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鐵騎南下》第三百四十八章心塞塞的感覺
  翌日,天微微亮,孫權便開始著手處理著自己的工作—揚州六郡的事務了。

  雖然孫權只有揚州這一州之地,但事務確實很多。

  第一個原因,是揚州的面積大啊;

  第二個原因,是因為東漢末年戰亂不斷,百姓們紛紛尋找安定的地方定居。揚州局勢穩定,自然就成了百姓們的首選之地。

  故而,揚州便湧進了大量的人口。

  人多面積大,孫權的事務之繁重,可想而知。

  雖然孫權還處在‘曹操佔領涼州’的鬱悶之中,但是對於這件事情,孫權是無計可施的。

  故而在經過了一夜之後,孫權便從這件事情裡走了出來,回到了往日的正常生活。

  孫權身為一方之主,人中之龍般的存在。

  不僅需要他擁有普通人不能擁有的心胸,而且還要付出普通人沒有付出的努力,同時,在遇到逆境之時,還需要他能堅持不放棄。

  只有這樣,方能成功。梟雄,沒有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只是他們的付出,別人看不到罷了。

  不得不說,在這一方面,此時的孫權,做的十分不錯。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書房外的下人敲了敲門,稟告道:“主公,呂范求見。”

  孫權‘哦’了一聲,然後繼續處理著自己手中的緊急事務。

  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孫權工作結束,對著下人說道:“讓子衡進來吧!”

  下人聽到之後,便去告訴呂范,讓其進來。

  在呂范進書房的這段空閑的時間裡,孫權趁機伸了個懶腰,並揉了揉自己的腦袋,讓自己放松一下。

  順便理清思路,做到不被剛才的事務所影響現在的思緒,好應對新的事情。

  身為主公,在下屬面前要時刻保持端正的態度。放松一下,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不一會兒,一個儀表堂堂的男子走進了書房,孫權定眼一瞧,正是呂范。

  呂范進門之後,先是行了一禮,然後對著孫權恭敬地說道:“屬下呂范,拜見主公。”

  孫權聽到呂范的聲音之後,才從座位上緩緩地站了起來。

  然後走到呂范身邊,彎腰扶起呂范。並溫柔地說道:“子衡,我都和你說很多遍了。在沒有外人的時候,無需這樣多禮,顯得太見外了。”

  呂范對著孫權恭敬地說道:“主公,你現在貴為一州之主了,這些禮節,可不能廢的。

  雖然吾有幸成為主公的朋友,但吾時刻不敢忘記自己的身份啊!吾先是主公的屬下,然後才是主公的朋友啊!”

  孫權聽了呂范的話之後,滿意的笑了笑,算是對呂范說得好的鼓勵。

  顯然,是呂范的話,很合他的心意,要不然,他不會這麽滿意的。

  呂范,是孫權最信任的人,能有這樣的表現,並不出人意料。

  孫權年少之時,他的哥哥孫策便是江東的掌權者了,孫策任命呂范掌管江東的財務大權。

  這時的孫權還是一名幼年的孩童,很貪玩的,想私下裡向呂范借點錢‘花花’,暗中之意即為索要國庫的財物。

  畢竟對於此時的孫權來說,國就是家,家就是國!國庫裡的錢,都是他家的,沒什麽區別。

  但是呂范直接拒絕了他。

  並告訴他,一定要向上稟告給孫策之後才肯借錢給孫權,這個流程是必不可少,一定要走的。他不能擅自做主,將錢借給孫權。孫權聽後,隻好作罷。

  這件事情,孫權認為呂范‘拿著雞毛當令箭’,不懂得尊重他。故而,年少的孫權一直都對呂范懷恨在心,對他有很大的不滿。

  後來,孫權被任命為陽羨縣縣令,曾私下裡把公款作為自己的部分開支。

  而孫策作為當時的江東的掌權者,公正無私,是要對下屬的財務進行核算審查的,哪怕孫權是自己的弟弟,也不能例外。

  故而,孫權為了躲過孫策的核查,就讓功曹周谷為他做了假帳。

  這樣子,就可以躲過自己哥哥的核查了,事成之後,孫權非常的感激‘幫’了自己的周谷。

  當孫策意外去世,孫權執掌江東之事之後,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心態也隨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此時的他,才明白了呂范對國家財務的良苦用心。

  這個‘先河’,不能開啊!一旦開了的話,國庫的財物必然會大量的流失。

  沒了財物,怎樣勵精圖治,發奮圖強?
  是而,孫權對呂范的態度有了很大的改觀,對呂范心存的那些怨恨,也煙消雲散了。

  同時,孫權也覺得呂范是一個非常可靠的人才,便選擇重用了他。

  而曾經為他賣力做假帳的周谷,則在孫權的心上打上了‘弄虛作假’的標簽,被孫權棄之不用。

  一個人站的位置不同,就決定了他看世界的角度也不同。

  只有居於高位才能夠真正懂得什麽是應該重用的人,什麽是應該遠離的人。

  不得不說,直到孫權做了江東的掌權者,他才真正變得成熟起來。

  孫權對著呂范嚴肅地問道:“子衡,我江東水軍攻打柴桑之事,準備的怎麽樣了?”

  呂范對著孫權恭敬地回道:“稟告主公,大約還需要三年的時間。”

  孫權聽後,十分著急。說道:“什麽?還用那麽久?我打一個柴桑縣,都要準備三年,那我統一天下,需要多久啊?一百年?”

  呂范沉默不語,主要是不知道怎麽解釋。

  過了一段時間,好像是孫權自己想通了一樣。

  再次對著呂范問道:“大軍為何要準備這麽久?是什麽原因呢?軍俸不足,還是糧食不足?”

  呂范更加恭敬地說道:“軍俸均能按時發放,糧食也是儲備充足。”

  孫權面帶疑惑的問道:“那是什麽原因呢?”

  呂范想了想,好像下定了決心一樣。

  對著孫權回道:“伯符在軍中的影響力尚未消除,暫時,不利於出兵。”

  孫權聽後,在心中猶如掀起了滔天巨浪一樣:“大哥,又是大哥。大哥都死一年多了,為什麽在軍中還有影響啊?諾大的江東,沒有大哥就堅持不下去了?那我孫權的這些努力算什麽?”

  但面上卻十分平靜,略帶一點悲傷之意的說道:“大哥的影響!哎,要不是大哥英年早逝,何須我在此費心?
  子衡,你去通知江東的各位大臣們,明日,隨我一起前去祭拜大哥。”

  “諾!屬下遵命!”呂范恭敬的回道。

  這日,劉備和關羽、張飛三人,來到了荊州南陽郡鄧縣的這個叫作隆中的地方。

  經過一番打聽,三人便來到了諸葛亮的府宅門前。

  諸葛亮的府宅雖然不是華麗氣派的樣子,但也是依山傍水,坐落於風景秀麗之處。

  兩邊皆是大片的竹林景色,一條小溪從府宅旁穿流而過。

  一切都顯得那麽安靜而清雅。

  一條狹長的石板路從府門直通數十步外的車道,表現出了此府接觸人煙的味道。

  之所以不是一座普通的茅廬,而是一座佔地五六畝的府宅。這並不是什麽驚奇之事。

  ‘三顧茅廬’的典故,只是歷代學子夢想境界的升華而已。

  窮困之身,住簡陋之所,帝王之軀,三次前來求請,尊嚴有了,榮華富貴也有了。

  不正是那些不得志的學子的‘美夢’嗎?

  事實上,諸葛亮的叔父是豫章太守諸葛玄。州牧之下,太守為大,諸葛玄好歹也是一名太守。

  就算他和劉表政見不合,劉表也不會僅用一座茅屋來打發他。

  這丟的不是諸葛玄的臉,而是他劉表的臉。

  諸葛玄去世,諸葛亮自然繼承了叔父的遺產,怎麽會只有一座茅屋呢?

  茅屋這東西,再好也是茅屋而已。冬天,可是真的會冷的。

  在退一步來說,就算諸葛玄有自己的打算,沒有把房產傳給諸葛亮,但諸葛亮娶的是黃月英啊!

  荊州名士黃承彥的女兒啊!名士的女兒,會棲身於茅屋之中嗎?
  在退一步來說講,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祺、二姐嫁給龐山民,無論是蒯家還是龐家,都是荊州的世家貴族。

  世家貴族最要顏面,怎麽能讓自己的小舅子住茅屋呢?

  況且,兩個姐姐能讓自己的親弟弟住茅屋,種田為生嗎?

  此時的南陽郡已經是曹操的地盤了,故而劉備此番前來,身無長物;為了安全起見,也沒有帶太多的隨從。

  是而,劉備便讓張飛上前敲門,並遞上拜帖。

  張飛對文人,一向都是看不起的態度。

  接了劉備的命令之後,是一百個不願意。

  但還是聽令行事,向前走去。

  到了府宅門口,張飛抬起那猶如蒲扇一樣的大手,對著大門狠狠敲去,並大聲喊道:“有人在家嗎?”

  劉備見張飛如此無禮,剛想出聲呵斥。

  便聽到府裡傳出一個脆生生的聲音:“沒有!”

  劉備:“.”

  關羽:“.”

  張飛:“.”

  張飛剛想說話,劉備已經來到了他的身邊,對他嚴聲厲色地呵斥道:“你先退下!剛才的無禮之事,待我們回去之後,我在和算帳!”

  張飛聽了劉備的話,心中發毛,隻好乖乖地退了下去。

  只見劉備對著府門,聲音柔和地說道:“左將軍劉備,慕名前來拜訪諸葛亮先生!”

  這時,府門打開了一道小口。

  一個書童探出了可愛的小腦袋,對著劉備說道:“回稟大人,我家主人和主母外出遊玩了。確實不在家!”

  劉備滿臉失望之色,對著書童說道:“既然諸葛先生不在家,那我們也不便打擾了!”

  說罷,遞上了自己的拜帖。

  然後退了回去。

  書童站在府門之前,對著劉備說道:“請大人放心,待我家主人回來之後,你的拜帖,我一定送到!大人一路慢走!”

  初次‘出師’便不是很順當,劉備感覺心塞塞的。

  這時,張飛對著劉備說道:“大哥,這什麽諸葛亮?竟然敢不在家!你們先回去,我就在這等著!我不信他不回來!等他回來,我就帶他回荊州了。”

  劉備看到張飛,心塞塞的感覺再次襲來,比剛才還要強烈一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