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宮,禦書房。
梁帝端坐於龍案之後,神情前所未有的凝重。
就在剛才,黑尉來報。
北狄使團剛進京門,就與秦風發生衝突,進而演變成流血事件。
北狄使團隨軍將士,被斬盡殺絕。
和談主使,北狄柱國呂黎,摔落馬下,當街被生擒。
剩余的和談使節,也或多或少挨了一頓揍。
可以說,這場和談,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梁帝很憤怒!
氣的不是秦風,而是北狄使團沒有半點大局觀。
即便是面對兩國和談這種大事,居然還想耍小聰明!
若換做他國來使,恐怕還沒到京都城,就已經下馬,徒步而來。
甚至到了城門處,也不會直接進來,而是先由接應的文官回來通報。
以表和談誠意。
可是北狄使團,卻反其道而行之。
直接駕馬穿街不說,還當眾撞傷天子臣民,用無禮來形容,已然蒼白,根本就是大逆不道!
秦風前往攔截,雖然釀成流血衝突,實不應該。
但若是姑息北狄使團的跋扈,無疑等同於大梁的示弱。
真要坐上談判桌,大梁哪還有什麽談判的余地?豈不是任憑北狄使節拿捏?
不知道的,還以為北狄是戰勝國,大梁才是俯首稱臣的戰敗國。
“可氣!更可恨!”
“自從北狄建國以來,窮兵黷武,四處征戰,鮮嘗敗績。”
“如今輸給我大梁,竟然還放不下身段,數次做出踐踏我國格之事。”
“殺得好!”
梁帝用力一拍桌子,甚是解氣。
但解氣之余,又不由長歎了口氣。
和談失敗,意味著刀兵再起。
以大梁現在的國力,再打一場國戰,單從軍力角度來講,完全撐得住。
可是百姓撐不住啊。
就在梁帝眉頭緊鎖,神情越發陰鬱之際。
黑尉再次出現在面前。
“啟稟陛下,秦風連發三道命令。”
“其一,調集北境兵馬,立刻進攻北狄。”
“其二,封鎖京都消息。”
“其三,邀買文人,杜撰歌頌和談之事。”
聞聽此言,梁帝眼睛一亮。
心裡陣陣感慨。
不愧是秦風,這應變速度,果然非常人能夠比擬。
教訓完北狄使團,馬上就接上軍事部署。
“張修業!把北境地圖,給朕拿來!”
隨著張修業將地圖,鋪展開來,梁帝的眼睛越來越亮。
“好好好!”
“北狄不是缺乏和談誠意嗎?那便打疼它!”
“雖說,再起刀兵,任誰也不願意見到,但事已至此,這可怪不得我大梁了!”
見梁帝如此興奮,張修業不由一陣疑惑。
“陛下,當初交戰,我大梁將士,佔據了地勢之利,仍舊打得極為艱苦。”
“如今要主動出擊,進入北狄疆域,恐怕會更加艱難。”
張修業說得極為委婉。
在他看來,這種激進的軍事安排,等同於送死。
畢竟北狄與大梁接壤的疆域,皆是一馬平川的荒原,最適合北狄騎兵發揮。
地利人和,皆在北狄那邊。
不過此事,連張修業都知道,梁帝又豈會看不穿?
“呵呵,無妨!”
“我大梁只需佔據天時就夠了!”
“秦風下達的三條命令,皆是直擊要害!”
“無論是封鎖京都,還是讓文人,杜撰歌頌和談,都是為了迷惑北狄。”
“北狄即便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我們會趁著和談之時,發兵進攻。”
“而擔任進攻的主力,還是最彪悍的北境大軍。”
“北狄想不流血都難!”
即便明知道,這一戰,大梁佔盡先機。
但梁帝心裡清楚,只要是動了刀兵,那便是下策。
上上之策,自然是要在談判桌上,兵不血刃地拿到好處。
可惜,現在已經沒有機會了。
就在梁帝準備全力支持秦風的軍事行動時,黑尉再次氣喘籲籲地跑來。
“陛下,又生變故!”
梁帝不由眉頭一皺。
“又怎麽了?難不成,秦風把和談使節也都殺了?”
“若是能將這些北狄肱股大臣,留下當人質,自然是極好的。”
“不過殺了,也就殺了!”
“北狄蠻夷,無禮在先,我大梁乃戰勝國,佔據高位,嚴厲懲治,沒有任何不妥。”
黑尉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啟稟陛下,恰恰相反。”
“北狄和談副使韓鬱,已經下跪認錯。”
“懇請秦風,能讓和談繼續下去。”
梁帝措手不及,按著軍事地圖,半天才回過神。
刹那間,梁帝的爽朗笑聲,回蕩在整個禦書房。
上一次這麽肆無忌憚的大笑,還是初遇秦風的時候。
這小子,果然能讓人驚喜不斷。
梁帝揮了揮手,示意張修業將地圖收起來。
坐回椅子上,滿臉笑意。
“是朕急了。”
“北狄雖缺乏誠意,但又豈會拿國運做賭注?”
“既然明白,這下馬威,踢到了鐵板上,自然是見好就收。”
“這第一場博弈,秦風完勝!”
說到這,梁帝突然想起什麽。
當即下令。
“秦風如今是一介布衣,即便此次和談,由秦家主事。”
“但秦風也只能退居二線,無法直接上談判桌。”
“秦天虎雖智謀有余,只是缺乏秦風的膽大激進。”
“秦風若是不上桌,朕這心裡,多少還有點沒底。”
“張繡業,傳朕口諭,封秦風為長樂伯,許他和談旁聽。”
……
京都,驛官。
此時街道上,已經擠滿了人。
呂黎和韓鬱,率領一眾使節,入駐驛宮,自從進去,就再沒露面過。
聚集在現場的百姓,甚是得意,大聲交談著。
“哈哈哈,北狄人,果然是粗鄙蠻夷,不懂半點禮數。”
“既然不懂,那自然有人教他們!”
“你們是沒看見,秦公子率領天機營衛士,當街殺盡北狄隨軍將士,比殺雞難不到哪去。”
“真的假的?秦風就不怕和談告吹?”
“怕?怕個球!”
“也不想想,那可是秦公子,這天底下,還有他害怕的事情?”
現場百姓,擊節讚歎,興奮至極。
比當初得知,大梁獲得了戰爭勝利,還要高興數倍。
而與此同時,明月齋後院,秦風正在迎接一位貴客……