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明末梟臣》第466章 濟爾哈朗衝陣
  兩萬騎兵再次啟動,馬蹄聲足以震撼人心。尚可義也是頭一回看到這麽多的騎兵,雖然他也曾經跟隨毛文龍在東江和清軍打過遊擊,也有機會參觀濟州島的養馬場,但是如今塔山西的兩萬可是其中有三分之一清軍精銳,剩下的也是擅長騎射的蒙古人。兩萬騎兵在這狹窄的戰場鋪開,欣賞的角度也是一目了然,自然有一種萬馬奔騰撲面而來的感覺。

  濟爾哈朗的隊伍是在四五裡外發動衝鋒的,剛開始的兩裡地騎兵是整齊劃一的方陣,等到靠近塔山的時候,騎兵隊伍就像一張鋪開的扇子,然而就是這樣看似非常順利的鋪開卻讓他們遭遇了夢魘。

  因為尚可義這幾天安排手下挖掘陷馬坑和埋設地雷的時候也是可以避開中間的一裡,如今騎兵散開的陣型幾乎和他們挖掘的陷馬坑分布重合,很快就有人被跌到的戰馬摔下馬背,然後被後面跟上來的同袍踩踏。很多人好不容易躲過了陷馬坑卻踩到了地雷。

  在靠近塔山兩三百步的地方全部是地雷,距離越近地雷越密集。這是少量的斥候很難試探出來的,只有這樣的密集騎兵才能大概率觸發地雷。

  地雷的爆炸就如同信號一樣,山下的地雷響起,山上的火槍和火炮也同時響起。雖然地雷密集,但是付出了慘痛代價後,大部分地雷被戰馬的馬蹄和倒下的戰馬軀體引爆,後面的騎兵就安全了。

  只是等他們想要騎馬衝上圖坡地開進第一道壕溝將躲在那裡面放冷槍的敵人乾掉的時候,一連串的手雷從戰壕裡扔出來。

  一陣陣轟鳴之後,往往是戰壕前五十步到一百步的地方人仰馬翻。於是一些清軍選擇了下馬步戰。他們開始集結然後在戰壕前白步開外拋射,想要依靠密集的弓箭殺傷躲藏在戰壕裡的敵人。

  也有一些人馬術了得,飛奔幾下,就衝到了第一道戰壕面前,然後他們就發現自己失去了敵人的蹤跡,而從第二道戰壕裡伸出了幾支火槍朝著他的人馬齊射,這些人心有不甘地到倒在戰壕外,然後第一道戰壕裡又彈出來火槍,朝著後面的清軍和蒙古騎兵齊射!

  隨著地雷被踩踏乾淨,清軍也開始集體衝鋒,不過等待他們的是密集的火槍和火炮。這也還在濟爾哈朗的預料之中。只是很快他就發現了不對,首先那些驚慌失措的蒙古馬朝著兩翼亂奔,結果還是很多戰馬連續跌入了陷馬坑。一些戰馬跑出了四五裡才跌倒。也就說這周圍四五裡都挖掘了陷馬坑。這是多麽龐大的一個工程啊,敵人或許在這裡已經準備好幾天了。

  想到這裡濟爾哈朗感覺有點不妙。不等他做出進一步的反應,塔山上突然有重炮聲音傳來,幾十顆炮彈朝著他的中軍而來,並且有兩三顆將大道前方四五步的騎兵砸落馬下。

  隨著重炮的發言,緊接而來的是三十多發火箭彈,火箭彈砸落到地上,周圍的清兵被掃到一片,地面迅速燃起了大火。

  這時候濟爾哈朗才發現自己的馬蹄下赫然有不少乾枯的野草。甚至乾草上還隱隱約約有猛火油的痕跡,雖然不多,但是助燃是足夠了。這是引火之物!
  接著火箭彈爆炸燃燒的火光濟爾哈朗看的真切,這附近的地面上確實鋪滿了乾草,因為不多,又是在夜晚才沒有被及時發現。

  緊接著那些重炮開始發射開花彈,大量的乾草被點燃,然後戰馬就被驚到,四處亂跑,這時候那些陷馬坑再次重複地發揮著作用。而前方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依然沒有攻入到第一道壕溝面前,因為兩側山巒上至少有兩百門步兵炮朝著他們開火!
  前面已經不是簡單地埋伏而是火力網,那些衝入山谷的騎兵更慘,因為兩側的火槍和火炮完美地覆蓋,他們需要承受兩側同時打擊,很快在寬兩裡長靚麗的山谷平地上躺滿了戰馬和清軍將士的屍體。

  隨著開花彈不斷點燃乾草,整個山谷和塔山西側的附近三四裡成了一片火海!
  濟爾哈朗大驚,立即對身邊的親衛高聲喊道,鳴金收兵,撤退,撤退!

  山上的敵人顯然是在密切關注著濟爾哈朗的行動,隨著大道的緩慢後移,山上重炮也調整了炮口,火箭彈也開始封鎖濟爾哈朗的後退直隸,基本上一次下來就有三四十發火箭落在濟爾哈朗身後大約百步的地方。

  濟爾哈朗剪輯不妙下令親衛滅火,其實地上的乾草非常有限,除了對戰馬造成經嚇外基本上是傷害不了戰馬和馬背上的騎士,大部分清軍冷靜下來後就發現自己周圍的火也已經在馬蹄的踩踏下熄滅。濟爾哈朗也發現了這一狀況,於是下令進攻的同時,吩咐隊伍躲避火箭彈和中破啊的封鎖,希望能夠分散而退。

  然而濟爾哈朗不知道死神正在向他招手,尚可義在千裡眼中看到山底下的一切,如今兩萬人的清軍經過及反衝擊,傷亡已經超過三四千,開花彈和火箭彈點燃地面乾草讓至少兩三千戰馬經嚇將馬背上的騎士摔下,至少有一半受了傷。

  隨著山腳下的清軍撤離,戰場居然開始安靜下來,除了戰馬偶爾的鳴叫。

  因為火槍和步兵炮失去了目標,而重炮和火箭彈也在這個時候停止了發射。濟爾哈朗很是古怪地望著兩旁聳立的塔山不知道山上的敵人在玩什麽?
  只是沉默的時間並不長,其實山上的尚可義自然不是心存憐憫準備放過濟爾哈朗,而是憋大招。

  濟爾哈朗沒有召集撤退,是因為他的西面是一條不算太深的河,雖然難不住戰馬,但通過的速度自然不如平底,濟爾哈朗也擔心河對岸也有埋伏,所以並沒有急於離開這個死亡山谷。

  就在濟爾哈朗手下的將士緩慢地來到河邊,自認為避開了山上敵軍的火炮的時候,夜空再次被淒厲的尖叫打破。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