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明末梟臣》第457章 論戰
  盧象升也知道在這個場合除了少數幾個和自己一樣的人之外大部分是毛鈺禽獸培養起來的黨羽,還真沒他說話的份,於是隻好悻悻地坐下。

  毛鈺笑了笑說道:“現在的滿清也是內外交困,上一次嶽托沒有回去,代善肯定不會善擺乾休,而多爾袞損兵折將,黃台吉也不會輕饒他。最關鍵的是現在蒙古的林丹汗似乎也恢復了一些元氣,遼東的糧食進口路線差點被掐死。他們需要戰爭來掙脫牢籠,而大明皇帝即將抵達的寧遠就是這個牢籠的突破口。如果能夠重創或者生擒大明皇帝,那滿清今後十幾年都不愁糧食了。所以他們一定會出兵。

  這也就是我們的機會。這兩年黃台吉也得到了高人指點,開始設置蒙八旗和漢軍八旗,整個滿清的作戰隊伍迅速擴大。其實他們就算是全民皆兵也不稀罕,因為本來就不擅長生產,他們擅長劫掠。”

  毛鈺站起來踱步來到沙盤的東北角,指著寧遠城的位置說道:“這裡將會可能發生明清兩國二十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會戰。遼西八總兵號稱二十萬,打個折扣十二三萬人還是有的,加上洪承疇的能力,短時間內是肯定能夠擋住去清軍。但是取勝沒有機會,因為人家是騎兵居多。這時候雄心萬丈的皇上一定會調集關內的兵馬集結遼西,企圖取勝。

  於是陝西的孫總督能征善戰的名聲必定會讓皇帝第一個想起他。但是他遠在陝西,一時半會是道不了的。當然也有可能皇帝親自指揮,然後一片胡亂,大家知道遼八總兵力一半是逃跑將軍。到時候如果戰局不利,我們的皇帝會放下面子請求我們出兵。所以與其等到那時候戰局難以挽回,不如現在早做準備!”

  盧象升這才知道自己似乎誤會了毛鈺,不過想到毛鈺出兵,那自然是從海面上直接抵達寧遠。但毛鈺同樣是步兵居多啊!這時候耿仲明將一疊資料遞給他,盧象升這才開始履行總參謀長的職權。不過當他看到參謀部擬定的出兵人數的時候也是震驚了,上面赫然寫著出駐守的東海艦隊、台海艦隊和毛承福第4軍和新組建的第6軍外,計劃將出動海軍兩個艦隊,陸軍第1、2、3、5軍和四個騎兵師以及兩個空軍團。總計14萬人參戰。

  盡管之前盧象升對毛鈺集團的均實力有一定了解,但是這差距也太大了。

  如果不是毛鈺帥軍甕中捉鱉,將十幾萬農民軍剿滅在南京城內,整個大明朝廷一定會認為毛鈺的海陸軍加起來不過5萬。盧象升此前的估計是10萬人。

  但現在看起來應該是20萬,這還不包括那些在城市裡維持治安的糾察隊和各商號和銀行的護衛隊!

  再接著往下看,盧象升更是張大了嘴巴,因為上面赫然寫著:最終目標一戰滅掉大請國!最低目標是佔領沈陽、遼陽等遼東重鎮,收復遼南!
  這是大明皇帝和滿朝文武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毛鈺的參謀部居然寫在這麽重要的文件上準備拿到會上來討論。

  接著往下看,盧象升覺得一切似乎又很合理,因為在這個計劃中,臨時征調國昌隆的120艘福船作為運輸物資用,用松花江兩岸的土地作抵押向江南銀行和商人借貸兩千萬兩白銀用於作戰軍餉和彈藥消耗。

  這個巨大的借貸數字和抵押物讓盧象升開了眼。但據說毛鈺以前就這麽乾過,如今的江南商人生怕毛鈺不用錢,只要吼一聲,估計馬上門口就排隊好幾裡。而松花江兩岸土地肥沃程度舉去過那裡的將士回來說,那是隨便撒一把種子下去就等收獲。

  接下來才是盧象升的職權范圍,那就是如何排兵布陣。太平洋艦隊搭載騎兵第4師和步兵第5軍在松花江入海口登陸,要求四月中旬完成部署,隨後騎兵師展開掃蕩,第5軍在北方建立穩固防線,防止清軍從奴兒乾都司逃竄。隨後根據戰事進展南下。

  陸軍第3軍派遣一個師從鐵山一線攻入遼東,然後直接插赫圖阿拉。剩下兩個師接應騎兵從金州登陸並且與騎兵共同推進收復遼南。

  福船運輸隊搭載騎兵第1/2/3師在金州登陸。騎兵第2師將配合攻佔遼陽、沈陽,做好與留守的正黃旗正面決戰準備。

  騎兵第1、3師作為陸軍第1軍的兩翼護送步兵進入攻城。

  步兵第2軍負責在塔山設伏阻擊回援遼陽的清軍,根據戰鬥近戰需要將第3軍剩余兩個師也投入塔山戰場。

  另外就是北海艦隊的戰艦等汛期進入遼河對遼陽等城池進行封鎖。

  這份作戰計劃完全就是撇開大明朝廷準備單乾。盧象升不由得苦笑,這毛鈺哪怕到時候皇帝被圍困生死不知,他還是不想被明軍連累自己打自己的!
  看完這份作戰計劃,盧象升覺得任務最重的是陸軍第4軍,因為這一個軍要負責江西、江南和浙江、福建的防禦。好在東海艦隊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對長江進行封鎖。

  在耿仲明宣布了作戰目標和作戰方針之後具體的出兵路線和作戰計劃是需要各艦隊和軍師制定並提交參謀部審核的。所以大會結束後小會議立即開始了,尤其是兩個額艦隊此次雖然不能直接參戰,但是要將這麽胖大規模的軍隊及時運輸到戰場也是一件很間距的事情,另外還有後續的糧草和彈藥補給。

  與此同時,遙遠的沈陽城,黃台吉也召開了一個重要的軍事會,因為他敏銳地察覺到崇禎東來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因為他知道這位剛愎自用而生性多疑的大明皇帝一定會臨陣指揮,攪亂洪承疇辛苦多年的布局。雖然民軍人數眾多,但是在面對清軍騎兵的時候除非他們固守城池,否則一定會吃大虧。

  黃台吉覺得只要自己稍微露出一點敗退的跡象,這位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一定會下令追擊……總之天賜不可不取啊。就算不能奈何大明皇帝也一定能夠搶回來足夠多的兵器和糧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