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三百四十九章我劉備,又來了!
  大約過了半個月的時間,劉備等人再次來到了隆中。

  因為有了上一次到來的經驗,這一次,劉備等人是輕車熟路,不僅帶了幾名隨從,而且還帶了一些貴重的禮物。

  ‘禮輕’尚能表達‘情意重’,那麽‘禮重’呢?自己若真碰到了諸葛亮,他好意思不出山?

  後世曾經有人總結過:“曹操能分得天下的一部分,靠的是個人能力;孫權能分得天下的一部分,靠的是陰謀詭計;而劉備能分得天下的一部分,靠的則是他那堅持不懈的精神。”

  其中,劉備這堅持不懈的精神,故事最多。最能讓後人津津樂道,成為茶余飯後的談資。

  這一次,劉備運氣很好,諸葛亮並沒有外出。

  當諸葛亮聽到門房前來匯報劉備到來的消息之時,立即放下手中之事,率領家人,大開府門,正兒八經的迎接劉備等人。

  小說裡曾經寫到過:劉備為了請諸葛亮出山,前後三次到達隆中求見,前兩次均是求見而不得的結果。

  直到第三次到來,才正好碰到了諸葛亮在家午睡。

  劉備便讓關羽和張飛兩人在府門外等候,自己則在台階下靜靜地站著。

  過了很長的時間,諸葛亮才悠悠轉醒。

  於是乎,劉備趁機向他請教平定天下的辦法。

  諸葛亮被劉備‘求賢若渴’的態度所感動,於是乎,便有了詳細的戰略規劃—《隆中對》。

  然而,這些只是小說杜撰的而已。

  現實情況,肯定不是這樣的!

  試問一下,都已經是成年人了,怎麽可能會作出自己午睡,讓‘老板’等著自己的事情?
  工作不想要了,想辭職?要不是感覺工資高了,想少掙點錢?

  要不是這些原因,那就是自身的原因了:腦子瓦特了?暫時短路了?
  要不就是特別的原因,比如說,想考驗一下老板的態度?

  無論是哪種情況,基本上的結果就和這份工作拜拜了。

  此時的諸葛亮,肯定不屬於這些情況,一是因為他沒有老板;二是從他自比管仲和樂毅,就能看出他內心的一些痕跡—這明顯是‘懷才不遇’,哪裡還有什麽‘挑三揀四’的心情?

  為啥諸葛亮比的是管仲和樂毅,而不是別人呢?

  這其實就很好解釋了!因為管仲和樂毅,都已經死了!
  過去的人,即使名聲在顯赫,他的成就也就只能有那麽大了;而自己,風華正茂,潛力無窮。

  與此同時,和古人相比,還能提高自己的名聲,讓有名的主公慕名而來,何樂而不為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現在的人,諸葛亮比不過。

  無論是韓成身邊的李儒,沮授,司馬懿;還是曹操身邊的郭嘉,賈詡和荀彧,都不是此時的諸葛亮能比較起的。

  李儒等人,靠的不是什麽自比古人,而是自己那實實在在的戰績。

  諸葛亮再厲害,此時也只是一個未上過戰場的‘鄉野村夫’罷了。

  若他說他自己比李儒等人厲害,天下人不會覺得他有多厲害的,只會覺得他在吹牛。

  李儒等人,那可都是有實實在在的戰績成果的,你諸葛亮的呢?你啥都沒有,你和人比啥?
  因此,諸葛亮對劉備的態度如此恭敬,也就能解釋的通了。

  此時的劉備,可是天下聞名的人物,諸葛亮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

  若‘招待不周’的名聲傳了出去,那可就是丟人丟大發了。

  各種美食,美酒,不要錢般的端了上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諸葛亮依舊是談笑風生,但劉備卻是抗不住了。

  他是真的很著急啊!

  黃承彥的信中,誇諸葛亮能力出眾,可是至今為止,並沒有見到他的出眾之舉啊。

  若是徒有其表的‘虛名’,自己這一個月,可就是白白的浪費了啊!
  他的時間,本來就耽擱不起的,再加上這一個月的‘白乾’之舉,豈不更加是‘雪上加霜’了?

  於是乎,劉備正襟危坐,對著諸葛亮出言問道:“孔明,你我一見如故。我有個問題,想當面請教一下,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聰明的諸葛亮自然明白劉備的意思。對著劉備微微一笑,然後說道:“若玄德兄信得過我,可否移步書房?”

  諸葛亮的意思很明白:這裡下人眾多,不適合談論如此機密之事。

  劉備自然知曉其中緣由,便對著諸葛亮抱了抱拳,然後站起身來,對著諸葛亮說道:“打擾了!請!”諸葛亮便帶著劉備朝著自己的書房走去。

  這時,張飛忽然站了起來,對著諸葛亮大聲吼道:“賊子,好膽!當著我張翼德的面,竟然敢擄走我大哥,不要命了?”

  劉備滿臉黑線,不悅地說道:“翼德,你說的什麽話?我和孔明有要事相商,你添的什麽亂?快向孔明道歉。”

  張飛對劉備,是打自心底的佩服;劉備的話,定然是言聽計從。

  立即對著諸葛亮說道:“孔明,我不知事情緣由,剛剛多有冒犯,請勿見怪!”

  這一切,諸葛亮都默默的看在眼中,自然是‘心知肚明’。

  聽了張飛的話後,嘴角微微上揚,對著劉備說道:“玄德兄有如此忠心的兄弟!可喜可賀啊!剛才之事,我能理解。無妨無妨!請!”

  話罷,兩人便繼續朝著書房走去。

  張飛的行為,自然是故意!就是為了告訴諸葛亮,我們就在身邊,你莫要有什麽別的心思。

  到了諸葛亮的書房,兩人看茶上座。

  劉備對著諸葛亮問道:“孔明,此時的漢室朝廷勢力弱小,皇帝陛下蒙受著苦難。韓成和曹操借用‘天子的名義’,擅自發號施令,皇室的尊嚴受辱。我身為皇室的一員,看之痛心啊!
  我無法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計自己的力量能否勝任,我隻想為天下人伸張大義,還天下一個太平。

  讓皇帝能回歸洛陽,能重新發號施令,帶領我們,走向富強!讓百姓都有一口飯吃,都能安居樂業。

  然而,我的才智與謀略都十分短淺,曾經失敗了多次,弄到了今天的這個局面。

  但是,我的志向到現在還沒有罷休,您認為,我應該采取怎樣的辦法挽回現在的局面呢?”

  諸葛亮聽了劉備的志向之後,肅然起敬。

  恭敬地回答道:“自董卓進入洛陽以來,天下變了。各地的豪傑紛紛起兵,佔據州、郡的人數不勝數。經過這麽多年的鬥爭,依然還存在著五大勢力。

  北方,曹操和韓成兩大諸侯,皆是人口眾多,糧食充足,戰馬富裕之輩。想從他們的手中佔領地盤,能實現的可能性不大。但此二人,皆有梟雄之姿,他倆定有一戰,這就是上天給我們的機會;
  南方,最東面的孫權佔據了揚州地區,而且已經經歷了三世。揚州地區地勢險要,民心歸附,同時,孫權又任用了很多有才能的人。故而,孫權這面,我們隻可以把他作為外援,卻不可以謀取他。

  中間的荊州地區,向北,靠著漢水和沔水,向南,能一直通到南海,物資充盈;東面和揚州的吳郡、會稽郡相連,西邊和益州的巴郡、蜀郡相通,如此交通便利之處,正是大家都想要爭奪的地方。

  但是,它的主人卻沒有能力守住它,這大概是上天拿它用來資助將軍的吧,將軍你可有佔領它的意思呢?

  最西面的益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然條件十分優越,有廣闊肥沃的土地,高祖曾經憑借它建立了帝王霸業。

  它的主人劉璋,是一個昏庸懦弱之輩。張魯在益州北面佔據漢中郡,那裡的人民殷實富裕,物產豐富,劉璋卻不知道愛惜這裡。

  他手下有才能的人,對他很失望,皆渴望得到賢明的君主。

  將軍既是皇室的後代,而且聞名天下,聲望很高。憑此,可以廣泛地召集英雄而來。而且將軍思慕賢才,如饑似渴。

  如果能佔據荊、益兩州,守住險要的地方,並和西邊的各個民族交好,安撫南邊的少數民族,對外聯合孫權,對內勵精圖治;

  我想:待曹操和韓成一決雌雄之後,可派一員上將率領荊州的軍隊北上中原,將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從秦川出擊。

  試問一下,北方的老百姓們,誰敢不用竹籃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來歡迎將軍您呢?

  如果真能這樣做,那麽稱霸的事業就可以成功了,漢室天下就可以複興了。”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分析之後,十分激動。如此大才,總算讓自己遇到了。自己可不能放過他啊!

  只見劉備緊緊的握著諸葛亮的手,十分激動的說道:“孔明,我一直感覺自己前途暗淡!聽了你的話,感覺前途一片光明。你可一定要輔佐我啊!”

  諸葛亮對此時的劉備也是十分滿意。

  手下無人,不正如一張白紙一樣,怎麽寫?怎麽畫?不都是自己說的算的?
  自己的才華,終於見到了‘天日’。

  於是乎,諸葛亮跪拜在地,對著劉備說道:“孔明拜見主公!”

  劉備感激涕零,連忙扶起諸葛亮,說道:“孔明這是作甚,快快起來!”

  心中卻是得意萬分:“這天下間!我劉備,又來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