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大漢大忽悠帝》第381章 印錢數錢和賺錢
  第381章 印錢數錢和賺錢

  ……………………………………

  黃金原本就是漢朝的法定貨幣,只因幣值太大,一般不在市場上直接流通,主要還是使用五銖錢這樣正經的貨幣,而像金餅子這種不正經的玩意兒,通常隻作為賞賜或是權貴之間送禮使用,這大概也能算是早期的,比較另類的一種“劣幣驅逐良幣”的案例吧。

  如今劉漢少提出了類似“金本位”的概念,其實為時過早,因為大漢根本沒有那麽多的黃金用於支持市場流通,假如發生擠兌風潮,大概分分鍾能把大漢的黃金換沒影了。好在當時的人們也沒有這種概念,而漢朝又是將黃金、白銀、紅銅全部稱之為“金”,名為“黃金、白金、赤金”。所以,即便是有一天真的發生了擠兌風潮,人們也是用名為“分票”的紙幣,兌換“赤金”的銅幣。

  好吧,傻子有傻福,學渣天照顧。

  經過劉漢少一番努力忽悠之後,眾人也都覺得使用紙幣,應該可行,反正銅幣又不作廢,只是面值小一些罷了。

  然後,眾人最最關心的大菜終於端了上來,因為劉漢少同意了相府建立銀行的上書。

  看著皇家銀行賺錢眼熱,很多人都慫恿老楊向皇帝奏請,以相府的名義也開辦一家銀行,但是劉漢少之前總是說再等等,再等等。而今天,當三府一院的各位老大都同意了劉漢少漸次使用紙幣的提議之後,劉漢少也最終同意了相府開辦銀行的請求,但是,提出了幾點意見。

  首先,相府銀行不能以相府的名義,要以國家的名義,名稱就定為“大漢國家銀行”。

  其次,在吸收股份的時候,不能誰有錢就收誰。“大漢皇家銀行”分為“皇家股、皇族股、宗親股”,而“大漢國家銀行”則分為“國家股、國臣股、國人股”。

  “國家股”等同於“皇家股”,佔國家銀行總資產的百分之五十二,不可交易,不可轉讓,不可退股,不可繼承。

  “國臣股”類似於“皇族股”,為記名股份,只有三品以上官員才有資格入股。就目前的新九品而言,三府老大為正副一品,以下的“部、署、司、局”為正副二品與正副三品。比如現在這個造幣局的局長伍孚與稅務總局,就是副三品,而檢察司就是正三品,審計署為副二品,交際部為正二品。

  官員卸任之後,可以繼續持有“國臣股”,也可以繼承或轉讓,但是,不得繼續買進。同時,一旦官員犯下重罪,獲得死刑,其名下的股份將會被充公。而新晉官員,達到入股資格後,每年將由國家銀行核算資產,公布股份價值,而後購買新的國臣股份。

  “國人股”等同於“宗親股”,吸收社會資產,可以自由買賣,也同樣與“國臣股”是一萬比一,且不記名。

  …………

  “老楊啊,將來國家銀行建立起來之後,實力肯定會比皇家銀行大得多,哥給你們出一招……”

  哪曾想,劉漢少的話還沒說完,便被楊彪急慌慌地打斷了。

  “陛下,國家銀行歸國家所有,陛下乃是國家之主,怎能說你們?如果陛下再這樣說,老臣可實在不敢再提建立國家銀行之事了。”

  劉漢少輕輕地給了自己一個嘴巴子,但更像是給了楊彪一個飛吻,重新說道:“咱們國家銀行,實力雄厚,將來可以在全國各地開辦營業網點。那麽,各地上來的稅收,如果都從銀行走的話,單單是這一項,就會是一筆多麽龐大的生意?”

  眾人聽的眼冒金光,倒抽涼氣,全國的稅收,這得是多少錢呀?然而,又紛紛皺著眉頭琢磨,不對呀!錢是挺多,可也不能落我們自己兜裡啊,難道我們還敢收取國家稅收的服務費?
  劉漢少見眾人先喜後懵,隻得又說道:“以前朝廷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國家無事之時,百姓自然富足,而府庫累滿,貫朽而不可校。但是,遇到災年戰事,國家動蕩,百姓生計便難以維系。咱們有了國家銀行之後,就等於是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府庫,再把地方收上來的稅款存入銀行,按照各地需求就近調配,能夠積極迅速地做到一方有難,八方來援。也就是說,國家銀行就是府庫,不單隻想著怎麽存錢,更要想著怎麽花錢,因為只有花掉的錢越多,賺回來的錢才會更多,如此一來,還會讓錢多的只會在府庫中生鏽嗎?”

  甭管聽懂沒聽懂,反正眾人都跟著一起點頭,倒是曹操打趣地說道:“就怕將來收回來的錢太多,敢貸款花錢的人太少,到時候錢還是得放在銀行生鏽。”

  這話太對了!
  從前的子錢家,利錢高的嚇人,誰家一旦借錢過活,就等於是準備賣房賣地,甚至是賣兒賣女了。而那些商賈原本就是有錢人,在這些人之中,需要或是真敢借錢去做大生意的,其實也沒幾個。

  這……就尷尬了。

  我們死乞白賴的要搞銀行,真要是搞起來了,存著大筆的錢,能生鏽長毛都花不出去,豈不是要貽笑大方?

  “孟德說的好哇!”

  劉漢少猛的一聲大讚,把沉思中的眾人都嚇了一跳,就連曹操也腦門黑線,心裡話說,陛下,您到底聽明白我說啥沒?我是想笑話他們想發財都想瘋了,結果把天下錢財都裝進銀行裡,反而花不出去!
  然而,眾人卻聽到劉漢少說:“花錢,是一門科學!以前,朝廷總是想著把稅賦都收上來,覺得把錢塞進府庫裡,就是富裕,殊不知,塞進府庫裡的錢其實不是錢,就是一堆會生鏽的金疙瘩。而更為嚴重的問題是,雖然朝廷輕徭薄賦,但是地方官吏,貪得無厭,層層割剝,最終使百姓不堪重負,也危害到了國家的安定!所以,哥想著,以後咱們就從稅收上入手,給地方留下一定的比例,讓地方主政官員手裡不單有權,還有錢,可以建設地方,搞活經濟,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這個話題比較揪心,說的好像咱們不搞銀行,地方官吏就都是壞蛋似的,身為首相的楊彪立刻問道:“還請陛下為群臣解惑。”

  解惑?

  劉漢少自己都似是而非,純屬傻大膽,要是能解惑才怪了,但是,人家會忽悠,會打比方啊!
  “比方說,一個縣,今年收到十萬錢稅款。上交七成,留下三成。這三成就是三萬錢,又其中之四,屬於地方工薪署,其中之六屬於地方財政局。說工薪署錢少,官員們不夠分發俸祿,那只能說明這個縣比較窮,讓他自己厚著臉皮朝上邊討要補貼。反之,一個縣要是有百萬錢的稅款,不單能發足官員們的薪俸,還能再多發一點獎金。”

  劉漢少喝了口水,想了想詞兒,又繼續說道:“至於說,如何具體使用財政局的錢,那就由當地主政官員說了算,這同時也是考驗官員能力與智慧的事情。再比方說,咱們現在不僅在修建青天大道,同時還修建各州與京師之間的道路。如果有一個縣,距離州道比較近,肯拿出一些錢來修建縣道,連通了州道,那麽他們這個縣往後交通就會方便許多,賺到大錢,富裕起來的機會也會更多。百姓們富裕了,就會繳納更多的賦稅,這個縣的地方財政也會越來越多,官員們也能做更多的事。由這樣的官員來為任地方,百姓們能不歡喜嗎?”

  右相荀彧,有感而發:“陛下所言,大智大善。國家從被動花錢變成主動花錢,不單朝廷要學會花錢,各個地方也都要學會花錢。花錢才能有所作為,花錢才能造福地方,要想當好官員,就得先學會花錢呀!”

  “嗯,是這個意思。文若這番花錢論,總結的很好啊!”

  得到劉漢少的當眾讚揚,荀彧反而不好意思起來,眾人看的哈哈大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在笑個啥?如果沒記錯的話,大家原本好像都是奔著怎麽賺錢來的,為毛現在只是解決了花錢的問題,都還高興的不要不要的呢?
  …………

  右相荀彧都說話了,左相黃琬也得刷一下存在感,疑惑地問道:“陛下,假如縣中能留用稅賦,郡中、州中是否也都能留用?若是一縣尚且留用三成,州郡即便與縣中等同,那朝廷也只剩下一成稅賦,豈非無錢可用?”

  “縣中若是留三成,郡中就只能留兩成,州中一成。”

  劉漢少這句話猛然一聽,好像很沒道理,但是再仔細想想,卻又大有道理。一個縣再富,也只有一個縣,一個郡再窮,也是由若乾個縣組合起來的,所以,郡中的兩成肯定比縣中的三成要多得多。同樣的道理,州中哪怕只有一成,也會比郡中留用多得多,而朝廷中樞最後收入最大一份稅收,用於支持國家用度,各自大型建設以及平時儲備資金。

  同時,這樣的做法,也可以“扶縣、平郡、抑州”,因為大漢的州實在太大了,要是留下的錢太多,他們能乾的事也就太多了。

  想通這一折之後,眾人也都慎重地點頭讚同,賺錢事小,朝廷安穩最重要,前些年實在是把人都鬧騰怕了。

  最後,劉漢少又總結說道:“如此一來,漢金聯合儲備庫專管印錢,大漢國家銀行專管數錢,鼓勵國人百姓多多賺錢,咱們的錢也就真正變成了錢,咱們大漢也就會逐漸興旺,蒸蒸日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