“穿小鞋”,強扣在“罪人”的頭上,甚至是栽贓嫁禍的,也要一大口屎盆子地往罪人的頭上扣!

  歷史上看,脫脫會這樣死去,明末的袁從煥也會步其後塵,在言語中死去……

  但蘇擇東認為,這先機很重要,不管怎麽說,掌控著言論的大局,把持住眾口的方向,是將矛頭一致指向脫脫至關重要的前提條件,且掌控了話語的方向後,對東振公司在南方的發展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同時也能為明教在世人的心目中造勢!

  宋此文被蘇擇東的言論弄得有些生氣了,便一臉怒氣地看著蘇擇東,道:“這做事可不能操之過急!所謂的掌控言論豈是那麽簡單!先不論我等靠步行,是否就一定不能在戰事開始前達到,就從別人真的能在我等之前達到,然後能在那裡取得一定的聲勢嗎?”

  隨後宋此文也搬出了明教,說明教在天子腳下雖然不可能成為絕對的反元勢力,但在暗地裡,在江湖中的聲望還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在刺殺王爺的行動過後,同行更是對明教的能力刮目相看。

  教內也有傳聞,就因明教的在大都的一系列,肅清明教的教主及其女兒覃曉晴前往波斯朝聖的時候,得到了波斯明教總教主的讚賞,這就證明了,明教能力的蒸蒸日上!

  聽宋此文居然搬出了明教來了,一心想著怎麽將教派勢力撇開的蘇擇東也安坐不住了,面紅耳赤地站了起來,使得極少目睹堂主發火的眾人一時間都面露惶恐之色。

  並不是因為他們怕了蘇擇東,而是擔心蘇擇東與宋此文的關系鬧僵了,這對東振公司的管理層來說可不是好事。

  畢竟,做生意的人都要講究和氣生財,且更要內部的團結,蘇擇東和宋此文可都是東振公司必不可少的角色,對公司的意義來說則為一個主內部的建設問題,一個主外部的合作。

  這二人要是鬧僵了,這東振公司往後的日子也不好過了。

  這點道理,別人都知道,而一手將東振公司創立起來,且靈活地運用劉振明的技術和張士誠所提供的渠道,將公司發展到如今規模的蘇擇東就意識不到了嗎?
  只見他瞪圓了眼珠子站了起來,但這目中閃現著的怒氣很快就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的居然是一臉的微笑!他走到宋此文的身旁後,張開了雙臂,隨後當著眾人的面抱住了他的肩膀,道:“我的身邊終於又有了一位敢於與我觀點不同,又持之於我爭辯的人!這實在是我做堂主兼總經理的榮幸啊!”

  松開了其肩膀後,蘇擇東又接著道:“能有宋叔這樣的人,我何愁事不能成呢!”

  既然蘇擇東作為上級都肯讓步了,宋此文也不再固守己見,笑著說自己是托大了,年紀上來了就有點倚老賣老的意思,這實在是不可取的!

  隨後,宋此文滿懷感激地感謝蘇堂主知遇之恩,說蘇擇東的確是有才乾的領導,又很開明,若是能保持下去,絕對能成事。

  蘇擇東聽出了宋此文作為一個長輩,對自己的告誡,便立即乘熱打鐵,提出此事再討論。

  在兩人爭辯的時候一直保持中立的劉振明,這時候則看到了時機,立即開口道:“不如我們在官兵多的時候用路行,官兵少的時候用馬行,如何啊?”

  宋此文搖了搖頭,當即就回絕了他的提議道:“這個想法雖好,我也有考慮過,但在路上,官兵多的地方,人就會多,人一多了,馬自然不成問題,但官兵少的地方,人雖然不一定會少,但馬的數量一定很有限。”

  “那赤站(驛站制度)呢?”

  蘇擇東適時的提問道。

  宋此文還是搖頭,道:“由於選擇的是人煙較為荒涼的地方,這赤站實在不多,而且還很難借出,不過…不過通過其他渠道倒是有點可能,恩…這事還要再問問徐老爺子,他對此經驗可比我豐富得多!”

  宋此文口中所謂的其他渠道,即官方之外的民間渠道,用後世的方式來說便是黑市,網絡中便為暗網或作內網,這些民間的渠道往往都是暴力與暴利相勾結,畢竟這些事情不是一般平民老百姓能做得來的!

  但東振公司敢碰,因為其背景就是聚義堂,聚義堂尚還隸屬明教,明教就屬於民間的組織,在一定意義上也是江湖上的幫派,且也做著其他渠道的生意!
  徐老爺子年剛過耳順之年,自從蘇行棟打做生意起,他就一直跟在他的身旁,後又加入了明教,見證了蘇行棟從創辦聚義堂到開創聚義堂的“盛世”,又看到了它在一夜之間的衰弱,被多方實力的打壓……

  這其中可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沉沉浮浮,但他都沒有怨言地挺過來了,且堅持到了現在,仍在自己的崗位堅守著工作。

  用他的話來說,人的輩子都是注定的,從他跟著蘇行棟跑生意的第一天開始,他就注定了要跟在這條道上走下去,且冥冥之中,他又與蘇擇東太有緣了……

  但徐老爺子作為元老級人物,可從來沒有在蘇行棟或蘇擇東面前要邀過功,對二人任免他的職位都推脫,說他除了跑商、養馬外,沒有其他的本事,還說了,這個天下終究是後生的,所以他平日裡就喜歡過著與世無爭的清閑日子。

  蘇擇東也不去打擾,則管理層一直沒有他的位置,但在聚義堂的每個人心中,他的功勞可是不可磨滅的,且他對劉振明更是有救命之恩。

  劉振明還記得當年,他魂穿到一個西域的落魄殺手身上的時候,可是身處後世的東西伯利亞,他被蘇行棟救下之後,眾人便是在徐老爺子的帶領下,走出西域,回到大都的。

  這個老人的身上,可是充滿著故事和秘密啊…..
  徐老爺子被人帶到了管理層,這是他第一次踏入東振府邸的會議廳,不過不是第一次被蘇擇東和劉振明恭敬地帶到座位上後,還連忙親自端茶送水的。

  徐老爺子也是一個和藹、識趣的人,他的總是帶著微笑,且其所露出的沒有了門牙的稀疏牙齒就更顯得他與其他老人無異。

  蘇擇東第一次見到徐老爺子,是在父親蘇行棟的葬禮上,正是他作為教派中有資輩的成員,在靈堂前宣讀悼文及明教的經文,所以對其的第一印象是博學多才的老人家,估計也是宋此文老了之後的寫照……

  不過當第二次見到徐老爺子的時候,他已經搖身一變,成了商隊的頭領,看到他不屑於年輕人般輕巧敏捷地躍馬而上,隨後又像是一個身經百戰的大將軍一樣,用堅定不移地口氣,指揮著眾人前行,蘇擇東的內心中便對著他有著說不出的敬佩和感動。

  就此行如何到大都的事情,徐老爺子從蘇擇東得知了現在的情況以及方才的方案後,先是閉上眼睛,低頭沉思了一下,隨後抬起頭來,緩緩地道:“二人的分析都很有道理,老夫也認為在人煙荒涼的地方,大可騎馬,人多的地方步行是自然的。”

  “至於馬匹的問題,就由老夫親自跟那馬老頭子商量商量吧!哎,對了!蘇堂主,你的手下不是有個叫吳鎮南和呂常信的人嗎?讓他們都跟老夫一起去吧,咱們都是老搭檔了,一起跑商了十年了,都很熟悉。”

  劉振明趕忙恭敬地作揖,說道:“徐老爺子您有所不知啊,這二人現在正忙於培訓這新隊員,恐怕這跟您前去一事……”

  蘇擇東注意到劉振明說話時,徐老爺子臉上的表情開始變得不自然,且有些失落的感覺後,當機立斷地接過話來說道:“不不不,他們二人可以跟您老前去,至於這訓練新隊員的事情並不礙事,本來我就覺得再這個關鍵時候,一人訓練二十人實在有些浪費人力了。”

  隨後,蘇擇東便提出改為一個人訓練四十人,這樣便可以省出一半的人力參與到管理層及其他各個方面的工作中去。

  蘇擇東之所以提出這想法,一來是形式所需,二來是知道,徐老爺子選擇這二人除了老朋友相見之外,估計也是想要拚一下了!

  廖行天和吳鎮南的武功在聚義堂乃至整個中原明教來說都是數一數二,且估計在波斯總教也是能排得上名次的,特別是呂常信跟蘇三兩一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武癡。

  估計這廖行天在練習古矛槍、花槍和九曲槍的時候走火入魔了,不光將這三種長槍的優點、特點都糅雜在一塊,他人的臉都變得蒼老了,這才被蘇擇東冠以奇門鬼道廖槍聖!而呂常信則反其道而行之,只是在走重劍的道路,且正在越走越遠中
  這的確是最為合理的詮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